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将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其中可能会涉及违建,尤其是拆除承重墙,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这一现象是杜绝存在的,下面小编整理了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范文,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篇1
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统⼀部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违建”创建为核⼼、以“有违必拆”的决⼼强势推进“三改⼀拆”⾏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态环境,也有⼒地促进了民⽣改善,推动了转型升级。
⼀、上半年全市“三改⼀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6⽉底,全市今年“三改”开⼯⾯积751.18万平⽅⽶,其中旧住宅区改造199.8万平⽅⽶、旧⼚区改造331.6万平⽅⽶、城中村改造219.78万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36.74万平⽅⽶,其中拆除违建猪舍664.26万平⽅⽶,完成上半年市下达任务。我市拆违量居全省第3。通过“三改⼀拆”⾏动拆出⼟地⾯积1144.38万平⽅⽶,其中复垦复绿473.2万平⽅⽶,启动改建22.19万平⽅⽶。“⽆违建”县(市、区)、“⽆违建”⽰范镇(街道)、村(社区)、河道、道路等试点创建⼯作有序推进。
⼆、主要⼯作举措
1、⽰范引路,全⾯推进“⽆违建”创建⼯作。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必改、应创真创”的⽅针,全⼒开展“⽆违建”创建⼯作,⼤⼒助推“五⽔共治”和⽣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在全市61个镇(街道)提出争创“⽆违建镇(街道)”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功能区)各确定⼀个镇(街道)、1个村(社区)为创建⽰范点,并要求各县(市、区)分别确定1条主要道路、1条市级河道开展“⽆违建道路”、“⽆违建河道”创建试点,做到试点先⾏、典型引路,确保完成我市全年创“⽆违建县(市、区)”保⼆争三的⽬标要求。
2、政策护航,加强“⽆违建”创建规范性⽂件制定。
年初,市“三改⼀拆”办起草印发了《嘉兴市“⽆违建镇(街道)”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及相关考核办法,各县(市、区)也相继开展了“⽆违建”创建的⼯作部署和政策制订⼯作。制定出台“⽆违建镇(街道)”创建实施⽅案及其考核办法。明确了“⽆违建”创建⼯作的总体⽬标、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和⼯作要求。制定《“⽆违建”⽰范道路、河道创建标准》;印发了《关于明确“⽆违建”创建违法建筑处置若⼲问题的通知》,有⼒地引导了全市“⽆违建”创建⼯作的⼀体化协同推进。各县市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件或实施细则,使全市“⽆违建”创建⼯作做到规范有序。
3、⾏动破题,完成“截污清源”拆违百⽇攻坚任务。
2⽉份全市“三改⼀拆”暨“⽆违建县(市、区)”创建动员⼯作视频会议后,全市以“⽆违建”创建为抓⼿,围绕“清三河”、春季⽔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动,在全市重点部署开展了“截污清源”拆违百⽇攻坚⾏动。截⽌6⽉底,全市共拆除违建猪舍达664.26万平⽅⽶,超额完成上半年拆除违建猪舍602.2万平⽅⽶的阶段性⽬标任务,以拆除违建猪舍倒逼⽣猪养殖业减量提质绩效明显。突出国省道边、城镇主⼲道边、主要河道边可视范围内的存量违法建筑拆除重点,使“三边”环境得到美化,形象得到提升,空⽓质量和⽔体质量获得改善。
