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候,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1

全镇广大群众朋友们:

悼念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营造绿色、文明、和谐、安全的祭扫氛围,有效预防和遏制因人为祭祀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结合当前防火工作,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以平安为本,坚持从我做起,自觉摒弃上坟烧纸、燃放爆竹等用火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提倡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无火、无烟、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表达哀思,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美好愿望用更加健康、环保、安全的方式来表达。

二、做安全祭扫的践行者。春季天干物燥,大风天气较多,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祭祀时自觉做到不在森林防火区域及杂草密集地烧纸、焚香和燃放鞭炮,竭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严防火灾事故发生,确保祭扫安全文明。

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者。自觉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不在森林防火区域吸烟、野炊、烧荒。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四、做森林防火的宣传者。“一点星火,可毁万亩林”,森林火灾发生面大,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全镇广大群众要参与到森林防灭火宣传中来,积极向家人朋友宣传森林防火和禁止焚烧田间秸秆的重要性,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森林草原防火浓厚氛围。

广大群众朋友们,文明新风从文明祭扫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共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做倡导、践行、守护、宣传者,在追思先人的情怀中,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优秀文化,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2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20__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为筑牢祭扫环境,有效防范森林火险,确保清明期间祭祀安全,弘扬文明新风,特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绿色祭祀。倡导礼厅祭祀理念,采用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居家追思、植树缅怀等绿色环保方式,在缅怀与追思中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不在街道、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抛洒、焚烧祭祀用品,不使用塑料花、绢花等不可降解祭祀用品;选择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文明祭祀。弘扬厚养礼葬、慎终追远和孝道理念,采取家庭追思、书写祭语等方式,追忆先人感人事迹和良好家训,让清明祭祀成为缅怀先辈、传递亲情、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

三、安全祭祀。提倡低碳、节能和错峰出行,避免交通堵塞,确保出行安全;严禁野外用火,禁止焚烧纸钱、禁止燃放鞭炮,严防发生森林火灾。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做绿色文明祭祀的践行者、引领者,做节地生态葬方式的宣传者、推广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倡导新风,爱护环境,确保清明祭祀绿色、文明、安全。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3

广大市民朋友:

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营造“文明祭扫、绿色环保”的良好社会环境,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破除传统陋习,做文明新风传播人。遵守社会公德,树立环保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做到不在十字路口、广场小区、林地草坪等场所焚烧冥物、燃放爆竹,维护公共环境,消除火灾隐患。坚决抵制封建迷信祭祀用品,以鲜花祭奠、清扫墓碑、鞠躬默哀、植树绿化等低碳、环保的方式祭祀先人,表达寄托哀思和缅怀之情。

推崇敬老爱老,做优秀文化传承人。弘扬尊老爱老好传统,践行“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的理念,将祭奠逝者与弘扬优良家风相结合,承家训、传美德。

缅怀革命先烈,做爱国主义继承人。积极参与祭奠英烈活动,学习先烈的崇高品德,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遵守安全规定,做绿色环境守护人。科学合理安排祭祀路线,采用绿色方式,错时错峰出行;自觉做到不在山头、林地、道路两侧、景区及水源地等处建坟立碑和焚烧祭祀用品,共同保护美好家园。

坚持以身作则,做殡葬改革带头人。党员干部做表率,带头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文明节俭祭祀,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群众响应和参与。

在这个清明节,让我们共同响应倡议,践行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清明节成为一种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为全面构建和谐美丽__做出贡献!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4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确保20__年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序,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发扬美德,节俭祭扫。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二、移风易俗,文明祭扫。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祀方式,大力倡导“致哀思、诵家规、谈感恩”等家庭祭祀文明礼仪,鼓励市民依托__云祭扫平台进行网上祭扫,遥寄对亲人的哀思,变注重实地实物祭扫为精神传承为主,让文明祭祀成为最好的缅怀。

三、遵规守纪,安全祭扫。据预测,清明期间,3月18日、19日、25日、26日,4月1日、2日、5日为现场祭扫人流高峰。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应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出行,服从工作人员引导,遵守防火安全和交通安全等管理规定,严防事故发生。

广大市民朋友们,推动殡葬改革,倡导文明祭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带头人。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5

辖区广大群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以各种方式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但传统的露天焚香烧纸方式,容易造成火灾,污染空气。为了进一步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向辖区广大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摒弃庸俗的祭奠方式

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镇村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

二、倡导环保祭祀,摒弃污染的祭奠方式

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树立文明意识、科学意识、公德意识,把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

三、倡导节俭祭祀,摒弃浪费的祭奠方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