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教学目标】
1、通过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冬季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2、帮助学生了解最常见的冻伤部位、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以及判断冻伤的程度。
3、教授学生在野外发生冻伤时的急救措施,并介绍常用的药品。
【导入新课】
在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面对这样的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今天的课程将会给大家讲解冬季防冻知识。
【教学内容】
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最常发生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如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等处。这些部位血流较慢,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较低,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常常在-8℃以下,夜间行走容易发生冻伤。早晚温度也很低,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防冻。尤其是在严冬季节,更要加倍小心。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还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会流出黄水,皮肤自觉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上冻疮膏。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要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然后再包扎。如果伤口已经破溃,要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如姜糖水、感冒冲剂。如果感到疼痛,可以服用2片去痛片进行治疗。
(5)脱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可能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保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包裹,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保护伤处并保温。
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在急救冻伤时,如果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以将冻伤部位放在救护者怀中或腋下进行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将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于已经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六、常用药品
外用药品:冻疮膏(1支)、消毒棉垫(1包)、纱布(1袋)、绷带(1个)。
内服药品: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思考与实践】
寒流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注意在冰雪天保护好自己,避免冻伤的发生。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2
活动主题:
平安是福
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6日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__机电(4)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
近年来,学校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已干扰到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成为制约学校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维护学校校的长治久安,为学校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在校生大幅增长,社会化不断提升,给学校校园安全工作带来空前的挑战,学生自杀、公寓失火、宿舍盗窃、食物中毒、校园暴力等学校校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成为影响中职校园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近年来,学校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中职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倍受舆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活动目的: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中职生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轻信他人、财物保护观念差的现象,更要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通过开展以“平安是福”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活动流程:
一、班长宣读文件《关于开展学生宿舍安全演练的通知》
二、班主任举例
1.火灾事件
2.学生家长被骗事件
3.学生在寒假期间丧命事件
4.毕业生工作中事故等
5.交通事故
三、签名:
每位同学在倡议书上签字,珍惜生命,共创明天!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校园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希望大家能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3
活动内容:
1、安全小品表演,地震预防疏散演练。
2、学习贴近学生校内生活安全方面的儿歌——《安全歌》。
3、安全知识选择题竞答。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以“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编排有关红绿灯、煤气电使用常识的小品。
2、改编贴近学生实际的《安全歌》,收集有关交通、消防、校内外安全自护的知识作为选择竞答题内容。
活动过程:
一、明确主题
了解今年3月28日是第_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二、学儿歌,明安全
《安全歌》
同学们要记牢,安全事很重要。教室内不打闹,电线头你别靠。
走廊里勿追跑,不乱扔不吵闹。上下楼别拥挤,大让小懂礼貌。
集合时莫推挤,快静齐记心上。陌生人不要理,遇坏人报案去。
有火灾119,有盗情110。安全歌人人记,都平安大家乐。
利用喜闻乐见的儿歌引领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并逐句讲解,领悟后师领读并要求学生背诵。
三、延伸拓展
进行防溺水和预防春季传染病,手足口病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四、知识竞赛。
1、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①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
②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
③玩上下楼梯游戏。
2、如果你在学校里看见许多同学挤成一团,你应该怎么做?
①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②招呼同学去看热闹。
③情况危险,立刻报告老师。
3、下课了,下面的哪些游戏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①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跳绳、踢键子。
②在校园攀爬树木比谁爬的高。
4、打扫教室卫生时,下面哪些行为可能很危险?
①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
②用抹布擦桌凳。
5、遇到交通事故应该拨打的电话是:
①122
②114
③119
6、7岁的小丽在大街上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觉得她应该怎样做?
①找马路上的警察叔叔帮忙。
②跟一个自己称认识她妈妈的阿姨,一起去找父母。
7、小刚经常欺负小明,还不许小明告诉别人。小明该怎样做?
①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②找机会狠狠报复小刚。
8、在学校不允许带哪些东西?
①橡皮。
②剪刀、火柴、弹簧刀。
③文具盒。
9、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灯亮时,准许车辆和行人通行,()灯亮时,不准车辆和行人通行。
①红灯绿灯
②绿灯红灯
10、班内有个同学因生病在吃药,药片花花绿绿很好看,班上同学可不可以随便吃?
①可以
②不可以
五、小品表演
1、学生表演小品。
2、演后讨论。
通过课堂表演,在活动中巩固有关交通安全和家庭用电、煤气安全相关知识。
六、疏散演练
疏散安排:
1、疏散地点,宫内中央空地上。
2、疏散通道:出门沿南楼梯
3、疏散要求:教师发出指令后,先在教室原地双手抱头蹲在桌子下,然后在教师指挥下排队依次沿楼梯疏散到楼下安全地域。疏散过程中要快步,双手护头。
4、演练结束后在教师指挥下,原路一队回教室总结。
七、总结谈话:
今天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通过活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如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文明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遇坏人要拨打110,遇火灾拨打119电话,遇到意外伤害了要拨打120急救电话;药片不能随便服;遇到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要按照老师教给的逃生自护方法保护自己等安全知识……由于同学的积极参与,本次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大家!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看例子,说出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模拟说出防踩踏事件的自救。
教学过程:
一、校内安全教育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了解踩踏事件悲剧的发生
(一)、图片、例子回放
国外踩踏事件国内踩踏事件
(二)、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怎样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三、预防对策大家谈
(一)、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_,易发生踩踏。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二)、假设情境: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
(三)、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旁边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四)、掌握自救方法
教学顺口溜
人挤心别慌,摸墙贴边走。
不怕脚踩风,就怕手抓空。
扶稳抓稳后,接着向前走。
如果被挤倒,身体缩成球,
双手抱颈后,护好头颈胸。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冬季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2、帮助学生了解最常见的冻伤部位、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以及判断冻伤的程度。
3、教授学生在野外发生冻伤时的急救措施,并介绍常用的药品。
【导入新课】
在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面对这样的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今天的课程将会给大家讲解冬季防冻知识。
【教学内容】
一、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最常发生在身体的末端或表面,如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等处。这些部位血流较慢,经常暴露在外,局部温度较低,容易受到寒冷的伤害。
二、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常常在-8℃以下,夜间行走容易发生冻伤。早晚温度也很低,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防冻。尤其是在严冬季节,更要加倍小心。
三、判断冻伤的程度
1、一度冻伤:皮肤苍白、麻木,进而皮肤充血、水肿、发痒和疼痛。
2、二度冻伤:除皮肤红肿外,还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会流出黄水,皮肤自觉发热,疼痛较重。
3、三度冻伤:局部皮肤或肢体坏死,出现血性水疱,皮肤呈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
四、冻伤的野外救护措施
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上冻疮膏。
(2)二、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要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3)二度冻伤的水疱可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然后再包扎。如果伤口已经破溃,要按感染伤口处理。
(4)多喝热饮料,如姜糖水、感冒冲剂。如果感到疼痛,可以服用2片去痛片进行治疗。
(5)脱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6)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可能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7)确保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包裹,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保护伤处并保温。
五、冻伤急救注意事项
在急救冻伤时,如果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以将冻伤部位放在救护者怀中或腋下进行复温。注意,冻伤后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将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于已经复温的患处,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六、常用药品
外用药品:冻疮膏(1支)、消毒棉垫(1包)、纱布(1袋)、绷带(1个)。
内服药品:感冒冲剂、姜糖水、去痛片、安定。
【思考与实践】
寒流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注意在冰雪天保护好自己,避免冻伤的发生。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2
活动主题:
平安是福
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6日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