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1
通过实地测量和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区的实际情况,在现有⼩区绿化的基础上,保留部分有价值的观赏树⽊,增加各类乔灌⽊及花卉,完善⼩区各项设施,提⾼⼩区整体绿化⽔平,改善⼩区环境质量,特制定⼩区绿化改造实施⽅案,具体内容如下:
⼀、绿地现状
1.⼩区现有绿地总⾯积约2万平⽅⽶,绿化覆盖率⼩,未能达到国家和省级园林式⼩区绿化标准要求的30%以上,需尽可能地增加绿化⾯积。
2.绿地内现有植物配置不合理,苗⽊品种单⼀,⽣长不良,枯枝死树现象严重,存在“脏、乱、差”现象,影响整个⼩区的景观效果,急需改善。
3.⼩区主要道路两侧均为硬化铺装,缺少⾏道树。
⼆、改造⽅案
1、在现有绿地基础上,保留观赏价值较⾼的植物,沿路的⼩块绿地将其抬⾼,修砌花坛;楼群之间的绿地以草坪为底,适量栽植鸢尾、⾦⼭绣线菊、景天等宿根花卉,组成模纹图案;增加紫薇、连翘、榆叶梅、樱花、⾦银⽊、丁⾹等花灌⽊,在⼩区主要道路两侧栽植⾏道树;乔、灌、草、花合理配置,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彩丰富,形成恬美、幽雅、变化的园林空间,提⾼⼩区整体化⽔平,改善⼈居环境。
2、鉴于⼩区绿化覆盖率不达标,在主要道路两侧采⽤规则式栽植⽅式,每隔5⽶起除道板,栽植树型优美的⾦丝垂柳、合欢、国槐等乔⽊作为⾏道树,既增加了道路景观效果,⼜增加了绿量。
3.本着“以⼈为本”的原则,结合⼩区现有健⾝区,在⼩区空间较⼤的地⽅修建三、四处休闲⼴场,花坛、⽯凳、⼩品等各项园林设施齐全,为居民提供集健⾝、休闲、娱乐为⼀体的⼩型休闲⼴场。
4.充分利⽤⼩区现有绿化条件,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在居民楼两侧及栏杆处栽植爬墙虎或五叶地锦等爬藤植物,适情进⾏⽴体绿化,不断延伸绿化空间,增加绿量。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2
按照住建委要求,针对旧⼩区改造⼯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改造⼯程不发⽣伤亡事故,提出如下要求:
⼀、施⼯单位必须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XX年5⽉30⽇印发的《建筑施⼯企业安全⽣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产管理⼈员配备办法》的通知要求,配备⾜够的专职安全⽣产管理⼈员。(1万平⽅⽶以下的⼯程不少于1⼈;1-5万平⽅⽶的⼯程,不少于2⼈;5万平⽅⽶及以上的⼯程不少于3⼈,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产管理⼈员。)
⼆、施⼯单位对进⼊施⼯现场的⼯⼈要进⾏安全教育,使⼯⼈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了解国家和地⽅有关安全⽣产的⽅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产的规章制度,熟悉安全标准规范、规程,正确使⽤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个⼈防护⽤品,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处臵和报告事故隐患,达到增强⼯⼈的安全意识,提⾼⼯⼈⾃我防范能⼒,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的⽬的。
三、⼯程监理单位应按照《建筑⼯程安全⽣产管理条例》、《内蒙古⾃治区建筑⼯程安全⽣产监理试⾏办法》对⼯程实施监理。
(⼀)⼯程监理单位应编制符合⼯程实际情况的安全监理规划,明确安全⽣产监理的⼯作内容和⼯作⽬标,确定具体的监理⼯作制度、程序、⽅法和措施。
(⼆)项⽬监理机构的总监理⼯程是安全⽣产监理⼯作第⼀责任⼈。总监理⼯程师应当根据⼯程项⽬规模,⼯程结构确定安全监理⼈员数量,明确安全监理⼈员的安全⼯作职责。
(三)审查施⼯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安全教育的活动记录及真实性。
(四)审查施⼯单位编制的施⼯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案是否符合⼯程建设安全强制性标准,并提出审查意见。
(五)审查施⼯单位的安全⽣产保证体系,安全⽣产责任制度和安全⽣产规章制度的建⽴及落实情况。
(六)审查施⼯单位项⽬负责⼈、专职安全管理⼈员资格和垂直运输机械作业⼈员、安装拆卸⼯、超重信号⼯、登⾼架设作业⼈员、电⼯和⾦属焊割作业等特种⼈员资格。
(七)审查施⼯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企业资质、安全⽣产许可证和安全管理协议或合同,督促总、分包施⼯单位落实各⾃的安全⽣产责任。
(⼋)审查施⼯单位的逐级安全技术交底。
