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因素而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是银行的资产和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精选1
银监局:
为认真贯彻关于州银监局转发的《开展银⾏业⾦融机构⽹络安全⾃查⼯作的通知》精神,我⾏专门召开了以⽹络安全为主题的会议,并草拟了⽹络安全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我⾏科技部统⼀管理,各科室负责各⾃的⽹络安全⼯作。
严格落实有关⽹络安全⽅⾯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有关事件的发⽣,总体上看,我⾏⽹络安全⼯作做得⽐较扎实,效果也⽐较好,近年来未发现泄密问题。
⼀、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作责任,加强⽇常监督检查,将涉密计算机管理抓在⼿上。
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保管、涉密⽂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的计算机上加⼯、贮存、传递处理⽂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
对涉密计算机实⾏了与国际互联⽹及其他公共信息⽹物理隔离,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安全措施,到⽬前为⽌,未发⽣⼀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
⼆、计算机和⽹络安全情况
⼀是⽹络安全⽅⾯。
我⾏配备了防病毒软件、⽹络隔离卡,采⽤了强⼝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络安全⼯作。
⼆是⽇常管理⽅⾯切实抓好内⽹、外⽹和应⽤软件“五层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上⽹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作。
重点抓好“三⼤安全”排查:⼀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防盗和电源连接等;⼆是⽹络安全,包括⽹络结构、安全⽇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为管理等;三是应⽤安全,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状况良好。
我⾏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带架等基本使⽤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更换,防雷设备运⾏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UPS基本运转正常。
⽹站系统安全有效,⽆任何安全隐患。
四、通讯设备运转正常
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络使⽤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络接⼝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使⽤的,⾃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我⾏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谁使⽤、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我们⼀是坚持“制度管⼈”。
⼆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员⼯计算机技能。
同时在⾏内开展⽹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全体⼈员
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保”⼯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作的重要内容。
在设备维护⽅⾯,专门设置了⽹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
对外来维护⼈员,要求有相关⼈员陪同,并对其⾝份和处理情况进⾏登记,规范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六、安全教育
为保证我⾏⽹络安全有效地运⾏,减少病毒侵⼊,我⾏就⽹络安全及系统安全的有关知识进⾏了培训。
期间,⼤家对实际⼯作中遇到的计算机⽅⾯的有关问题进⾏了详细的咨询,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七、⾃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些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还要在以下⼏个⽅⾯进⾏改进。
(⼀)对于线路不整齐、暴露的,⽴即对线路进⾏限期整改,并做好防⿏、防⽕安全⼯作。
(⼆)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和维护好故障设备。
(三)⾃查中发现个别⼈员计算机安全意识不强。
在以后的⼯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让员⼯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案件的严重性。
⼈防与技防结合,确实做好单位的⽹络安全⼯作。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精选2
根据市⾏关于开展风险排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即组织开展全辖业务经营风险点排查活动,制定⽅案、组织⼒量从1⽉20⽇开始,对公司业务进⾏了全⾯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单位银⾏卡账户的资⾦是否由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
该账户是否不办理现⾦收付业务。
财政预算外资⾦专⽤存款账户是否不能⽀取现⾦。
四是临时存款账户⽤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存款⼈临时经营活动发⽣的资⾦收付。
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最长是否未超过2年。
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是否只收不付,注册验资资⾦的汇缴⼈应与出资⼈的名称是否⼀致。
五是存款⼈撤销银⾏结算账户,是否与开户银⾏核对银⾏结算账户存款余额,是否交回各种重要空⽩票据及结算凭证和开户登记证,银⾏是否核对⽆误后才可办理销户⼿续。
存款⼈不能按规定交回各种重要空⽩票据及结算凭证的,是否出具相关证明,是否按规定对开户资料进⾏审查,致使单位开⽴虚假银⾏结算账户的;是否按规定建⽴存款⼈信息数据档案或收集的存款⼈信息数据;是否做到账务核对换⼈复核,对发⽣额明细和余额是否进⾏逐项核对。
(⼆)⼤额交易⽀付交易⽅⾯。
⼤额资⾦⽀付管理等各环节是否实⾏换⼈换岗复核制度,⼤额资⾦⽀付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短期内资⾦是否分散转⼊、集中转出或集中转⼊、分散转出,资⾦收付频率及⾦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是否明显不符;资⾦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是否明显不符,企业⽇常收付与企业经营特点是否明显不符;周期性发⽣⼤量资⾦收付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是否明显不符;相同收付款⼈之间在短期内是否频繁发⽣资⾦收付,长期闲置的账户是否原因不明地突然启⽤,且短期内出现⼤量资⾦收付;短期内是否频繁地收取来⾃与其经营业务明显⽆关的个⼈汇款;是否频繁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量资⾦收付;是否有意化整为零,逃避⼤额⽀付交易监测。
(三)重要空⽩凭证的管理⽅⾯
重要空⽩凭证是否指定专⼈保管,贯彻“印、押、证分管”的原则。
是否按重要空⽩凭证的种类设⽴登记簿。
对重要空⽩凭证的领⼊、出售、使⽤时均是否逐笔记载登记簿,同时记录号码。
每⽇营业终了,经办⼈是否将各登记簿余额之和与重要空⽩凭证科⽬余额核对⼀致;登记簿的'号码应与实物号码核对是否⼀致。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公司业务部⼈员的法规意识和责任感,有⼒地促进了全员按制度办事、依规程操作的⾃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次排查活动,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排查报告精选3
为认真贯彻关于州银监局转发的《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行专门召开了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会议,并草拟了网络安全责任制和有关规章制度,由我行科技部统一管理,各科室负责各自的网络安全工作。
严格落实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各项规定,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安全有关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我行网络安全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效果也比较好,近年来未发现泄密问题。
一、计算机涉密信息管理情况
今年以来,我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将涉密计算机管理抓在手上。
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
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安全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
我行配备了防病毒软件、网络隔离卡,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五层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
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我行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UPS基本运转正常。
网站系统安全有效,无任何安全隐患。
四、通讯设备运转正常
我行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我行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方面我们一是坚持“制度管人”。
二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计算机技能。
同时在行内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全体人员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一保”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设备维护方面,专门设置了网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