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2023年节能降耗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医院2023年节能降耗工作计划1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伟大战略的保证和手段,节能已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各行各业越来越认识到节能的重大意义。
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医院节能降耗潜力十分巨大。
如何有效地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处于新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公立医院来讲具有重大意义。
1医院能耗的特点
医院作为公共医疗服务机构,能源消耗与一般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不一样[2],具有如下特点:
(1)建筑规模大。
(2)医院功能布局复杂,涉及门诊、急诊、病房、医技、科研、办公等,各楼栋之间管线复杂;
(3)能耗种类多。
(4)医院能源消耗涉及水、电、天然气、油、医用气体(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笑气等),能源传输方式多样;
(5)用能人员结构复杂。
(6)医院用能人员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医院管理及办公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7)医疗设备及公共设施多。
(8)大型医疗设备的耗电功率一般都比较大,还有公共辅助设施设备大多要求不间断运行,以备应急使用;
(5)用能时间长。
医院需要全天24h运行,导致能源消耗大。
2医院开展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没有专职节能管理工作的部门
对于大部分医院来说,开展节能工作由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兼顾,没有专门的部门及专业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
后勤管理部门在完成自己的安全保障等本职工作以外兼职完成节能管理工作,难免会存在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节能考核而进行一些指令性的节能工作,如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更换节能灯具等,并未真正有效地开展起节能降耗工作,工作流于表面。
2.2能耗的成本核算不够精确
因为不能准确地计量各个核算单元的能源消耗成本,无法体现节能的成效。
很多医院的有些建筑修建年代久远,这些建筑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的二次计量装置缺乏,导致无法对每个核算单元的能源消耗进行准确计量。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针对能耗成本通常的做法是根据科室所占面积及业务量进行分摊,有时候为了保持平衡,还要进行人为的调整,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性。
医院领导只能了解到医院每月总的能源消耗费用,但这些能源消耗中哪些是合理耗费,哪些是属于浪费,大型设备耗费多少,每个科室耗费了多少,可以说很难统计清楚[3]。
2.3节能成效考核缺乏依据
医院主管部门对医院节能工作的考核无法真正实施,因为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太多,无法有效地考核。
医院规模、业务量、气候、人员、设备等诸多因素影响医院能耗的变化,没有较为科学的能耗指标对节能工作进行考核。
医院主管部门主要从制度、节能宣传及上报的能耗数据进行考核。
2.4缺乏节能意识
节能工作需要全院教职员工参与,仅仅依靠后勤部门来推动节能降耗耗工作,很难有成效。
医院的人员结构复杂,有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外包服务人员、社会人员,这些人员都会影响医院的能耗。
很多人的节能意识淡薄,认为节能工作属于后勤部门的,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2.5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公立医院的领导者,最关心的还是医院的医疗工作、科研工作及教学工作,而作为后勤主管领导关心的是为临床提供安全保障。
节能降耗工作属于“锦上添花”类工作,即使不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或者说开展节能工作效果不佳,医院主管部门也不会对此加以指责,从而导致医院领导对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3开展节能降耗的对策及方法
3.1做好医院节能整体规划医疗机构人员复杂、设备众多、能源消耗构成多样,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就不能从某个单一方面入手,需要总体考虑规划,制订全面的节能方案,才可能切实有效地降低能耗。
通过制订整体节能方案,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节能工作,使节能资金和节能技术集中在关键节能环节,获得最大的节能效益。
在医院成立节能工作小组,对医院节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做好能耗分析,负责全院职工节能教育和技术培训,宣传节约每一滴电、每一度水,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水的好习惯,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夏季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度以上,冬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0度以下。
对水电气组实现承包,提高水电气维修人员的主动能动性,即使没有科室报修,也定期下科室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保证全院水电气正常使用,又降低了维修成本。
水电气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各科室成本,强化科室节约意识,降低科室成本。
医院车辆费用包括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驾驶员补贴、停车费。
本着“安全、及时、高效、节约”的原则,车辆建立管理档案,记录车辆运行、加油、维修及保险等情况。
每辆车配备行车记录本,由驾驶员本人负责填写,办公室人员定期检查。
车辆实行定点维修,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车辆应用IC卡加油,适时适量进行充值。
做好车辆保养,始终保持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办公室人员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派车,在掌握车辆油耗、维护、使用情况基础上,制定当月车辆费用开支计划,将车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
引进零库存管理管理模式,避免库存积压和过期的风险,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医院的超期债权会增加医院的成本,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清理工作。
保洁、保安、洗涤实施社会化服务,医院与物业公司签定合同,物业公司负责医院的后勤服务工作,后勤保障部、保卫处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推行物业化管理,有效地降低水电费成本和人力成本。
4.管理费用的控制。
医院的管理费用是职能科室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对办公费、电话费、接待费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办公费实行定额管理,制订各科室办公用品和电脑耗材的执行标准,对超支部分实行先审核,再使用,厉行节约,科室支出增幅不高于同期业务收入幅度。
对招待用餐,要求接待科室填制接待审批单,经批准后方可接待,并限制陪客数。
对烟、酒价格实行公开招标,并以最低价中标。
对烟、酒的档次予以严格控制。
财务科对烟酒费用的报销,要求附有领用人签字的烟酒使用明细表;餐费附院长审批单。
以院周会、职代会等形式公开公务接待费用。
制定职能科室工作目标,将成本控制纳入考核。
5.医保费用的控制。
因为全民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医院医保收入占医疗收入的很大比重。
医保收入的高低,医保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医保对费用的控制,迫使医院降低成本。
医院要想发展,对医保人群服务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
因此,临床科室要转变单纯为病人看病的思想,要掌握医保政策,控制好均次费用、药占比,合理使用医保基金,降低运营成本。
三、加强成本核算
将全院所有科室划分为核算单元,各科室所有成本支出都计入核算单元,真实反映科室的成本支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尤其是运用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成本核算结果,从总量、差异、趋势、保本等不同角度对院级成本分析,通过与上年同期、本年平均数据的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寻找成本控制办法。
从总量、差异、趋势、保本等不同角度对科级成分析,协助领导帮助考核科室寻找业务薄弱环节,降低可控成本。
四、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机制
成本考核是以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对全院各科室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考核预算支出的完成情况。
对成本完成好的科室给予奖励,未完成科室给予惩罚,以提高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成本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成本考核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职工收入,实现国家、单位、个人利益相统一。
医院2023年节能降耗工作计划3
一、精减后勤服务机构和人员,打破传统奖金分配机制
院内审监督机构成立以后,针对医院后勤服务机构臃肿以及人浮于事的情况,建议医院对后勤服务机构的设立进行改革。
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后勤服务机构重新分为后勤物资采购配送中心、后勤维修中心和后勤物业管理中心。
成立后勤物资采购配送中心,医院可以将业务相近且互有交叉的总务科库房和设备科库房合并,彻底避免了过去两个库房因职责不清或分工太细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简化了科室领物手续,减少了库存物资积压和仓贮面积,还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物资采购的计划性;成立后勤维修中心,将医院的水、电、木、铁和医疗器械合并,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另外使"中心"各工种、岗位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专业技术优势得以互补,提高了维修质量,缩短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