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医院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根据《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的通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通知》,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x月18日成立由县卫健局医政股牵头的4人督导小组,x月19日至x月22日开展对全县13所医疗机构为期4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督导工作。
二、自查情况
(一)县人民医院院感防控情况
1、院感防控工作。
县人民医院配备了1名专职感控人员;
因县人民医院修建时间较早,医院布局限制了相关流程的设置,“三区两通道”及就诊流程区域设置在所限条件下合理设置;
并执行了预检分诊、首诊负责、探视和陪护等相关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一患一陪”要求,做到了患者和陪护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
配备了专(兼)职感控调查员5名。
2、发热门诊管理。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将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依托州人民医院全部纳入核酸检测范围;
对可疑病例全部留观,并在独立的区域进行诊治。
3、定点医院改造。
县人民医院在院内隔离出相对独立的区域专门收治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正在进行“三区两通道”、通风、供氧(中心供氧)、供暖(中心供暖)、污水污物处理改造,预计9月底完成硬件条件改造。
4、核酸检测能力。
制定完善了辖区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开展了全员采样人员培训;
pcr实验室建设已挂招标,于9月9日开标采购建设;
按照要求做好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时57日内完成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试剂正在准备中。
5、医疗救治。
县人民医院开放床位总数为130张,落实救治床位20张;
重症监护床位6张,设备调配满足重症监护床位1张;
坚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和24小时病情变化报告制度;
全员在“人民好医生”平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培训系列课程”开展了在线培训;
与省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制度;
建立完善了复诊复检、健康监测、康复管理、复阳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信息共享的全闭环、全流程管理工作机制;
充分准备了医疗救治所需防护物资、药品、器械等,能够满足满负荷运行30天左右的需要。
6、医疗废物处置。
发热门诊医生、护士缺乏处置传染病人产生医疗废物的知识,医疗器械消毒交接纪律不全。
(二)民族医院、妇计中心院感防控情况
县民族医院和县妇计中心严格执行预检分诊、首诊负责、探视和陪护等制度,落实了“一患一陪”要求,患者和陪护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三区两通道”及就诊流程区域设置因基础条件有限,不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民族医院设置了集中医学留观点总床位26张,妇计中心只有1间临时留观点;
按照床位在100张以下的医疗机构,至少配备感控督察员2名的要求,县民族医院和县妇计中心均配置了兼职感控督查员2名。
(三)乡镇卫生院院感防控情况
全县乡镇卫生院“三区两通道”和哨点单位通道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限制,目前不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预检分诊登记册信息登记不全,首诊负责制落实不到位,个别就诊人员未佩戴口罩入院,医疗废物处置欠规范,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松懈。
缺乏处置传染病人产生医疗废物的知识,医疗废物登记不完整,医疗器械空气环境消毒不到位,消毒登记不全,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