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超市疫情整改报告和整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根据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精神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大型商超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突出落实大型商场、超市等相关责任人的防控主体责任,最大力度控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保障企业安全有序经营,特制定如下整改报告:
一、指导思想
高度重视大型商场、超市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部署上来,周密组织,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切实做好大型商超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大型商场、超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及时发现,立即报告,迅速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严防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联防联控。
疫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联防联控、分工负责,共同落实防控措施。
(三)及时处置。
对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观察病例应做到分类、有序管理,确保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对防控对象及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医学观察。
三、预防措施
(一)完善防控机制。
大型商场、超市的权属人或经营者要建立内部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流程,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内部责任机制和应急预案。
(二)加强排查检测。
大型商场、超市权属人或经营者可通过要求员工办理“工作人员出入证明”等方式,督促企业对每一名员工的籍贯和14天内去向进行排查,并“一人一档”做好员工建档登记。
督促承租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兰返兰员工,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等工作,全面落实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集中隔离后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工作。
要加强大型商场、超市出入口管控,确保进出人员戴好口罩,实行逢进必检体温制度,亮健康码。
有进口食品上架的超市,要落实“三证一码”制度,并落实好物品、内外包装和冷库(柜)的消杀措施。
(三)设施物资到位。
大型商场、超市权属人或经营者要购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必备物资;设置有集体宿舍的商家、企业,要安排单人单间、相对独立房间作为疫区返岗人员临时隔离场所;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按照辖区园区、镇街的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向所在村(社区)报备。
(四)做好清洁消毒。
大型商场、超市权属人或经营者每日至少一次对卫生死角、垃圾收运点、电梯及其他封闭空间等公共部位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渠道。
加强对卫生保洁工作人员的培训,重点讲解各种药剂的使用方法,确保清洁消毒取得预期效果。
(五)强化宣传引导。
大型商场、超市权属人或经营者落实联防联控要求,及时将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和疫情防控指引通过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超市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广泛推送,微信群等途径进行推送,引导相关人员科学实施疫情防控、正确使用口罩等各种防疫物资,避免恐慌情绪和谣言传播。
四、加强应急处置
(一)对顾客、工作人员进入场所或工作过程中首次测温超过37。
3℃以上或出现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胸闷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需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间隔2-3分钟复测,37。
3℃以下无其它症状允许正常进出场所;
2、水银体温计复测仍高于37。
3℃,指导顾客、工作人员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转移至临时隔离点;
3、大型商场、超市权属人或经营者进一步询问有无流行病学史,无流行病学史建议本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就近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4、有流行病学史,通知120急救车带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5、规范开展疫情常态化工作;
6、规范即使向商务局和卫生健康局上报相关信息。
(二)大型商超接到卫生健康部门通报的关于顾客、工作人员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顾客、工作人员与上述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报告。
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注意咳嗽礼仪,强化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提升健康防护技能,无接种禁忌从业人员应完成全程接种;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应完成加强免疫接种。
员工持2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上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报告并就医。
2、加强工作人员健康培训,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工作时保持工作服整齐干净,加强手卫生,保持手部清洁,或者佩戴手套。
3、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
顾客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四、限流限距措施
1、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和场所实际情况控制人流密度,在等待区域设置“1米线”,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出现人员聚集。
2、应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合理设置一定时段内的顾客最大接待量,通过管控分流,合理控制超市内顾客人数,防止造成人员聚集,必要时可缩短营业时间。
3、提倡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减少人员接触。
倡导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消费,鼓励商场、超市提供网订店送、无接触交易等便利服务,防范疏解购物可能导致的人群聚集。
五、应急处理措施
1、商场因疫情原因需闭店管理,民生基本保障相关的超市和餐饮业原则上不应关闭,按照属地政府要求加强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加密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次,采取工作员工和配送员工“点对点”闭环运转,实现关门不歇业、保供不影响。
2、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超市疫情整改报告和整改措施3
一、做好超市防疫措施
1.勤消毒
对店内公共区域(收银台、货架、休闲区桌椅等)、经常接触使用的设备(如收银机、电冰箱等)每2小时用酒精或消毒水进行清洁消毒。
2.多通风
店内至少进行三次以上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对空调口进行定期清洁,定期通风换气,确保店内店外卫生整洁,无积存垃圾。
3.积极落实防疫“五件套”
处于疫情的敏感时期,安全问题成为众多消费者心里的一根刺,大家会格外注意食品安全性以及场所安全性。
为此,只有做好超市防疫措施,营造健康、安全的购物环境,才能让顾客安心进店选购。
在超市经营上,所有超市要严格落实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积极落实防疫“五件套”(即测温、扫码、亮码、戴口罩、消毒),并做好场所打卡码,实行安全营业,防疫有章。
4.做好店内人员防护
营业期间,超市营业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每天测量体温并登记,勤洗手且消毒,发现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上报,主动就医。
5.与顾客保持适当距离
在店门外醒目位置张贴“店内已消毒、进店请戴口罩”等警示标语,提示顾客戴好口罩进店消费,并对进店顾客进行测温、扫码、消毒等防疫措施。
在沟通交流、拿取商品、收银结算过程中,与顾客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建议采取非现金结算方式,做到“无接触”经营。
6.做好食品卫生防护
经营熟食,超市需做好食品卫生防护,并在加工产品时确保食品高温熟透。
进入熟食台工作前必须佩戴围裙、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严格按照洗手规章进行
7.勤洗手,保证个人的卫生。
熟食台区域日常可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装有酒精的喷壶或沾有酒精
毛巾全面擦拭,再用清水洗净,确保熟食工作区域安全,整洁。
二、做好物资储备
1.及时调整商品结构
疫情期间,人们不便出门,相比较空间密闭的大超市,大家反而更愿意去小而精,空间开放的便利店。
因此这段时间,要结合疫情和市场消费变化,及时调整商品购进计划,提前做好生活必需品(如面包、饮用水,方便食品等)以及各类应急物资(如口罩,消毒液和洗手液等)的库存储备。
2.设立防疫专区
店内常备一次性手套、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用品,并设置防疫用品专区,方便顾客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