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今年是公司的重要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和努力下,我们基本完成了总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为今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现在,我将对今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明年的计划。
首先,根据公司的战略需求,我们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整合。为了适应集团发展目标,随着公司改革的落实,我们对集团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省内生产基地的调整,外省生产基地的独立运营和管理,以及总公司职能部门的调整。
其次,我们规范了岗位职责,形成了岗位描述表。在组织架构调整后,人力资源部牵头,要求各部门重新制定岗位描述表,包括职能描述、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内容。这样可以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岗位工作标准,同时也丰富和拓宽了部门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然后,通过岗位分析,我们进行了人员简精。根据公司提出的开源节流的要求,我们对各单位进行了合并和人员简精,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具体情况如下:与交管部门合并,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工作情况进行人员简精,总人数为XX人。
最后,我们进行了人员招聘工作。首先,我们规范了招聘流程,建立了招聘管理体制,并实施了常规岗位的笔试测试。其次,我们建立了全方位的招聘渠道,包括开通网络招聘渠道、与专业猎头公司合作、加大行业内人才的挖掘和招聘等。招聘人数包括新招企管人员XX人(包括晋升)。
明年,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优化组织架构,规范岗位职责,加强人员招聘工作,并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满意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年我们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年底将至,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本年度的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建立和完善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能够按照公司的发展目标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按月制定预算和工作计划,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总目标。现在,我将对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对公司的基本人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我们比较了各部门的人数对比、学历结构、性别比例、司龄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与去年相比,我们公司的员工总数增加了13人,增幅约为12.5%。总经办因为财务组合并至集团财务中心,所以人数有所减少;研发部由于部分项目搁置,人数也有所减少。今年公司的重点在于运营,所以产品运营部的员工人数增加,占总人数的56%。
在学历结构方面,超过77%的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总经办、产品运营部和人事行政部的本科以上员工比例超过90%。今年招聘的新员工,除了部分设计岗位外,其他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在运维部,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只有个别,其中一名是行政的保洁员。
司龄结构方面,我们公司的平均司龄为1.4年,说明公司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司龄在1年以下的员工占48%,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因为该部门今年增加了很多员工,流动性较大。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分布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流动情况,说明公司的发展基本稳定。
接下来是招聘工作的总结和相关数据分析。
首先是招聘完成率分析。除了运维部的招聘完成率达到了100%,其他部门的招聘工作尚未完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们要继续紧抓招聘工作,争取达到年度目标。
其次是招聘人数的相关性分析。今年我们电话通知面试了1127人,实际面试了406人,占通知面试人数的比例为36.02%,相对较低。这与电话通知的方式和面试邀请邮件的撰写有关,我们需要优化电话通知和邀请邮件的内容,吸引更多应聘者前来面试。此外,今年招聘的主要岗位是产品运营部的运营专员,这类员工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面试放鸽子的情况比较多。面试合格人数为65人,占实际面试人数的比例为16.01%,我们需要加强对简历的筛选准确性,提高面试的判断力和专业度。录用入职人数为52人,占面试合格人数的80%,未报到或者未被录用的原因主要是应聘者个人的考虑,包括薪酬和行业选择等原因,尤其是在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上。试用合格人数为47人,占录用入职人数的90.38%。试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应聘者无法适应创业型公司的企业文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不到10%的不合格率说明我们的面试准确度较高,筛选严格,试用期的考核和跟进也比较到位。
再次是招聘渠道分析。我们公司的招聘主要通过网络招聘渠道进行,99.9%的招聘来源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才热线三大网站,只有个别岗位是通过内部推荐招聘的。由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比较稳定,所以招聘人数非常少,不需要使用猎头服务。我们对招聘岗位和人数也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而且由于我们是一家创业型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快速上手并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所以暂时没有启用校园招聘。其他类似现场招聘和发布媒体广告等招聘渠道也不适合我们公司目前的需求。
