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品1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七个主要内容,分别是:文献综述、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20xx年到20xx年的学术文献共计144篇,查阅08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科学》《社会心理科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青年研究》等国内最新的心理学刊物,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文献综述:

(一)近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研究对象

青少年主要是指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个年龄范围, 基本上对应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绝大多数的研究选择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2、 研究地区

文献资料显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地区范围较广,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都有涉及。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对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进行城市、农村比较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3、 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们仍存在争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姚本先《心理学》P466-468,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归为以下八点: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也有部分学者采用如下十项标准: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陷;3、情感和情绪的稳定协调;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6、适度的反应能力;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8、注意的集中度好;9、完好的感知能力;10、思维健全。

4、 测量工具和方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症状自评量表(SQL_90)、宋维真、张建平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MHT ) 》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CSMHS)等等。

在测量方法上,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作个案分析,也会辅之以访谈法等。

(二)近年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成果:

1、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看是基本良好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80%以上的受测者心理健康水平在健康之列。如张岗英等运用 SCL- 90 量表对西北地区农村 545 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 结果发现中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 被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的来说是好的。

但是,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20xx年_月_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布了“20xx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尤需关注,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生最低。

2、在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因学习造成的心理问题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等。此外,人际交往压力,青春期心理问题,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3、从性别因素上看,不少研究显示,女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男生。

4、从年龄层次上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 家庭、学校 ( 包括朋辈和老师) 及社会三者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但这些方面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所产生的作用会有所不同。

1、家庭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 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2、学校因素方面。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为密切的因素是有关学习成绩或学习压力方面的。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与其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焦虑问题是目前初、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社区环境,交际圈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既有研究的几点缺陷:

1、受测对象绝大多数为在校学生,而对社会上非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研究较少。

2、研究对象主要为城市青少年,而对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对城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比研究较少涉及。

3、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需要配套进行后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以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手段,而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这方面尚显不足。

二、调查背景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网20xx分析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中在读学生人数为25224008人,

普通初中在读学生有57208992人。这个数目庞大的群体长期以来扮演着“家庭中心”与“社会边缘”的双重角色。他们大多还未成年涉世未深,一面是家庭的焦点位置,受着父母长辈的疼爱,另一面是必须被动接受家庭社会的安排设置,被告知着社会竞争的激烈,要面对高压的升学竞争。他们没有自己利益表达的直接代表和渠道,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包办”式的解决问题。20xx年浙江金华少年弑母案震惊了全国。少年徐力因不满母亲严格管束竟然用榔头活活将母亲打死。其后引发的社会性的反思席卷全国,为中学生“减负”的政策出台,如何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然而,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共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抽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的50名同学进行调查。(主要以访谈员的居住地为主就近选择)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9岁,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青少年年龄的准确界定,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统计标准,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定在13周岁至25周岁。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的范围确定在初、高中阶段,并且主要面向初二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问卷收回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

(二)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

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调查工具水平。共分三个等级:分数在 1 — 49 分之间为心理健康;在 50 — 59 分之间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 60 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治疗。①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的因素。另外,在问卷最后还附了三道有关性心理的题(问卷分析的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主要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的重视程度,以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结构式访谈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们想要了解的、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而又可能会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设计的。具体包括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压力来源、排解压力的渠道、社会心理,以及性心理等几个部分。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品2

近年来,随着学业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早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以人文学院的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旨在调查青岛农业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下面是对有效问卷进行抽样分析的结果:

一、学习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们最为关心、也是最突出的问题。例如,在问题中询问“考试前后您会有心情紧张吗?”,有44%的同学表示,考试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同学们有近一半对大学生活不太适应,尤其是对大学学习方式感到不适应,从而感受到较大的心理压力。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无法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者过于紧张死扣书本,无法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者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

二、业余生活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觉得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们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业余时间选择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在心理上仍然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三、经济生活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表示基本够用,还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12题“你的生活费用最大支出在哪两个方面?”中,有60%的同学用在饮食和娱乐上。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的改善,大学生们心理压力明显减少。