4、机制保障,省市县三级联动督查助⼒“三改⼀拆”。
⼀是借省“三改⼀拆”督查组对我市各县(市、区)的督查之⼒,强势推进各地“三改⼀拆”和“⽆违建”创建⼯作,做到督查有意见,整改有落实。
⼆是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重点检查“三改⼀拆”、“五⽔共治”、养殖业转型发展等中⼼⼯作开展情况。
三是不定期组织⼈员赴县(市、区)、“⽆违建”⽰范镇(街道)、村(社区)、道路、河道进⾏明察暗访,及时反馈整改意见。针对全市⾯上的共性问题,结合全省“三改⼀拆”“回头看”⼯作要求,重点围绕“⼋个看”、“⼋个不”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并及时跟进督促落实情况。
四是继续实⾏进度公告制度,每周在《嘉兴⽇报》公布各县(市、区)“三改⼀拆”⼯作进度,促进形成⿎励先进、鞭策后进、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五是指导督促有关县市区按时完成省督查组赴县市区督查意见和浙江卫视《今⽇聚焦》等省、市媒体曝光的“三改⼀拆”典型案例的整改落实。协调市级媒体积极参与全市“三改⼀拆”和“⽆违建”创建⼯作,从正反两⽅⾯典型进⾏剖析报道,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新闻的⼒量助推“⽆违建”创建⼯作开展。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的“三改⼀拆”特别是“⽆违建”创建⼯作,迈出了⾜有成效的⼀步。全市上下党委、政府⾼度重视,⼈⼤、政协监督关⼼,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党员⼲部团结拼搏。
但在充分肯定前期⼯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三改⼀拆”、“⽆违建”创建⼯作已进⼊关键期、深⽔区,推进难度在不断加⼤,主要反映为:
⼀是部分县(市、区)重创建申报轻创建⼯作落实,存有消极观望⼼态,少数县市区创建计划与⼯作部署没有落到实处。
⼆是有的基层⼲部把“五⽔共治”与“三改⼀拆”分割开来,认为今年⾯上重点已转向“五⽔共治”,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根⼦在岸上,“五⽔共治”须改拆先⾏,导致“三改⼀拆”⾏动⼒度有所减弱。
三是违法建筑中的⽼⼤难问题和难啃的硬⾻头还没有被清理,随着“三改⼀拆”⾏动推进难度继续加⼤,部分⼲部有厌战、畏难情绪和松劲、观望现象。
四是有的地⽅掌握抓全局、抓重点的平衡性还不够,⾯上拆违改造与点上违建猪舍拆除不同步,普遍较重视涉农违建拆除,但对⾮农违建拆除⼒度不够。集镇周边农户简易房搭建出租、⼯业园区企业⼚区红线内违建彩钢棚等情况⽐较普遍,有的区域还⽐较严重。
三、下阶段主要⼯作打算
1、以联动推进为抓⼿,进⼀步加强创建⼯作机制建设。
全⾯建⽴“五⽔共治”、“三改⼀拆”、养殖业转型发展、“⽂明城市”复检等重点项⽬统筹推进机制,继续保持全市共推“三改⼀拆”的良好势头。将“三改⼀拆”⾏动纳⼊县(市、区)“双推”督查考评,营造⽐学赶超的⾏动氛围。推进机关部门(单位)和党员⼲部“零违建”报告制,清理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及党员⼲部家庭的违建设施。积极协调电⼒等部门,努⼒促进违建业主⾃主拆违倒逼机制建设。
2、以长效管理为⽬标,积极协调市、县抓紧出台违建认定与处置办法。
“违建认定与处置办法”是“⽆违建”创建的“基本法”,牵⼀发⽽动全⾝,必须尽早出台。我们将积极协调《嘉兴市违法建筑认定和处置办法(试⾏)》尽快上会。指导督促县(市、区)加快相关规定制定出台步伐,使拆违分类处置有章可循,谨防⾛偏,也有利于基层克服消极观望情绪,也有利于各地从源头管控新违,防⽌反弹。
3、以“拔钉清障”为载体,再掀拆违百⽇攻坚⾏动新⾼潮。
下半年将组织开展“拔钉清障”拆违百⽇攻坚⾏动,再掀拆违新⾼潮,有序引导违建拆除重⼼由涉农领域转向⾮农领域,重点突出集镇区、城郊结合部、⼯业园区等区域疑难户、困难户、钉⼦户违法建筑拆除⼯作,使“⽆违建”创建⾏动⼒度不减、声势不降,精神不散,为全市完成年度任务和年底省级验收夯实基础。
4、以暗访抽查为⼿段,建⽴常态化“⽆违建”创建推进模式。