(九)督促施⼯单位按照⼯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施⼯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案组织施⼯,制⽌违规作业。
(⼗)对危险性较⼤的`分部分项⼯程重点进⾏安全巡查检查,每天不少于⼀次。发现违规施⼯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要求施⼯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对存在重⼤安全隐患的由总监理⼯程师签发⼯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施⼯的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检查施⼯单位提供的起重机械设备、钢管及扣件、漏电保护器、“三宝”的检测检验报告。
(⼗⼆)督促施⼯单位开展安全⾃检⼯作,复核施⼯现场安全设施验收⼿续并签署意见。
(⼗三)对超过⼀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分部分项⼯程的施⼯作业,项⽬监理机构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监理实施⽅案,并进⾏旁站监理。
四、建筑施⼯⾼处作业基本规定
(⼀)施⼯单位在编制施⼯组织设计时,应制定预防⾼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经理部应结合施⼯组织设计,根据⼯程特点编制预防⾼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案,且将该⼯程项⽬涉及到的所需防护料具列⼊施⼯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单位⼯程施⼯负责⼈应对⼯程的⾼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相应的分级负责制。
(三)施⼯前所有⾼处作业⼈员应接受⾼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处作业⼈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施⼯前应逐项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品的落实情况,未经落实不得施⼯。
(四)⾼处作业⼈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可上岗。施⼯单位应为作业⼈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品,作业⼈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五)⾼处作业前,应由项⽬分管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具化。防护栏杆均应涂刷防锈漆和⾯漆,且以黄⿊或红⽩相间的条纹标⽰,盖件等以黄或红⾊标⽰。
(六)施⼯中若发现⾼处作业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安全时,必须停⽌作业。
(七)⾼处作业中所⽤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放在临边和洞⼝附近,也不可妨碍通⾏和装卸。⼯具应随⼿放⼊⼯具袋;作业中的⾛道、通道板和登⾼设施,应随时清扫⼲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及时清理运⾛,不得随意乱放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凡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具,均应先⾏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
(⼋)⾬天和雪天进⾏⾼处作业时,及时清除⽔、冰、霜、雪,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暴风雪及暴⾬后,应对⾼处作业的安全设施进⾏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及时修复或更换。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雷电等恶劣天⽓,不应进⾏露天⾼处作业。
(九)⾼层建筑和⾼耸构筑物,应预先设臵避雷设施,⾼处
作业时有条件的,可设臵联络信号或通信装臵。
(⼀)资⾦管理及拨付。⽼旧⼩区改造资⾦实⾏专户管理,专款专⽤。并实⾏改造⼯程进度拨付制度,改造施⼯企业⼯程进度达到50%拨付单项总量资⾦的30%,⼯程进度达到80%由镇政府拨付拟改造⼩区业主⾃筹的30%部分,⼯程全部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拨付单项总量资⾦的30%,剩余10%资⾦作为质保⾦1年后⽆质量问题拨付。(⼆)强化现场管理。镇政府对⽼旧⼩区改造项⽬要落实专⼈负责,实⾏⼯程招标和监理,加强对现场施⼯队伍的监督检查,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程质量。