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本次调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问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中,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能力的不足。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虑范围较小,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和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了内向的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则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理解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从而产生隔阂。与此同时,在第12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中,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加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学校和学院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办公室,希望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早日走向阳光。调查数据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实、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可以说是较为成功。在此,再次向参加此次调查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品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与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人才应该具有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顽强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与失败等。另一方面它又造就了变化剧烈的社会环境,由此给人们的心理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动荡,“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在有些同学看来,一切却是那样枯燥无味,缺少生气;大学生活紧张活泼,有些同学却兴趣索然,萎靡不振。在离开了父母呵护、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一部分同学空虚、迷惘、玩世不恭,甚至轻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相应地也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健康则是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能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理健康,为此,心理卫生学认为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健康是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的一种健康。

第三国际及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还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谐;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基于各种心理学理论和生活实际,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6项指标:

(1)智力发展正常且能充分发挥;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悦纳自我;

(3)具有顽强的毅力,拥有自我调控能力;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正视现实,生活、工作热情高;

(6)人格完整、稳定、协调。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南京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1993~1996年新生1908人进行心理测试并建档,发现心理问题发生率为9.2%,高危人群为26.2%。另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竟占23.6%。教育部对我国大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0.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男生比女生更表现突出。

很多人不知道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精品1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七个主要内容,分别是:文献综述、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文献综述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20xx年到20xx年的学术文献共计144篇,查阅08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科学》《社会心理科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青年研究》等国内最新的心理学刊物,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得出以下文献综述:

(一)近年来国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研究对象

青少年主要是指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个年龄范围, 基本上对应于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绝大多数的研究选择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

2、 研究地区

文献资料显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地区范围较广,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都有涉及。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进行,对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相对较少,而进行城市、农村比较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3、 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们仍存在争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姚本先《心理学》P466-468,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归为以下八点: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5、自我意识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也有部分学者采用如下十项标准:1、较好的社会适应性;2、性格健全,没有缺陷;3、情感和情绪的稳定协调;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6、适度的反应能力;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8、注意的集中度好;9、完好的感知能力;10、思维健全。

4、 测量工具和方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症状自评量表(SQL_90)、宋维真、张建平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HI)、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MHT ) 》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CSMHS)等等。

在测量方法上,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作个案分析,也会辅之以访谈法等。

(二)近年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成果:

1、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从整体上看是基本良好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80%以上的受测者心理健康水平在健康之列。如张岗英等运用 SCL- 90 量表对西北地区农村 545 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 结果发现中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 被调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的来说是好的。

但是,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20xx年_月_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布了“20xx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尤需关注,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生最低。

2、在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因学习造成的心理问题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厌学、考试焦虑等。此外,人际交往压力,青春期心理问题,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3、从性别因素上看,不少研究显示,女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男生。

4、从年龄层次上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 家庭、学校 ( 包括朋辈和老师) 及社会三者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但这些方面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所产生的作用会有所不同。

1、家庭因素方面。有研究发现, 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2、学校因素方面。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为密切的因素是有关学习成绩或学习压力方面的。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与其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焦虑问题是目前初、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社区环境,交际圈都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既有研究的几点缺陷:

1、受测对象绝大多数为在校学生,而对社会上非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研究较少。

2、研究对象主要为城市青少年,而对农村青少年,特别是对城市、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比研究较少涉及。

3、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后,需要配套进行后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以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手段,而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这方面尚显不足。

二、调查背景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网20xx分析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中在读学生人数为25224008人,

普通初中在读学生有57208992人。这个数目庞大的群体长期以来扮演着“家庭中心”与“社会边缘”的双重角色。他们大多还未成年涉世未深,一面是家庭的焦点位置,受着父母长辈的疼爱,另一面是必须被动接受家庭社会的安排设置,被告知着社会竞争的激烈,要面对高压的升学竞争。他们没有自己利益表达的直接代表和渠道,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包办”式的解决问题。20xx年浙江金华少年弑母案震惊了全国。少年徐力因不满母亲严格管束竟然用榔头活活将母亲打死。其后引发的社会性的反思席卷全国,为中学生“减负”的政策出台,如何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教育部20xx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然而,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调查过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