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主要骗局有“投资养老”、“以房养老”、“养老银行”、“投资返利”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安局养老诈骗整改报告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公安局养老诈骗整改报告精选1

7月22日,重庆市公安机关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关情况作介绍。

据了解,今年5月起,公安机关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宣传发动、线索摸排和强化打击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各种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

为严厉打击养老诈骗行为,公安机关相关单位广泛开展了宣传和发动,针对性向老年群体推送了防骗宣传短信作《致全县老年朋友一封信》和《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手册》,分发到养老机构和村(社区),张贴在显眼位置;制作了老年人防诈骗宣传视频,在有条件的地方滚动播放;在养老机构悬挂宣传标语;公布了民政部门打击整治养老机构诈骗举报电话。

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形成了“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

同时,相关部门抓住源头,全面收集线索,加强排查整治,将摸排收集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公安机关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和公安机关公安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城口政法”“平安城口”,公布中央政法委XXX智能化举报平台“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和重庆市、公安机关“养老诈骗”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并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人员集中场所张贴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举报渠道的公告》,对全县所有养老机构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全面排查,重点对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收取大额预付费的情况进行了排查。

同时建立“红、橙、黄”风险隐患管控名单。

此外,各成员单位强化打击,结合职能职责开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自然资源、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执法检查60余次,发现苗头性问题1个,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成功破获2起涉养老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查获涉案资金370余万元,最大限度维护了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公安机关专项办将持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强部门联勤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健康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公安局养老诈骗整改报告精选2

强化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同配合,实现侦查、起诉、审判环节有效衔接,确保打击整治工作有合力。

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简化审批流转程序,建立审执各部门通力配合协调机制,确保打击整治工作有力度。

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集中审理相关案件,统一裁判尺度,依法严格办案标准,确保案件办理有质效。

加大财产刑执行力度,做好涉案财物清理、变现和返还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确保工作有突破。

结合案件办理情况,发布一批典型案件,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法,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提高老年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让工作触角有延伸。

以下情形属于养老诈骗高发领域:

1、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等涉诈违法犯罪。

2、投资养老项目等养老服务领域。

3、违规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变相开发房地产。

4、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5、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

6、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7、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和虚假宣传。

8、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

公安局养老诈骗整改报告精选3

要在宣传发动上再发力。

结合当前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驻村帮扶等活动,迅速组织检察干警深入街道、社区、网格开展普法宣传。

要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推出一批新媒体作品,及时报道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集中展示专项行动成果。

要在排查线索上再发力。

对已办、在办案件要全面落实案件评查、“一案双查”等,深挖案件线索。

要借助侦查监督协作与配合等平台,加强内外联动,加快推进线索排查工作。

要在惩治犯罪上再发力。

提前介入重大、敏感、复杂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对重点案件加快攻坚,快捕快诉,把追赃挽损贯穿检察办案全过程。

要在综合治理上再发力。

结合办案分析研判、查找发现养老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及时制发检察建议,促进依法完善监管。

适当延伸检察触角,利用好“益心为公”云平台,开展对老年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监督,加强综合治理、溯源治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