以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为例,我们三大招聘网站提供的简历中,实际面试人数和面试合格人数的对比如下:前程无忧和中国人才热线提供的简历数量较多,分别占比42%和40%,而智联招聘提供的简历数量最少,只占18%。从面试合格率来看,三大招聘网站的差距不大。
另外,内部推荐渠道也非常重要。今年,我们公司总部的销售总监和战略推广总监的招聘就是通过内部员工的推荐来实现的。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重视内部推荐,继续推行“内部人才推荐奖”。
此外,下半年我们还完善了公司的人才库建设。除了在职员工简历和面试合格简历之外,我们还增加了“黑名单”,列出了一些个别“面试者”和无正当理由未报到且未沟通说明的人员。
最后是离职率分析。新员工的离职率为25%,今年共有48名新员工入职,目前已经离职了12人。关键岗位的离职率为0,说明我们公司的关键岗位和核心员工的留存率较高,团队凝聚力非常好。
接下来是培训工作的总结。
今年,我们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基本没有外部培训。内训的重点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我们落实和优化了“伙伴制度”,即新员工在入职当天就有一个“伙伴”,帮助他们熟悉公司的各个方面。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包括入职当天的指引、部门级培训和公司级的强化培训。
在“伙伴制度”方面,我们通常选择小组负责人作为新员工的“伙伴”,以便更好地带领新员工适应工作。另外,我们在下半年还增加了“伙伴-新员工沟通交流会”,每两周举办一次,参与人员为试用期员工和他们的“伙伴”。这个会议的形式是新员工发言和伙伴点评,我们会记录每位新员工的发言并跟进解决问题。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除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外,还需要加强业务部门操作流程和理论知识的培训。
总的来说,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对公司的基本人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招聘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数据分析,并且对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毕业后进入公司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里我经历了欢笑和泪水,更重要的是在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各个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同事们也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顺利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这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面提升的过程,下面是我这两年工作的总结:
首先,我一直保持踏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我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尽量避免出现任何错误。作为行政人事专员,我的工作涉及服务性质,而且工作内容繁杂。每天我都认真地完成各项服务工作,以确保各部门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虽然工作内容有时很琐碎,但我始终细心、谨慎,不马虎大意,也不草草了事。为了按时完成工作,我将每天的任务分为紧急、一般和不紧急的,这样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是避免遗漏。
其次,我尽心尽责地做好行政人事档案工作。我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领导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环境,使档案管理趋于规范、标准和有序。同时,我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领导和同事们不用为后勤问题烦心。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我积极主动地完成本部门的日常事务工作。
最后,对未来我有一些计划。在接下来的3-5年里,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在本岗位上的技能,加强对行政人事工作的学习,使自己更加专业化。
这两年对我来说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__年是_有限公司整合重组并在西安挂牌运行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历史上最好的生产经营任务。这标志着公司整合改制取得了圆满成功,也证明了公司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人事劳资部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下,以内外部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出发点,大力加强了人事劳资工作的管理力度。通过充分利用内外部人力资源,建立灵活多样的用工机制,公司出现了“士气旺盛,人心思进”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了员工结构
公司成立人力资源中心后,打破了全民工、集体工、劳务工、临时工的用工概念,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对各单位所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了双向选择。
1.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并聘任了公司总经理。通过竞聘,聘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四部一室主任、分公司经理等15人。通过内外部竞聘,选拔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才。
2.优化了员工配置。公司建立了以长期劳务合同为主、短期劳务合同为辅、临时合同为补充的劳动用工体系。除管理人员外,所有员工都进入人力资源中心管理,并根据不同单位和部门的需求签订上岗合同。
3.员工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现有员工558人,其中全民职工261人,集体工88人,劳务工128人,临时工80人。公司员工年龄在21-40之间的占总人数的84%。员工的平均年龄较年轻,充满活力。公司员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5人,中级职称者有15人,技师有5人。各个部门的员工配置也比较合理。
二、推陈出新,认真搞好人事劳资工作
