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个体诊所疫情防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范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阻断病原体在院内传播,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疫情,保障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我院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1、加强预检分诊管理工作
设立了预检分诊工作台,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入院人员一律测体温、扫码、登记,工作人员轮流上班,保证正常上班时间在岗在位,预检分诊流程上墙,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有效、无缝衔接。
2、加强发热门诊管理
发热门诊独立于普通门诊,指引标识醒目,门诊标识清楚、醒目,工作人员轮流上班,保证正常上班时间在岗在位。
3、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风险
加强院感防控管理工作,梳理院感防控流程,开展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培训。
严格落实感控防控分区管理,发热门诊通风良好,保证了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安全。
有相对独立的留观病房。
科学规范开展个人防护。
医用防护用品集中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岗位,按照防护要求,科学分配防护用品,既保证安全有效防护,又保证防护物资不浪费。
4、科学开展正常诊疗工作
根据门诊就业医需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门诊各科室正常诊疗,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必须戴口罩,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存在的问题:
部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降低,例如手卫生等不到位,接下来将加强督导、培训,时刻以“战时”情况要求。
个体诊所疫情防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范文2
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自查工作,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于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25日期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查工作,自查工作要求:边自查、边整改,力求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以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为重点,全力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现将此次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结果:
医院感染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和已做到位的工作如下:
1、成立了XX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XX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全面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完善了医院感染三级网: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医师)和环境消毒监测护士建设。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切实搞好以下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监控计划、制度和监控措施及医院感染在职培训工作,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完善了每月一次的感控监测以及各科室感控检查的登记。
3、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如: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产房、手术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部门、科室的感染监控、质评、漏报追查工作。
4、严格按照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灭菌。
并认真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督促相关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换、紫外线灯管擦拭、紫外线消毒等工作的登记、记录工作,收集好相应的痕迹资料。
5、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规范,抓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了医源性废物流入社会。
6、抓好了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并实现网络直报。
通过以上工作,全院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事件。
二、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方面,病例报告少,对医院感染登记表填写不重视。
确诊的医院感染临床没有针对性处置及记录。
原因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2、传染科未独立设置,传染病人的收治由内一科负责,有发生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潜在隐患。
原因分析:我院的传染病楼尚未竣工投入使。
3、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低,导致抗菌药物出现乱用、滥用。
原因分析:检验科人员过少,没有专职微生物人员;临床医生对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查认识不足。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制度规定。
三、存在不足
一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是受编制所限,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到省级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的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等。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服务站一定以此次自查为契机,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个体诊所疫情防控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范文5
关于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自查报告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黑人保发[20xx]146号)文件要求,我院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政策。
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接到通知要求后,我院立即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自查领导小组,对照有关标准,查找不足,积极整改。
我们知道基本医疗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工作,有院领导专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
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定期总结医保工作,分析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规范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在区劳动局及区医保办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管理制度、住院流程、医疗保险工作制度、收费票据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
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和“投诉箱”;公布咨询与投诉电话3298794;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
在医院显要位置公布医保就医流程、方便参保患者就医购药;设立医保患者挂号、结算等专用窗口。
简化流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
严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监护病房收治标准,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伪造、更改病历现象。
积极配合医保办对诊疗过程及医疗费用进行监督、审核并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及有关资料。
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无自立项目收费或抬高收费标准。
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以科室为单位经常性组织学习了《伊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办法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文件,使每位医护人员更加熟悉目录,成为医保政策的宣传者、讲解者、执行者。
现场发放满意率调查表,对服务质量满意率98%,受到了广大参保人的好评。
三、强化管理,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质量保证
一是严格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认真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
二是在强化核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注重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
普遍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院、科、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把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将检查、监督关口前移,深入到临床一线及时发现、解决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规范早交接班、主任查房及病例讨论等流程。
三是员工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
积极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好务,同时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自身的沟通技巧。
四是强化安全意识,医患关系日趋和谐。
我院不断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医疗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严于术后。
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
通过调整科室布局,增加全院电脑网络一体化,简化就医环节,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大厅设立导诊咨询台、投诉台并有专人管理,配备绿色通道急救车、担架、轮椅等服务设施。
通过一系列的用心服务,对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平均满意度在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