(三)倡导业主参与。在⽼旧⼩区改造项⽬的监督管理上,⼤⼒倡导业主参与,确保业主、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明确业主、居民共同管理⼩区的义务和职责。
七、具体⼯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作职责。为确保⽼旧⼩区改造⼯作取得显著成效,镇成⽴⽼旧⼩区改造⼯作领导⼩组,落实⼯作措施;各社区要按照镇政府的统⼀部署,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解决、妥善处理整治改造⼯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整治改造和全覆盖⼯作有序推进。
(⼆)完善⼯作机制,提⾼整治成效。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覆盖涉及⾯宽,业务性强,要从项⽬实施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整治成效。
1.坚持规范运作。为实现公开公平和规范运作,⽼旧⼩区改造⼯作实⾏统⼀评定⽅案、统⼀整治标准、统⼀组织验收、统⼀决算审计。
2.实⾏专报制度。镇制定⼯程进度计划安排表,及时反映整治改造⼯程进度,开⼯、竣⼯⽐例,并将统计报表和信息简报每⽉25⽇前报送利通区⽼旧⼩区改造领导⼩组办公室。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肃⼯作纪律。⽼旧⼩区改造项⽬实施进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坚持公开透明,严格程序,严明纪律。整治改造资⾦,实⾏专款专⽤,严禁截留、挤占和挪⽤;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4
为改善我市⽼旧⼩区居民居住条件和⽣活环境,满⾜⼩区居民⽇益增长的美好⽣活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构建以居民为核⼼的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我市以中央预算内补助资⾦⽀持⽼旧⼩区改造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旧⼩区改造⼯作。根据相关⼯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案。⼀、总体要求
到xxxx年,已纳⼊xxxx年全市城镇⽼旧⼩区摸底调查范围的⽼旧⼩区改造基本完成,重点解决⽼旧⼩区建筑物破损、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全、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基本原则
(⼀)坚持基层组织引领原则。充分发挥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等基层组织战⽃堡垒作⽤和模范作⽤,创新社会治理,引导⼩区居民主动参与⽼旧⼩区改造⼯作,充分激发居民热情,汇聚民众智慧,共同参与到⽼旧⼩区改造⼯作当中,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坚持问题为导向原则。按照“先民⽣再提升,先功能后景观”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改造重点和改造内容,以完善⽼旧⼩区市政公⽤配套设施为切⼊点,重点解决困扰居民基本⽣活的问题,把成效体现在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上。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社区街道和⼩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本着“花⼩钱、办实事”的原则,建⽴⽼旧⼩区改造⼯作机制,制定具体⼯作⽅案,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协调功能,精准施策,有的放⽮地去改造⽼旧⼩区,确保改造各项⼯作能够顺利有序推进,⼒求⼩区改造有实效、有特⾊。
(四)坚持县(市、区)主体责任原则。各县(市、区)⼈民政府是本辖区内⽼旧⼩区改造⼯作的责任主体,对辖区内⽼旧⼩区改造各项⼯作负总责,各县(市、区)须制定具体⼯作⽅案,明确⽬标计划,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量开展各项⼯作;市级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各项配合⼯作,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考评。
三、⼯作内容