为使“⽆违建”创建⼯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创建过程可控,结果可信,⽰范可依,下⼀步市“三改⼀拆”办将在对⽰范镇(街道)暗访、抽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组织对各县市区⽰范镇以外城关镇、重点镇“⽆违建”创建督查⼯作。同时,积极与市“三项重点⼯作”督查组建⽴督查信息互通互促机制,使各⽅⾯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落实。
5、以“三⽆⼀稳”为标准,启动“⽆违建”⽰范镇(街道)验收和“⽆违建县(市、区)”考核准备⼯作。
⽰范镇(街道)既是各县市区“⽆违建”创建的⽰范展⽰,也是“⽆违建”创建的基础。督促县市区对各⾃⽰范镇(街道)进⾏预验收,通过验收倒逼督促拆违进度和质量。考虑到全市⾯上实际进展情况,正式验收拟安排在8⽉份进⾏。以⽰范镇(街道)验收为载体将全市“⽆违建”县市区创建引向纵深。近期,先⾏组织“⽆违建”创建现场会,以现场会形式进⼀步统⼀各县(市、区)对这项⼯作的认识和步调,推动标准出台、机制建⽴、进度加快。
6、以典型案例为引导,进⼀步加强“⽆违建”创建宣传舆论氛围。
市“三改⼀拆”办将坚持把舆论宣传作为“三改⼀拆”的“第⼆战场”,聚焦⼯作现场,进⼀步做好各项宣传⼯作,充分调动包括⼈⼤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各⽅⾯⼒量,从正反两⽅⾯加强典型案例剖析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全社会都了解、理解“三改⼀拆”、“⽆违建”创建⼯作的⽬的、意义和⼯作必要性、紧迫性,真正形成“有违必拆、有乱必治”的长效管理态势。
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篇2
自“无违建镇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浬浦镇按照省、绍兴、诸暨三级精神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责任,举全镇之力,深入推进“无违建镇、村”创建工作,通过6个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概况
很多人会将自己的房子进行改造,其中可能会涉及违建,尤其是拆除承重墙,有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这一现象是杜绝存在的,下面小编整理了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范文,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篇1
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统⼀部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违建”创建为核⼼、以“有违必拆”的决⼼强势推进“三改⼀拆”⾏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态环境,也有⼒地促进了民⽣改善,推动了转型升级。
⼀、上半年全市“三改⼀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6⽉底,全市今年“三改”开⼯⾯积751.18万平⽅⽶,其中旧住宅区改造199.8万平⽅⽶、旧⼚区改造331.6万平⽅⽶、城中村改造219.78万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136.74万平⽅⽶,其中拆除违建猪舍664.26万平⽅⽶,完成上半年市下达任务。我市拆违量居全省第3。通过“三改⼀拆”⾏动拆出⼟地⾯积1144.38万平⽅⽶,其中复垦复绿473.2万平⽅⽶,启动改建22.19万平⽅⽶。“⽆违建”县(市、区)、“⽆违建”⽰范镇(街道)、村(社区)、河道、道路等试点创建⼯作有序推进。
⼆、主要⼯作举措
