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通用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一、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施工人员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施工人员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事故,可造成轻伤、重伤,严重的能够造成死亡事故。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高处坠落事故可发生在脚手架工程、房建高空临边作业、杆塔上部作业、电力接触网放线(调整)作业、高墩大跨及架梁施工、深基坑顶边作业、高处路基(路堑)边坡施工、高处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上下爬梯活动等,多发生在施工现场作业面及其下方坠落半径以内。

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险程度

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在冬、雨季,因作业面较滑,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在高空设施上,如果安全防护设施偏移原有位置,构件断裂或失效,同时伴有金属开裂及碰撞声音,一般情况下是出现上面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征兆。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⑴组长职责:负责实施本工程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组织现场自救;

⑵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⑶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特点,迅速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⑷安全员职责: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现场取证工作,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⑸材料员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⑹财务人员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所需资金的落实与保障;

⑺施工员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⑻专业工班长职责:发挥各自工种特长,在应急自救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参与救援,同时要正确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⑼综合办公室职责:在专业医疗救助未到达前,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和伤员护送转移。

三、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⑴事故现场目击者迅速报告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由小组长下达命令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⑵组长迅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积极投入抢险自救,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情况。

⑶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判断响应等级,应急自救小组积极组织抢救,待抢救完毕后,将处理结果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若项目部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立即上报公司,请求启动上级应急预案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①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②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在抢救伤员的同时,派抢险队伍对造成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作业平台进行检查,对有缺陷和存在隐患的立即进行加固,确保安全稳定可靠,防止坍塌和人员再次坠落。

(三)事故报警联络方式、报告内容及要求

1.报警联络方式: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重大伤亡和淹溺的,拨打“120”,同时与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取得联系。

2.事故报告内容及要求:

①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址、联系人电话、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包括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等;

②事故报告人员,在事发现场通往外部交通道路有明显标志处迎候外部救援单位的到来。

四、注意事项

1.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抢险救援前,在高空坠落半径之内人员应正确配戴好安全帽;高空抢救人员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防止操作碰撞,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所使用的救援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随身携带的工器具必须用绳索等系挂在身上,防止掉落伤人。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确保自身安全后,方可参与救援;针对人员受伤部位、伤势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救援措施,严禁盲目搬运背扛以及不恰当的急救措施。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⑴受伤人员没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尽量保存自身体力等待救援,在救援人员到来时,尽最大能力进行呼救;

⑵当受伤人员伤势不严重,且有能力摆脱被困环境时,应尽快逃离危险境地,并查看周围有无被困人员,同时向救援人员呼救。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⑴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决不能因怕扩大事故影响,对不能组织抢险自救的,强行组织自救,而不向外部请求救援。

⑵高处坠落事故,除营救人员在其坠落半径内进行必要的抢救外,其他人员应防护在坠落半径之外,并派人警戒。

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⑴应急救援结束后,立即查看事故现场是否还有不安全因素,是否还有被困人员,并采取妥善防范及急救措施;

⑵抢险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的应急预案更加适用。

7.其他注意事项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对外信息发布时,必须经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的专人负责,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接受采访,发布信息,更不能夸大事实。

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

一、事故接报处置

1.任何人在接到高处坠落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并详细描述事故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现场状况等信息。

2.应急指挥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二、现场人员救治

1.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等。

2.救援队伍应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确保伤员的生命安全。

三、现场安全保障

1.救援队伍应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在二次坠落等危险因素。

2.在救援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戒线、搭建临时防护设施等,确保救援人员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四、现场物资调拨

1.根据救援需要,应急指挥中心应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调拨所需的救援物资,如担架、急救药品、照明设备等。

2.对于特殊救援物资,如专业救援设备等,应与专业救援队伍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信息报告与通报

1.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需要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在救援过程中,应定期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救援进展情况,以便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事后处置与反思

1.事故救援结束后,应进行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确保现场安全。

2.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应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

一、保护现场

1.发现高处坠落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并立即向管理层报告。

2.封闭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3.保持现场原状,等待专业人员到来,以便进行事故调查。

二、紧急救援

1.启动紧急救援程序,通知相关救援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2.根据伤者情况,采取合适的救援方式,如止血、心肺复苏等。

3.如有必要,应立即联系120或999等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

三、医疗救治

1.迅速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告知医生伤者的受伤情况和现场情况。

2.在等待医疗人员到来或送往医院过程中,应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

3.对于骨折或头部受伤的伤者,应特别注意搬运方式,避免加重伤情。

四、事故调查

1.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2.分析事故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五、安全疏散

1.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3.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安全。

六、现场清理

1.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现场清理工作。

2.清理现场杂物、废弃物等,保持现场整洁。

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2)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3)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最致命的,多发的事故就是高处坠落,易造成坠落人员身体的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死亡。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1)建筑施工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区域、地点有: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通道口),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其他没有防护临边,脚手架的拆装,塔吊的安装与拆御等。