(⼀)改造对象。xx市、县两级城区范围内,居住环境条件差、失养失修失管严重、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近x年未实施过综合改造且未纳⼊今后x年规划征迁和危旧房改造范围的住宅⼩区。其中,重点考虑xxxx年以前建成,社区组织⼯作能⼒强、居民改造意愿⾼的⽼旧⼩区。
(⼆)改造内容。应结合海绵城市、治安防控的建设要求,重点改造⽼旧⼩区环境及配套设施、建筑物本体、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
x.⼩区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供⽔、供电、供⽓、弱电管线(通信、有线电视等)、排⽔、通⾏、停车、消防、安防、环卫、路灯、⽆障碍设施、⽂体活动、绿化美化等改造项⽬。⽼旧⼩区周边市政道路及⽔、电、⽓等配套不完善的,可视情况⼀并改造。
x.建筑物本体。包括屋⾯防⽔、楼道修缮、楼道照明、单元门禁、⽴⾯整治等项⽬。⿎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加装电梯。
x.公共服务设施。具备条件的,可在严格控制规模的前提下,统筹完善功能⽤房(物业⽤房、⽆⼈超市、快递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作模式。按照“市级指导协调、县(市、区)级统筹推进、社区动员实施”的机制开展⽼旧⼩区改造各项⼯作。市级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全市⽼旧⼩区改造⼯作,具体包括制定政策、提供技术⽀持、落实监督考评;各县(市、区)⼈民政府负责统筹推进辖区内⽼旧⼩区改造⼯作,确保各项改造⼯作落到实处,完成各项⽬标任务;街道社区负责组织和发动⼩区居民、相关联单位参与到改造⼯作的各个环节,指导建⽴健全共建共管的长效机制。
(四)资⾦筹措。⽼旧⼩区改造资⾦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社区组织居民筹集、管线等设施的产权单位出资、财政补贴等多种⽅式解决。涉及⼩区内建筑本体的改造内容,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多⽅筹集资⾦参与改造,⼩区红线范围内属于居民共有部分的改造内容,主要资⾦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可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个⼈住房公积⾦、⼩区公共收益、社区惠民资⾦、社会捐赠等进⾏补充。⿎励探索引⼊社会资本或专业机构参与建设安装智能充电桩、停车场、⼴告牌位、快递驿站、养⽼
托幼等设施。公共停车、⼴告等⼩区公共收益来源资⾦,依法经业主委员会或居民⾃治⼩组同意,可⽤于⼩区改造和改造后的长效管理。
(五)长效管理。根据⼩区的规模、环境、配套设施和产权情况,结合居民意愿需求和承受能⼒等因素,确定改造提升后⼩区的管理模式,建⽴健全后续长效管理机制。主要模式有:
1.居民⾃治管理。通过“居民缴费+公共收益补充”等⽅式筹措⾃治管理经费,实现⼩区⾃治共管的“造⾎功能”。探索依托物业管理协会等物业组织或企业,向⼩区居民和社区提供⾃治、改造、后期管理等⽅⾯专业指导和服务,推⼴菜单式购买社会服务与⾃治相结合的半⾃助⾃治管理模式。
2.物业公司管理。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选聘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由其提供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
四、实施步骤
(⼀)宣传动员阶段。
1.成⽴xx市推进⽼旧⼩区改造领导⼩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领导⼩组办公室),召开全市⽼旧⼩区改造提升⼯作动员布置会,部署⽼旧⼩区改造⼯作,建⽴市级⼯作协调机制,明确⼯作考核办法。
2.各县(市、区)成⽴相应组织机构,制定⼯作实施⽅案,选定前期⼯作准备充分的⽼旧⼩区改造项⽬报送市领导⼩组办公室。市领导⼩组办公室根据现状条件、居民意愿、资⾦筹集、初步改造⽅案可⾏性等⽅⾯,组织对申报⼩区进⾏审查,结合财政承受能⼒,按照“实施⼀批,谋划⼀批,储备⼀批”和“成熟⼀个、改造⼀个”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改造计划。
3.各选定⼩区所在社区组织开展⼈员培训、宣传动员等⼯作,指导⼩区成⽴业主委员会或居民⾃治⼩组,建⽴完善居民⾃治共管机构。
(⼆)前期准备阶段。
1.各县(市、区)制定各⼩区项⽬改造⽅案,完成项⽬⽴项审批等各项前期⼿续,确定改造项⽬的建设(代建)、施⼯、监理、设计单位,完成项⽬⽅案设计。
2.各社区组织⼩区居民或居民⾃治组织对项⽬改造⽅案和设计⽅案进⾏评议,发动居民参与项⽬改造各项前期⼯作。改造⽅案和设计⽅案公⽰⽆异议后,报市领导⼩组办公室备案。
(三)组织实施阶段。
1.各县(市、区)⼈民政府根据实施⽅案组织开展⽼旧⼩区改造的各项⼯作,合理制定各单项改造任务的时间计划,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确保完成当年度各项改造⼯作。纳⼊国家年度任务的项⽬如⽆特殊原因应于当年x⽉xx⽇前开⼯建设,⽔、电、路、⽓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内容要⼒争于当年xx⽉xx⽇前完⼯。