1.对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人事劳资部的职责、人力资源中心的职责、人员调动手续、员工考勤制度、员工工资奖金发放等进行了再造。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规章制度。
2.认真做好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工作。面对工资发放困难,公司采取了不同的办法,确保工资和奖金及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手中。
3.认真做好员工工资的套改工作。针对公司重组整合的困难和问题,公司尽量做到公平合理,给员工带来最多的实惠。
三、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办法
为充分发挥公司整合重组的优势,公司以激活内部分配机制为突破口,制定了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对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的考核与奖惩,以及对第一责任人的考核与奖惩,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
四、认真处理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
为正确处理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公司积极加强与各部门、分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员工的情况,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同时,公司加强对人力资源中心人员的管理,进行双向选择和择优录用。
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公司给员工提供了继续培训、转岗培训等机会。公司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六、建立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制定了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以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薪酬改革方案已经初步设计并有望在明年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思路
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明年的工作思路主要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宣传和贯彻新的薪酬与绩效体系,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加强团结协作,继续提高员工的爱岗竟业精神。面对明年的工作,我们将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大家好!20xx年马上就要到了。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公司和身边的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司的项目越来越多,同事们也在不断进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新的一年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准备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今年的工作。
首先,我们公司截止到20xx年10月的人力资源状况是这样的:公司在2013年年初有408名员工,截止到10月份,入职人数为152人,入职率为35.59%;离职人数为130人,离职率为30.44%。具体来说,公司在20xx年年初有150名员工,截止到10月份在职人数为180人,入职人数为79人,入职率为43.88%;离职人数为51人,离职率为28.33%。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入职人数增加了15人,增长了23.43%;离职人数增加了16人,增长了45.71%。
其次,我们对考勤管理做了以下工作:每天处理员工的OA考勤单和请假单;审核出差人员的费用报销;审核工作人员的车费和餐费补贴;根据考勤明细统计考勤情况,为发工资提供依据;根据考勤情况统计《考勤汇总统计表》,为转正考评、年终评优和年终奖的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还做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员工花名册和人事台账,管理和保管员工的人事档案;建立人事档案借阅登记表;整理离职档案,归入档案室;更新人事台账,增加人员编制栏目,为人员招聘核编提供便利。
在薪酬及福利管理方面,我们公司截止到20xx年10月份的薪酬支出共计1561.16万元。我们为转正员工购买了五险,截止到2013年11月份,单位部分保险支出费用为240.86万元。公司还为员工购买了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以减少工伤带来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在节假日送出慰问,为过生日的员工准备了小礼品。
在招聘及储备工作方面,我们了解各部门的人员需求,有针对性地招聘员工。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广发招聘信息、网上招聘、内部员工推荐、现场招聘等,共招聘了152位人才。为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还建立了人才储备库,储备了93名人才。
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我们进行了培训工作。我们为新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共培训了152人次。各部门还开展了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共完成了101次内部培训。今年的培训费用共计31370元。
我们还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续签和管理工作。全公司的员工都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没有未签订合同的纠纷情况。为规避劳动风险,我们要求那些劳动关系挂在其他单位人员的提交退休证和劳动关系证明。
绩效管理是为了推动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每个月都进行严格的考核。截止到10月份,共计扣款53.83万元,奖励金额为2.11万元。
最后,针对新的一年,我有以下建议和计划:为那些在其他单位、退休和试用期的员工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以减少工伤风险;加强招聘工作,开辟多种渠道,特别是通过员工推荐来招聘人才;参加春招会,补充高端和基础人才;改进培训方式,增加外出培训和外聘讲师的机会。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公司能够一帆风顺,工作越来越好!