1、⽰范引路,全⾯推进“⽆违建”创建⼯作。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必改、应创真创”的⽅针,全⼒开展“⽆违建”创建⼯作,⼤⼒助推“五⽔共治”和⽣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在全市61个镇(街道)提出争创“⽆违建镇(街道)”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功能区)各确定⼀个镇(街道)、1个村(社区)为创建⽰范点,并要求各县(市、区)分别确定1条主要道路、1条市级河道开展“⽆违建道路”、“⽆违建河道”创建试点,做到试点先⾏、典型引路,确保完成我市全年创“⽆违建县(市、区)”保⼆争三的⽬标要求。
2、政策护航,加强“⽆违建”创建规范性⽂件制定。
年初,市“三改⼀拆”办起草印发了《嘉兴市“⽆违建镇(街道)”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及相关考核办法,各县(市、区)也相继开展了“⽆违建”创建的⼯作部署和政策制订⼯作。制定出台“⽆违建镇(街道)”创建实施⽅案及其考核办法。明确了“⽆违建”创建⼯作的总体⽬标、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和⼯作要求。制定《“⽆违建”⽰范道路、河道创建标准》;印发了《关于明确“⽆违建”创建违法建筑处置若⼲问题的通知》,有⼒地引导了全市“⽆违建”创建⼯作的⼀体化协同推进。各县市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件或实施细则,使全市“⽆违建”创建⼯作做到规范有序。
3、⾏动破题,完成“截污清源”拆违百⽇攻坚任务。
2⽉份全市“三改⼀拆”暨“⽆违建县(市、区)”创建动员⼯作视频会议后,全市以“⽆违建”创建为抓⼿,围绕“清三河”、春季⽔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动,在全市重点部署开展了“截污清源”拆违百⽇攻坚⾏动。截⽌6⽉底,全市共拆除违建猪舍达664.26万平⽅⽶,超额完成上半年拆除违建猪舍602.2万平⽅⽶的阶段性⽬标任务,以拆除违建猪舍倒逼⽣猪养殖业减量提质绩效明显。突出国省道边、城镇主⼲道边、主要河道边可视范围内的存量违法建筑拆除重点,使“三边”环境得到美化,形象得到提升,空⽓质量和⽔体质量获得改善。
4、机制保障,省市县三级联动督查助⼒“三改⼀拆”。
⼀是借省“三改⼀拆”督查组对我市各县(市、区)的督查之⼒,强势推进各地“三改⼀拆”和“⽆违建”创建⼯作,做到督查有意见,整改有落实。
⼆是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分赴各县(市、区)重点检查“三改⼀拆”、“五⽔共治”、养殖业转型发展等中⼼⼯作开展情况。
三是不定期组织⼈员赴县(市、区)、“⽆违建”⽰范镇(街道)、村(社区)、道路、河道进⾏明察暗访,及时反馈整改意见。针对全市⾯上的共性问题,结合全省“三改⼀拆”“回头看”⼯作要求,重点围绕“⼋个看”、“⼋个不”提出整改落实意见,并及时跟进督促落实情况。
四是继续实⾏进度公告制度,每周在《嘉兴⽇报》公布各县(市、区)“三改⼀拆”⼯作进度,促进形成⿎励先进、鞭策后进、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五是指导督促有关县市区按时完成省督查组赴县市区督查意见和浙江卫视《今⽇聚焦》等省、市媒体曝光的“三改⼀拆”典型案例的整改落实。协调市级媒体积极参与全市“三改⼀拆”和“⽆违建”创建⼯作,从正反两⽅⾯典型进⾏剖析报道,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以新闻的⼒量助推“⽆违建”创建⼯作开展。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的“三改⼀拆”特别是“⽆违建”创建⼯作,迈出了⾜有成效的⼀步。全市上下党委、政府⾼度重视,⼈⼤、政协监督关⼼,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党员⼲部团结拼搏。
但在充分肯定前期⼯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三改⼀拆”、“⽆违建”创建⼯作已进⼊关键期、深⽔区,推进难度在不断加⼤,主要反映为:
⼀是部分县(市、区)重创建申报轻创建⼯作落实,存有消极观望⼼态,少数县市区创建计划与⼯作部署没有落到实处。