(2)没有经过检查的搭建物,玻璃棚天窗、凉棚石棉瓦屋面,屋檐口等处。

(3)高大设备的操作台,深沟坑(-2米)作业边,高处管道抢修、检修等。

(4)利用梯子的登高作业。

(5)玻璃幕墙的安装、清洁、墙体粉扫等。

2、应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工作组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事故车间负责人任组长,班长任副组长。事故所在部位当班员工为成员的现场应急处置体系。如人手不足,由组长或副组长向其他班组调配人员。

2.2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2.1组长职责: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全面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专业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同援助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处置好事故;

2.2.3工作组成员职责:在发生事故时将情况及时汇报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做好先期急救处置工作。接受指令;采取应急处置方案中的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3.1.1作业场所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向班长或车间负责人报告相关信息。车间负责人得知伤亡事故信息后,立即进行核实,然后针对伤亡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立即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和人员急救行动,并将事态发展及时向公司指挥部报告。

3.1.2信息报告与通知

1)最早发现伤亡事故者或被伤害者本人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并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或当班班长。

2)现场负责人或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后,成立现场应急小组,迅速通知,下达应急救援指令,并报公司应急总指挥部。

3)根据受伤的程度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

4)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进行排险和控险。防止伤亡事故再次发生。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一般伤口的处置措施

1)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先用双氧水将创口的污物进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无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时可用瓶装水冲洗伤口污物),伤口清洗干净后用砂布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层砂布加压包扎止血,然后立即送往医务室进行进一步救治。

2)对出血较严重的伤员,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以判断伤员是否进入休克状态。

3.2.2骨折伤亡的处置措施

1)对清醒伤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

2)观察伤员的体位情况:所有骨折伤员都有受伤体位异常的表现,这是典型的骨折症状。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对清醒者要详细查问伤者的感觉情况,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在检查时,切忌让患者坐起或使其身体扭曲,也不能让伤员做身体各个方向的活动。以免骨折移位及脱位加剧,引起或加重骨髓及脊神经损伤,甚至造成截瘫。

3)对于脊椎骨折的伤员,应刺激受伤部位以下的皮肤(例如腰椎受伤,刺激其胸部和上下腹部及腿脚皮肤作比较鉴别),观察伤员的反应以确定有无脊髓受压、受损害。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搬运时要均匀用力抬起夹板或硬纸皮将伤者平卧位放在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或导致死亡。

4)对有脊椎骨折移位导致出现脊髓受压症状的伤员,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5)对有手足大骨骨折的伤员,不要盲目搬动,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竹棍甚至钢筋条)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或送至医务室接受救治。

6)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切勿强行将骨折断端按压进皮肤下面,只能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

4.2.3颅脑损伤的处置措施

1)颅骨损伤如导致颅内高压的症状有:昏迷、呕吐(呈喷射状呕吐)、脉搏或呼吸紊乱、瞳孔放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等。

2)颅底骨折或颞骨骨折的伤员不一定有昏迷、呕吐症状,但有脉搏或呼吸紊乱、瞳孔放大或缩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无色的液体流出,伴颅内出血者可见血性液体流出。

3)颅脑损伤的病员有昏迷者,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

4)对于有颅骨凹陷性骨折的伤员,创伤处应用消毒的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即呼叫医务人员送往托克托县医院进行救治。

5)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6)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

3.2.4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受害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通用5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一、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施工人员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施工人员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事故,可造成轻伤、重伤,严重的能够造成死亡事故。

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高处坠落事故可发生在脚手架工程、房建高空临边作业、杆塔上部作业、电力接触网放线(调整)作业、高墩大跨及架梁施工、深基坑顶边作业、高处路基(路堑)边坡施工、高处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上下爬梯活动等,多发生在施工现场作业面及其下方坠落半径以内。

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险程度

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生在冬、雨季,因作业面较滑,作业人员操作不灵活,容易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在高空设施上,如果安全防护设施偏移原有位置,构件断裂或失效,同时伴有金属开裂及碰撞声音,一般情况下是出现上面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征兆。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⑴组长职责:负责实施本工程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时组织现场自救;

⑵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⑶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特点,迅速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⑷安全员职责: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现场取证工作,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⑸材料员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

⑹财务人员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所需资金的落实与保障;

⑺施工员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⑻专业工班长职责:发挥各自工种特长,在应急自救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参与救援,同时要正确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⑼综合办公室职责:在专业医疗救助未到达前,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和伤员护送转移。

三、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⑴事故现场目击者迅速报告应急自救小组组长,由小组长下达命令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⑵组长迅速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灾情发生后5分钟内,积极投入抢险自救,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情况。

⑶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判断响应等级,应急自救小组积极组织抢救,待抢救完毕后,将处理结果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若项目部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立即上报公司,请求启动上级应急预案。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高处坠落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