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年龄小,需要受到保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护未成年活动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关于保护未成年活动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核心维系的基础人群,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特殊阶段,极易遭受各种危险和伤害。
近几年,这一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一直受到区委和区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
据此,我局对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措施
校园安全方面:发挥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一是我局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着手,制定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章程,严格检查落实,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兼职保安人员?人,设立治安保卫机构41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各个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公布共建警官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
各个学校制定了学生宿舍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教师值班制度,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夜间突发性疾病及安全管理问题。
我局修定完善了我区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学校安全应急处突长效机制和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安全值班预警机制,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强学校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中小学生人身安全。
二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为学生安全提供物质保障。
我区各校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资金,积极自筹资金,改善住宿条件,改建运动场所。
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关爱学生的保护意识以及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保护学生的自觉性。
同时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全力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
通过聘任法制副校长和开辟道德法治讲堂,对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开展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教育。
四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学校家庭联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区中小学举办家长学校41所,实现全覆盖。
家长学校把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教育经验作为主要内容,使家长明确自己的监护责任和扶养义务,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督促“五级责任人制”和师德师风“一岗双责”随事走制度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并落实。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与宣传。
引导教职员工自觉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规定。
三是实施“三查一公布一预警”师德监督检查机制。
坚持做好女学生保护、工作履职、师德“十条红线”等方面“夜巡”“巡检”和访查。
公布教体局和学校的师德监督电话和邮箱,设置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一评议一激励”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单位)按照自我评议、学生民主评议、教师相互评议、学校综合评议的步骤开展师德民主评议,建立教职工师德管理专档,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选优、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干部选拔等的必要条件。
五是创新师德建设工作载体,继续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和“团队凝聚力”五项精准团体辅导,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指数,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下一步打算
第一,健全完善自上而下的统一、高度、权威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
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职能部门的重视。
一方面要加强协调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来,共同参与、重视联动;另一方面,切实把未成年人工作做细做实,使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每一件事和案件都得到妥善处置。
努力达到党政主导、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家庭防范的有效联动和执行效果。
第二,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要以青少年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学党史、国史,知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