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这里整理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督查报告,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示范村督查报告1
为加快脱贫攻坚进度,督办帮扶包联责任人进村入户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根据镇党委、政府安排,由镇党政办、乡村振兴办、镇纪委组成两个督查小组对包联我镇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的入户工作开展督查。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督查时间
X年5月28日,本周二。
二、督查人员和范围
X、第一督查组
组长:X;成员:X
督查村:X
2、第二督查组
组长:X;成员:X
督查村:X
三、督查内容
帮扶责任人入户情况
四、督查方式
进村随机抽查,实地走访,电话抽查。
五、结果运用
督查工作结束后,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对入户工作没有到位的个人,由镇纪委对责任人进行通报,并依情况进行处理。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组长对本组督查事项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及早谋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督查,促进工作有效落实。
2、创新督查方法。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灵活督查手段,采取情况跟踪与实地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3、强化协调配合。镇党政办、乡村振兴办、镇纪委要切实增强协调沟通意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大督查”工作的整体合力。
4、务求工作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揭短亮丑,敢于曝光问题,敢于推出正反面典型,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责任,通过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
乡村振兴示范村督查报告2
为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时代在发展进步,技术浪潮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力量,数字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扩展了产业发展规模、对接着广阔市场蓝海,有助于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增强乡村振兴的发展韧性和后劲,它的广泛运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和“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数字化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创新赋能的关键密码。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责任与使命,加快推进地域的农业数字化水平,搭建智能化平台、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效,打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石。
让快“数”路直通产业,乘势而上当好“主力军”。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用好“互联网+”作用,立足发展实际、补齐存在短板,以数字化提速发展。
将“云端力量”与乡村特色产业和传统工艺相结合,运用VR技术和视频直播让产业“多亮相”,通过电商销售让特色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通过互联网管理提高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水平,让四通八达的信息网拓宽产业销路,为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基因”,打破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在产业和市场之间搭建起“桥梁”,将传统特色与数字发展紧密结合,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撬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让加“数”面打造品牌,顺势而为当好“排头兵”。
党员干部要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所需和民心所向,将广袤乡村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第一线”,将数字化建设作为提升产业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抓手,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以务实担当聚发展力量,在走访调研中了解民心所盼和群众的现实需要,加深对数字化建设的感受与思考,拓宽智能分析感应、智能感温控制等数字技术的普及面,坚持“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扩展数字化应用场景,让数字化水平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品牌力和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让产业特色品牌的享誉度和知名度更好,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篇章。
让高“数”养增强技能,借势而进当好“领路人”。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助农”开始,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技能的“新农人队伍”,将数字化力量充分渗透入乡村农业产供销“全链条”,打破信息壁垒、突破空间限制,让农民乘着物联网新业态的东风,懂技术更善经营,能生产更能销售,具备本领更能当主播,让乡村振兴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加“数”前行。
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农民的“领路人”,让切实可行的举措落实落地,广泛开展在线培训、做好为民服务,以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培训提升培训成效,让农民触网、懂网、用网,提高农户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的热情和实践能力,让“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发展的丰厚底色。
乡村振兴示范村督查报告3
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
数字背后,既是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更是产业兴旺的有力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