2.各社区组织发动⼩区居民参与监督各项改造⼯作,收集反馈居民意见,督促改造⽅案的优化调整,解释协调改造中涉及居民切⾝利益的各种问题。
3.市领导⼩组办公室建⽴例会制度,研究协调改造过程中的重⼤问题,指导督促⼩区改造各项⼯作落到实处,定期将改造⼯作进展情况报送市领导⼩组和⾃治区住建厅。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1
通过实地测量和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区的实际情况,在现有⼩区绿化的基础上,保留部分有价值的观赏树⽊,增加各类乔灌⽊及花卉,完善⼩区各项设施,提⾼⼩区整体绿化⽔平,改善⼩区环境质量,特制定⼩区绿化改造实施⽅案,具体内容如下:
⼀、绿地现状
1.⼩区现有绿地总⾯积约2万平⽅⽶,绿化覆盖率⼩,未能达到国家和省级园林式⼩区绿化标准要求的30%以上,需尽可能地增加绿化⾯积。
2.绿地内现有植物配置不合理,苗⽊品种单⼀,⽣长不良,枯枝死树现象严重,存在“脏、乱、差”现象,影响整个⼩区的景观效果,急需改善。
3.⼩区主要道路两侧均为硬化铺装,缺少⾏道树。
⼆、改造⽅案
1、在现有绿地基础上,保留观赏价值较⾼的植物,沿路的⼩块绿地将其抬⾼,修砌花坛;楼群之间的绿地以草坪为底,适量栽植鸢尾、⾦⼭绣线菊、景天等宿根花卉,组成模纹图案;增加紫薇、连翘、榆叶梅、樱花、⾦银⽊、丁⾹等花灌⽊,在⼩区主要道路两侧栽植⾏道树;乔、灌、草、花合理配置,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彩丰富,形成恬美、幽雅、变化的园林空间,提⾼⼩区整体化⽔平,改善⼈居环境。
2、鉴于⼩区绿化覆盖率不达标,在主要道路两侧采⽤规则式栽植⽅式,每隔5⽶起除道板,栽植树型优美的⾦丝垂柳、合欢、国槐等乔⽊作为⾏道树,既增加了道路景观效果,⼜增加了绿量。
3.本着“以⼈为本”的原则,结合⼩区现有健⾝区,在⼩区空间较⼤的地⽅修建三、四处休闲⼴场,花坛、⽯凳、⼩品等各项园林设施齐全,为居民提供集健⾝、休闲、娱乐为⼀体的⼩型休闲⼴场。
4.充分利⽤⼩区现有绿化条件,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在居民楼两侧及栏杆处栽植爬墙虎或五叶地锦等爬藤植物,适情进⾏⽴体绿化,不断延伸绿化空间,增加绿量。
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精选2
按照住建委要求,针对旧⼩区改造⼯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改造⼯程不发⽣伤亡事故,提出如下要求:
⼀、施⼯单位必须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XX年5⽉30⽇印发的《建筑施⼯企业安全⽣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产管理⼈员配备办法》的通知要求,配备⾜够的专职安全⽣产管理⼈员。(1万平⽅⽶以下的⼯程不少于1⼈;1-5万平⽅⽶的⼯程,不少于2⼈;5万平⽅⽶及以上的⼯程不少于3⼈,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产管理⼈员。)
⼆、施⼯单位对进⼊施⼯现场的⼯⼈要进⾏安全教育,使⼯⼈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了解国家和地⽅有关安全⽣产的⽅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产的规章制度,熟悉安全标准规范、规程,正确使⽤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个⼈防护⽤品,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处臵和报告事故隐患,达到增强⼯⼈的安全意识,提⾼⼯⼈⾃我防范能⼒,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的⽬的。
三、⼯程监理单位应按照《建筑⼯程安全⽣产管理条例》、《内蒙古⾃治区建筑⼯程安全⽣产监理试⾏办法》对⼯程实施监理。
(⼀)⼯程监理单位应编制符合⼯程实际情况的安全监理规划,明确安全⽣产监理的⼯作内容和⼯作⽬标,确定具体的监理⼯作制度、程序、⽅法和措施。
(⼆)项⽬监理机构的总监理⼯程是安全⽣产监理⼯作第⼀责任⼈。总监理⼯程师应当根据⼯程项⽬规模,⼯程结构确定安全监理⼈员数量,明确安全监理⼈员的安全⼯作职责。
(三)审查施⼯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安全教育的活动记录及真实性。
(四)审查施⼯单位编制的施⼯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案是否符合⼯程建设安全强制性标准,并提出审查意见。
(五)审查施⼯单位的安全⽣产保证体系,安全⽣产责任制度和安全⽣产规章制度的建⽴及落实情况。