⼆是有的基层⼲部把“五⽔共治”与“三改⼀拆”分割开来,认为今年⾯上重点已转向“五⽔共治”,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根⼦在岸上,“五⽔共治”须改拆先⾏,导致“三改⼀拆”⾏动⼒度有所减弱。
三是违法建筑中的⽼⼤难问题和难啃的硬⾻头还没有被清理,随着“三改⼀拆”⾏动推进难度继续加⼤,部分⼲部有厌战、畏难情绪和松劲、观望现象。
四是有的地⽅掌握抓全局、抓重点的平衡性还不够,⾯上拆违改造与点上违建猪舍拆除不同步,普遍较重视涉农违建拆除,但对⾮农违建拆除⼒度不够。集镇周边农户简易房搭建出租、⼯业园区企业⼚区红线内违建彩钢棚等情况⽐较普遍,有的区域还⽐较严重。
三、下阶段主要⼯作打算
1、以联动推进为抓⼿,进⼀步加强创建⼯作机制建设。
全⾯建⽴“五⽔共治”、“三改⼀拆”、养殖业转型发展、“⽂明城市”复检等重点项⽬统筹推进机制,继续保持全市共推“三改⼀拆”的良好势头。将“三改⼀拆”⾏动纳⼊县(市、区)“双推”督查考评,营造⽐学赶超的⾏动氛围。推进机关部门(单位)和党员⼲部“零违建”报告制,清理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及党员⼲部家庭的违建设施。积极协调电⼒等部门,努⼒促进违建业主⾃主拆违倒逼机制建设。
2、以长效管理为⽬标,积极协调市、县抓紧出台违建认定与处置办法。
“违建认定与处置办法”是“⽆违建”创建的“基本法”,牵⼀发⽽动全⾝,必须尽早出台。我们将积极协调《嘉兴市违法建筑认定和处置办法(试⾏)》尽快上会。指导督促县(市、区)加快相关规定制定出台步伐,使拆违分类处置有章可循,谨防⾛偏,也有利于基层克服消极观望情绪,也有利于各地从源头管控新违,防⽌反弹。
3、以“拔钉清障”为载体,再掀拆违百⽇攻坚⾏动新⾼潮。
下半年将组织开展“拔钉清障”拆违百⽇攻坚⾏动,再掀拆违新⾼潮,有序引导违建拆除重⼼由涉农领域转向⾮农领域,重点突出集镇区、城郊结合部、⼯业园区等区域疑难户、困难户、钉⼦户违法建筑拆除⼯作,使“⽆违建”创建⾏动⼒度不减、声势不降,精神不散,为全市完成年度任务和年底省级验收夯实基础。
4、以暗访抽查为⼿段,建⽴常态化“⽆违建”创建推进模式。
为使“⽆违建”创建⼯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创建过程可控,结果可信,⽰范可依,下⼀步市“三改⼀拆”办将在对⽰范镇(街道)暗访、抽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组织对各县市区⽰范镇以外城关镇、重点镇“⽆违建”创建督查⼯作。同时,积极与市“三项重点⼯作”督查组建⽴督查信息互通互促机制,使各⽅⾯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落实。
5、以“三⽆⼀稳”为标准,启动“⽆违建”⽰范镇(街道)验收和“⽆违建县(市、区)”考核准备⼯作。
⽰范镇(街道)既是各县市区“⽆违建”创建的⽰范展⽰,也是“⽆违建”创建的基础。督促县市区对各⾃⽰范镇(街道)进⾏预验收,通过验收倒逼督促拆违进度和质量。考虑到全市⾯上实际进展情况,正式验收拟安排在8⽉份进⾏。以⽰范镇(街道)验收为载体将全市“⽆违建”县市区创建引向纵深。近期,先⾏组织“⽆违建”创建现场会,以现场会形式进⼀步统⼀各县(市、区)对这项⼯作的认识和步调,推动标准出台、机制建⽴、进度加快。
6、以典型案例为引导,进⼀步加强“⽆违建”创建宣传舆论氛围。
市“三改⼀拆”办将坚持把舆论宣传作为“三改⼀拆”的“第⼆战场”,聚焦⼯作现场,进⼀步做好各项宣传⼯作,充分调动包括⼈⼤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各⽅⾯⼒量,从正反两⽅⾯加强典型案例剖析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使全社会都了解、理解“三改⼀拆”、“⽆违建”创建⼯作的⽬的、意义和⼯作必要性、紧迫性,真正形成“有违必拆、有乱必治”的长效管理态势。
无违建社区创建工作汇报篇2
自“无违建镇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浬浦镇按照省、绍兴、诸暨三级精神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责任,举全镇之力,深入推进“无违建镇、村”创建工作,通过6个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