20XX年,公司着手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并坚持不懈地推行和运行。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修订和撰写《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和配套方案,并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或部门经理会议审议通过;
2.从XX年春节后开始,全面实施修订后的绩效考核制度;
3.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修订现行的绩效考核规则、具体要求和相关表单,大幅度修改考核形式、项目、办法、结果反馈和改进情况跟踪,同时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分开进行;
4.推行过程是一个贯穿全年的持续工作,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实施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绩效考核关系到各部门和员工的利益,因此在保证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要宣传和解释绩效考核的本质意义,正面引导员工以积极态度对待绩效考核,以期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和校正目标;
2.绩效评价体系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新事物,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人力资源部将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
3.绩效考核本身是一个沟通和持续改善的过程,人力资源部将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沟通,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标责任人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协同责任人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
实施目标需要支持和配合的事项和部门包括:修订后的各项绩效考核制度、方案和表单需要经公司各部门和董事会共同审议;公司需成立绩效考核推行委员会负责推行和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建议至少有一名高层领导参加,人力资源部将承担具体工作,包括方案起草、方法制定、组织协调、记录核查和汇总统计与薪酬的职责。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今年是公司的重要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和努力下,我们基本完成了总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为今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现在,我将对今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明年的计划。
首先,根据公司的战略需求,我们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整合。为了适应集团发展目标,随着公司改革的落实,我们对集团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省内生产基地的调整,外省生产基地的独立运营和管理,以及总公司职能部门的调整。
其次,我们规范了岗位职责,形成了岗位描述表。在组织架构调整后,人力资源部牵头,要求各部门重新制定岗位描述表,包括职能描述、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内容。这样可以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岗位工作标准,同时也丰富和拓宽了部门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然后,通过岗位分析,我们进行了人员简精。根据公司提出的开源节流的要求,我们对各单位进行了合并和人员简精,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具体情况如下:与交管部门合并,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工作情况进行人员简精,总人数为XX人。
最后,我们进行了人员招聘工作。首先,我们规范了招聘流程,建立了招聘管理体制,并实施了常规岗位的笔试测试。其次,我们建立了全方位的招聘渠道,包括开通网络招聘渠道、与专业猎头公司合作、加大行业内人才的挖掘和招聘等。招聘人数包括新招企管人员XX人(包括晋升)。
明年,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优化组织架构,规范岗位职责,加强人员招聘工作,并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满意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年我们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年底将至,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本年度的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建立和完善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能够按照公司的发展目标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按月制定预算和工作计划,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总目标。现在,我将对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对公司的基本人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我们比较了各部门的人数对比、学历结构、性别比例、司龄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与去年相比,我们公司的员工总数增加了13人,增幅约为12.5%。总经办因为财务组合并至集团财务中心,所以人数有所减少;研发部由于部分项目搁置,人数也有所减少。今年公司的重点在于运营,所以产品运营部的员工人数增加,占总人数的56%。
在学历结构方面,超过77%的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总经办、产品运营部和人事行政部的本科以上员工比例超过90%。今年招聘的新员工,除了部分设计岗位外,其他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在运维部,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只有个别,其中一名是行政的保洁员。
司龄结构方面,我们公司的平均司龄为1.4年,说明公司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司龄在1年以下的员工占48%,主要集中在产品运营部,因为该部门今年增加了很多员工,流动性较大。从其他时间段的司龄数据来看,分布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流动情况,说明公司的发展基本稳定。
接下来是招聘工作的总结和相关数据分析。
首先是招聘完成率分析。除了运维部的招聘完成率达到了100%,其他部门的招聘工作尚未完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们要继续紧抓招聘工作,争取达到年度目标。
其次是招聘人数的相关性分析。今年我们电话通知面试了1127人,实际面试了406人,占通知面试人数的比例为36.02%,相对较低。这与电话通知的方式和面试邀请邮件的撰写有关,我们需要优化电话通知和邀请邮件的内容,吸引更多应聘者前来面试。此外,今年招聘的主要岗位是产品运营部的运营专员,这类员工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面试放鸽子的情况比较多。面试合格人数为65人,占实际面试人数的比例为16.01%,我们需要加强对简历的筛选准确性,提高面试的判断力和专业度。录用入职人数为52人,占面试合格人数的80%,未报到或者未被录用的原因主要是应聘者个人的考虑,包括薪酬和行业选择等原因,尤其是在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上。试用合格人数为47人,占录用入职人数的90.38%。试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应聘者无法适应创业型公司的企业文化,跟不上公司的快节奏。不到10%的不合格率说明我们的面试准确度较高,筛选严格,试用期的考核和跟进也比较到位。