(六)审查施⼯单位项⽬负责⼈、专职安全管理⼈员资格和垂直运输机械作业⼈员、安装拆卸⼯、超重信号⼯、登⾼架设作业⼈员、电⼯和⾦属焊割作业等特种⼈员资格。
(七)审查施⼯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企业资质、安全⽣产许可证和安全管理协议或合同,督促总、分包施⼯单位落实各⾃的安全⽣产责任。
(⼋)审查施⼯单位的逐级安全技术交底。
(九)督促施⼯单位按照⼯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施⼯组织设计中确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案组织施⼯,制⽌违规作业。
(⼗)对危险性较⼤的`分部分项⼯程重点进⾏安全巡查检查,每天不少于⼀次。发现违规施⼯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要求施⼯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意见,对存在重⼤安全隐患的由总监理⼯程师签发⼯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施⼯的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检查施⼯单位提供的起重机械设备、钢管及扣件、漏电保护器、“三宝”的检测检验报告。
(⼗⼆)督促施⼯单位开展安全⾃检⼯作,复核施⼯现场安全设施验收⼿续并签署意见。
(⼗三)对超过⼀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分部分项⼯程的施⼯作业,项⽬监理机构应当单独编制安全监理实施⽅案,并进⾏旁站监理。
四、建筑施⼯⾼处作业基本规定
(⼀)施⼯单位在编制施⼯组织设计时,应制定预防⾼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经理部应结合施⼯组织设计,根据⼯程特点编制预防⾼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案,且将该⼯程项⽬涉及到的所需防护料具列⼊施⼯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单位⼯程施⼯负责⼈应对⼯程的⾼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相应的分级负责制。
(三)施⼯前所有⾼处作业⼈员应接受⾼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处作业⼈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施⼯前应逐项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品的落实情况,未经落实不得施⼯。
(四)⾼处作业⼈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可上岗。施⼯单位应为作业⼈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品,作业⼈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五)⾼处作业前,应由项⽬分管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具化。防护栏杆均应涂刷防锈漆和⾯漆,且以黄⿊或红⽩相间的条纹标⽰,盖件等以黄或红⾊标⽰。
(六)施⼯中若发现⾼处作业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安全时,必须停⽌作业。
(七)⾼处作业中所⽤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放在临边和洞⼝附近,也不可妨碍通⾏和装卸。⼯具应随⼿放⼊⼯具袋;作业中的⾛道、通道板和登⾼设施,应随时清扫⼲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及时清理运⾛,不得随意乱放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凡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具,均应先⾏撤除或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
(⼋)⾬天和雪天进⾏⾼处作业时,及时清除⽔、冰、霜、雪,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暴风雪及暴⾬后,应对⾼处作业的安全设施进⾏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及时修复或更换。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雷电等恶劣天⽓,不应进⾏露天⾼处作业。
(九)⾼层建筑和⾼耸构筑物,应预先设臵避雷设施,⾼处
作业时有条件的,可设臵联络信号或通信装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