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卫生院疫情防控自查情况报告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院疫情防控自查情况报告1

根据XX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重点措施落实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医院按照省疫情防控重点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组问题反馈,积极组织自查整改工作,现将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

(一)预检分诊的设置及管理不规范。

主要体现在预检分诊的流程不够合理,个别机构对发热患者信息登记不完善,对转诊患者的追踪管理不到位;预检处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未按要求配备经验丰富的医师;预检处的工作人员未能熟悉掌握当前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区域。

(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不到位。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欠缺,未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重点科室如急诊科、口腔科医务人员未戴面屏。

(三)医废处置不规范。

个别机构的医废垃圾桶未正确摆放,无医废标识;负责处理医废的工作人员对新冠医废的处置方法不熟悉;负责搜集医废的保洁人员院感防控意识不足。

二、医院自查整改情况

(一)存在问题。

1、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宣传不到位,医务人员不能准确回答疫情治疗、防护知识;2、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诊室医疗垃圾桶摆放不准确,标示不清晰,疑似病例(发热病人)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3、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

4、医护人员无菌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

5、预检分诊不精准,忽略了肠道病人排查;

6、信息掌握滞后,对国内新增中、高风险区域掌握不及时。

(二)整改要求。

1、加强培训。

确保人人掌握疫情治疗方案及防控知识;

2、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要求,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只能增加级别,不能降低标准;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穿脱防护服,全员考核人人过关;

3、医废处置要规范,垃圾桶定点存放,标示清楚;

4、规范诊疗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要求,佩戴口罩、帽子。

接诊结束,洗手消毒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及时掌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动态,熟知各省风险区域。

卫生院疫情防控自查情况报告2

为阻断病原体在院内传播,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疫情,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我院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1、加强预检分诊管理工作

设立了预检分诊工作台,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入院人员一律测体温、扫码、登记,工作人员轮流上班,保证正常上班时间在岗在位,预检分诊流程上墙,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有效、无缝衔接。

2、加强发热门诊管理

发热门诊独立于普通门诊,指引标识醒目,门诊标识清楚、醒目,工作人员轮流上班,保证正常上班时间在岗在位。

3、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风险

加强院感防控管理工作,梳理院感防控流程,开展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培训。

严格落实感控防控分区管理,发热门诊通风良好,保证了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有相对独立的留观病房。

科学规范开展个人防护。

医用防护用品集中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岗位,按照防护要求,科学分配防护用品,既保证安全有效防护,又保证防护物资不浪费。

加强培训学习。

加大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力度,全院共开展了疫情培训X次,培训xx多人,使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除了对本次疫情进行诊疗系统内培训学习外,还主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报告、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和报告程序等,并进行了培训后测试,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医务人员基本掌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要求和报告时限,并按照要求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报告工作。

三、制定完善相应预案

各级领导明确了职责,落实了分管领导,配置了兼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及时修订和完善了《xx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制定了《xx院突发公共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及时向全院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

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自查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职责。

分工明确、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情能进行妥善处置。

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四、工作开展情况

1、应急物资、急救防疫设备准备。

医院购买应急资金,努力做好隔离室传染病房床单元准备,储备84消毒剂,过氧乙酸、喷雾器、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机、呼吸机、抢救药品等应急物资准备,为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并安排专人随时检查各种药品和器械,保证无过期,消杀药械、急救药械,确保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应急工作万无一失。

2、设立预检分诊台,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病,做好转诊和救治。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专家会诊,及时转送隔离病房。

3、院公共卫生科重点加强对全市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x万张,确保了我市防控工作的全面、有序、规范开展。

4、将卫生应急工作内入了目标考核内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定期对各科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更换销毁过期应急药品,对出现问题的科室进行批评及经济处罚。

5、设专人负责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人员上报工作,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络直报。

6、根据医院制定的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应急演练我院针对医院特点,组织疫情防控就职演练,急诊病人应急救治演练。

7、为了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的制度化管理,医院制定了培训、演练、组织管理、预案管理、物资管理、监测预警、检验检测、信息报告、健康教育等工作制度,通过实现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不断提升内涵,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卫生应急工作协调有序的开展。

8、我院根据X市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处理工作相关规范,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报送流程。

流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及时向总值班和院领导报告,通知医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反后续处置情况。

我院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保证了应急管理宣传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各科室各部门积极开展了应急知识版面宣传活动,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了应急安全知识,并通过院委会、院周会(主任护士长会)、行政查房、医德医风查房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等安全知识教育,让广大职工掌握了应急常识和应急措施,增强了防控意识和技能。

同时,组织医务人员走上街头,通过宣传日、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应急理宣传,营造了浓厚社会氛围。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当疫情发生时,医院储备防疫物资存在不足,各项防疫设备配置不齐。

2、全员认识不到位。

对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

3、预案体系还不完备,一些已制定的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强。

4、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应急人员素质需要加强。

六、后期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

明确卫生应急职责,健全卫生应急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总结我院卫生应急管理、特别是医疗卫生救援和医疗卫生保障等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2、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逐步完善我院卫生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保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定期汇总关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区域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工作模式。

组织开展区域内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3、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基层,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等事件的多部门协同演练。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