再次是招聘渠道分析。我们公司的招聘主要通过网络招聘渠道进行,99.9%的招聘来源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才热线三大网站,只有个别岗位是通过内部推荐招聘的。由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比较稳定,所以招聘人数非常少,不需要使用猎头服务。我们对招聘岗位和人数也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而且由于我们是一家创业型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快速上手并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所以暂时没有启用校园招聘。其他类似现场招聘和发布媒体广告等招聘渠道也不适合我们公司目前的需求。
以运营专员这个岗位为例,我们三大招聘网站提供的简历中,实际面试人数和面试合格人数的对比如下:前程无忧和中国人才热线提供的简历数量较多,分别占比42%和40%,而智联招聘提供的简历数量最少,只占18%。从面试合格率来看,三大招聘网站的差距不大。
另外,内部推荐渠道也非常重要。今年,我们公司总部的销售总监和战略推广总监的招聘就是通过内部员工的推荐来实现的。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重视内部推荐,继续推行“内部人才推荐奖”。
此外,下半年我们还完善了公司的人才库建设。除了在职员工简历和面试合格简历之外,我们还增加了“黑名单”,列出了一些个别“面试者”和无正当理由未报到且未沟通说明的人员。
最后是离职率分析。新员工的离职率为25%,今年共有48名新员工入职,目前已经离职了12人。关键岗位的离职率为0,说明我们公司的关键岗位和核心员工的留存率较高,团队凝聚力非常好。
接下来是培训工作的总结。
今年,我们主要以内部培训为主,基本没有外部培训。内训的重点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我们落实和优化了“伙伴制度”,即新员工在入职当天就有一个“伙伴”,帮助他们熟悉公司的各个方面。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包括入职当天的指引、部门级培训和公司级的强化培训。
在“伙伴制度”方面,我们通常选择小组负责人作为新员工的“伙伴”,以便更好地带领新员工适应工作。另外,我们在下半年还增加了“伙伴-新员工沟通交流会”,每两周举办一次,参与人员为试用期员工和他们的“伙伴”。这个会议的形式是新员工发言和伙伴点评,我们会记录每位新员工的发言并跟进解决问题。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除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外,还需要加强业务部门操作流程和理论知识的培训。
总的来说,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对公司的基本人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招聘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数据分析,并且对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毕业后进入公司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里我经历了欢笑和泪水,更重要的是在成长。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各个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同事们也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顺利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这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面提升的过程,下面是我这两年工作的总结:
首先,我一直保持踏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我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并尽量避免出现任何错误。作为行政人事专员,我的工作涉及服务性质,而且工作内容繁杂。每天我都认真地完成各项服务工作,以确保各部门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虽然工作内容有时很琐碎,但我始终细心、谨慎,不马虎大意,也不草草了事。为了按时完成工作,我将每天的任务分为紧急、一般和不紧急的,这样能够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是避免遗漏。
其次,我尽心尽责地做好行政人事档案工作。我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领导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环境,使档案管理趋于规范、标准和有序。同时,我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领导和同事们不用为后勤问题烦心。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我积极主动地完成本部门的日常事务工作。
最后,对未来我有一些计划。在接下来的3-5年里,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在本岗位上的技能,加强对行政人事工作的学习,使自己更加专业化。
这两年对我来说是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__年是_有限公司整合重组并在西安挂牌运行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历史上最好的生产经营任务。这标志着公司整合改制取得了圆满成功,也证明了公司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人事劳资部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下,以内外部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为出发点,大力加强了人事劳资工作的管理力度。通过充分利用内外部人力资源,建立灵活多样的用工机制,公司出现了“士气旺盛,人心思进”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了员工结构
公司成立人力资源中心后,打破了全民工、集体工、劳务工、临时工的用工概念,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对各单位所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实现了双向选择。
1.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并聘任了公司总经理。通过竞聘,聘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四部一室主任、分公司经理等15人。通过内外部竞聘,选拔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才。
2.优化了员工配置。公司建立了以长期劳务合同为主、短期劳务合同为辅、临时合同为补充的劳动用工体系。除管理人员外,所有员工都进入人力资源中心管理,并根据不同单位和部门的需求签订上岗合同。
3.员工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现有员工558人,其中全民职工261人,集体工88人,劳务工128人,临时工80人。公司员工年龄在21-40之间的占总人数的84%。员工的平均年龄较年轻,充满活力。公司员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5人,中级职称者有15人,技师有5人。各个部门的员工配置也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