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需要做好防控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精选1
一、规范疫情防控措施
1.顾客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后进入餐饮场所,坐下饮食最后一刻才能脱口罩,饮食完成后立即戴口罩,离开座位必须戴口罩。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前出现有发热、干咳、打喷嚏等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餐饮场所,一旦发现应立即登记造册并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告,并提醒其及时就诊。
2.开放堂食和包厢服务的餐饮单位必须配备体温枪、口罩和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3.控制就餐容量。餐厅就座容量不超过平时的50%,视餐桌构形安排,顾客隔位或错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少于1米,每桌至少实名登记一名顾客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4.每桌每批次顾客尽量缩短用餐时间,每批顾客用餐后立即对桌椅进行酒精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5分钟。
5.供餐尽可能实行分餐制,或提供双筷位勺、公筷公勺餐具。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6.餐饮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门店店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直接责任人。
7.全体餐饮从业人员必须填报健康信息和旅居情况(通过“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查询),上岗期间必须落实晨检和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并建立从业人员有关信息台账,严禁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餐饮从业人员上岗。
8.要加强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管理,专库储存,专人管理、专人消洗。
三、强化营业场所防控管理
9.餐饮服务单位首次恢复堂食营业,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
10.要在醒目位置对本单位的防控措施和顾客用餐进行书面提示。
11.必须每天对就餐场地、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等场所设施进行消毒保洁。
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2.营业前,必须对备存的所有食材进行全方位清理,严禁使用过期和变质食品。
13.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验收及台账登记工作,不得采购无来源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14.全面禁止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禁餐饮场所圈养、宰杀、销售活禽。
15.严格餐具消毒措施,鼓励实行打包盒外卖形式营业,切实做好不接触送餐。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证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完好、密闭和整洁,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五、实行承诺告知制度
16.优化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流程,实行承诺告知制,符合开工条件的单位根据本通告自行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告知市场监管部门。
17.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上门督导和帮扶,不得以审批、备案、验收等方式延缓企业复工复产。
六、严禁大型聚餐活动
18.疫情解除前禁止接待任何形式的婚宴、喜宴、会议、庆典等大型聚餐。
七、强化监督管理责任
19.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商务部门餐饮行业管理、卫生健康部门传染病监督管理、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对防控措施不到位或者未实行承诺告知的餐饮单位要督促整改、依法处理。对整改不到位,且不听劝阻的从严查处,勒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精选2
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防疫站有关规定,特制订餐厅餐具、工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餐厅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者药物(TC101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严格执行——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各组长负责,保管按照餐厅办公室制定的表格逐项进行登记。
三、各组组长对餐、工、用具进行消毒时,餐、工、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用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药物采用TC101等含氯消毒剂时要按使用方法兑制消毒水,餐用具至少浸泡15分钟,以达到消毒效果。
四、洗刷餐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消毒员要对其进行监督。餐、工、用具消毒后,组长要在登记表上签字。
九、每月完后,餐厅保管和餐厅经理要在当月餐厅餐、工、用具登记表上签字,然后交餐厅存档备案。
十、如出现餐、工、用具消毒不当引起的卫生事故,要追究责任人和签字人的责任。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需要做好防控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精选1
一、规范疫情防控措施
1.顾客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后进入餐饮场所,坐下饮食最后一刻才能脱口罩,饮食完成后立即戴口罩,离开座位必须戴口罩。顾客进入餐饮场所前出现有发热、干咳、打喷嚏等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餐饮场所,一旦发现应立即登记造册并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告,并提醒其及时就诊。
2.开放堂食和包厢服务的餐饮单位必须配备体温枪、口罩和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3.控制就餐容量。餐厅就座容量不超过平时的50%,视餐桌构形安排,顾客隔位或错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少于1米,每桌至少实名登记一名顾客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4.每桌每批次顾客尽量缩短用餐时间,每批顾客用餐后立即对桌椅进行酒精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5分钟。
5.供餐尽可能实行分餐制,或提供双筷位勺、公筷公勺餐具。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6.餐饮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门店店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直接责任人。
7.全体餐饮从业人员必须填报健康信息和旅居情况(通过“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查询),上岗期间必须落实晨检和体温监测,全程佩戴口罩,并建立从业人员有关信息台账,严禁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餐饮从业人员上岗。
8.要加强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管理,专库储存,专人管理、专人消洗。
三、强化营业场所防控管理
9.餐饮服务单位首次恢复堂食营业,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
10.要在醒目位置对本单位的防控措施和顾客用餐进行书面提示。
11.必须每天对就餐场地、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等场所设施进行消毒保洁。
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12.营业前,必须对备存的所有食材进行全方位清理,严禁使用过期和变质食品。
13.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验收及台账登记工作,不得采购无来源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14.全面禁止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严禁餐饮场所圈养、宰杀、销售活禽。
15.严格餐具消毒措施,鼓励实行打包盒外卖形式营业,切实做好不接触送餐。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证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完好、密闭和整洁,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五、实行承诺告知制度
16.优化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流程,实行承诺告知制,符合开工条件的单位根据本通告自行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告知市场监管部门。
17.商务、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上门督导和帮扶,不得以审批、备案、验收等方式延缓企业复工复产。
六、严禁大型聚餐活动
18.疫情解除前禁止接待任何形式的婚宴、喜宴、会议、庆典等大型聚餐。
七、强化监督管理责任
19.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商务部门餐饮行业管理、卫生健康部门传染病监督管理、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对防控措施不到位或者未实行承诺告知的餐饮单位要督促整改、依法处理。对整改不到位,且不听劝阻的从严查处,勒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022疫情期间餐厅消毒方案精选2
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防疫站有关规定,特制订餐厅餐具、工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餐厅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者药物(TC101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严格执行——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各组长负责,保管按照餐厅办公室制定的表格逐项进行登记。
三、各组组长对餐、工、用具进行消毒时,餐、工、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用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药物采用TC101等含氯消毒剂时要按使用方法兑制消毒水,餐用具至少浸泡15分钟,以达到消毒效果。
四、洗刷餐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消毒员要对其进行监督。餐、工、用具消毒后,组长要在登记表上签字。
九、每月完后,餐厅保管和餐厅经理要在当月餐厅餐、工、用具登记表上签字,然后交餐厅存档备案。
十、如出现餐、工、用具消毒不当引起的卫生事故,要追究责任人和签字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