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医院预防甲流措施和应急预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3医院预防甲流措施和应急预案精选1

第一章概述

一、目的和依据:

根据当前我区部分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为了及时、科学、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我院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认真做好监测、预检分诊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就诊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维护医院正常的就医秩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假设事件,检验我院相关部门在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突发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检查甲流防控工作是否合理、完善,并进行有效的改进。

二、演练作用:

1、检验我院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诊断、报告、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情况;

2、检验我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及各相关科室之间1的协调配合能力;3、检验各相关科室人员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救援效果,并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促进公众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

三、演练地点:某科室四、演练时间:

二〇一二年xx月五、模拟疫情:

某科室发生一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

六、应急演练组织:

某医院xxx七、参加演练科室及个人:

院办、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感染管理科、门诊部、综合医疗室、后勤、宣传科、工会……。

八、演练观摩科室:

…。

九、其他

第二章演练组织及职责

一、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技术专家组,对遇到的甲型H1N1流感处置进行指导。

1.医疗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负责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

2.疫情报告管理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疫情核实、报告。

3.医技组:

(1)设备药品保障组:

组长:

5 9、10分钟后,由院长召开院内专家会议.由接诊医生汇报病人病史.专家结合病人病史、胸片和血常规化验结果进行讨论.最后根据甲流诊断标准,初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

医院立即通过网络和电话向乌鲁木齐市及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例。

10、救护车司机在楼外待命.等待命令。

11、必要时把采集的病人标本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12、各病区及门诊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的监测做好登记。

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3、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对病人留观楼层进行封闭处理。

14、各科室做好科室内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外环境.

15、利用LED显示屏、HIS系统、手机短信等,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16、甲流病人待过的房间要进行彻底卫生扫除和消毒,重点是放射科、导医台、发热门诊等,并随时保持通风状态.

二、演练结束

各参演科室和观摩人员在医院会议室集中,听取领导小组评估意见反馈和总结。

2023医院预防甲流措施和应急预案精选2

一、背景

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可在多年龄组人群引起感染造成暴发流行,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和呼吸道进入体内。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

(三)广泛宣传,措施得力。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__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由乡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任组长,乡派出所长、乡党政办主任、乡卫生院长、乡中学校长、乡中心小学校长、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卫生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1、各村委会。

负责本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加强对广大农民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协助村卫生所和防疫员做好本村登记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

2、乡卫生院。

负责全乡疫情监测和疫情处理;加强对乡、村防疫员和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门诊医师诊疗水平,发挥疫情监测的前哨作用,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向乡人民政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和县卫生局报告,并将患者转到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负责填写《甲型H1N1流感留观、住院、出院病人情况汇总表》、《甲型H1N1流感离院居家观察与住院后出院病人情况汇总表》、《甲型H1N1流感出院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随访记录表》。

3、村卫生所和卫生防疫员。

负责本村和本辖区内疫情监测,发现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患者,及时向乡人民政府、乡卫生院报告,并立即送县级医疗机构进行留观或隔离治疗;协助本村幼儿园进行环境消毒和开展晨检工作,并将相关情况进行登记;负责做好本村登记管理及疫情监测工作。

4、__初中。

负责对全校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本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卫生制度,落实防疫措施。

5、中心小学。

负责做好本校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开展教室、宿舍和环境卫生治理,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处理;督促各幼儿园开展晨检和环境消毒工作。

6、各幼儿园。

(3)乡中、小学:制定并落实教育系统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加强在校学生、教职工的防控知识宣传;指导学校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4)乡公安派出所:密切注视、及时报送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协助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查寻和隔离观察、疫点疫区现场封锁等强制隔离措施;加强疫点疫区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或现场管制;严密监控互联网有关甲型H1N1流感信息,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5)乡公路站:负责对公路交通工具及乘运人员实施卫生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

三、病例监测、发现、报告和卫生监督

(一)病例监测、发现与报告

1、建立防控流感疫情三道防线。

(1)加强流入及回籍人员健康管理。

开展对流入及回籍人员追踪、随访和医学观察。

随访工作在乡政府领导下,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实施,并按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汇总与上报工作。

(2)调整完善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要求,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

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的形式及场所等,可采取以下任一方式:医学观察对象或监护人自我观察,主动报告,健康告知,家庭成员督促;以医学观察对象主动报告为主,由乡卫生院在观察期限临近结束时进行随访评估;指定医务人员定期对观察对象健康状况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并进行健康咨询和指导。

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立即按有关规定居家或住院治疗。

各村委会,乡直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并提供生活服务保障等。

(3)做好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感染控制和转运工作。

要规范门诊、急诊的接诊流程,在易于隔离、方便患者就诊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有明显标识引导。

发热门诊要保证充足的候诊、就诊空间,改善通风条件,及时分流患者。

要加强病房管理,严密监测住院病例症状,发现疑似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应当及时隔离,避免感染其他患者。

要严格按照《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__年修订版)》的要求,严格落实卫生院感染控制要求,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2、规范疫情报告程序。

各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乡卫生院)发现流感样症状体征的病人,组织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要立即按照规定报告。

要加强疫情信息报送工作,对发生聚集性疫情,要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书面报送。

3、落实学校防控措施。

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教体艺[20__]__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单位的防控工作方案(预案),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和培训,知晓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熟悉防控工作程序,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和随访等工作。

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三个等级(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落实不同的防控措施。

对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散发、暴发、流行),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对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倒引起的二代病例,经批准,学校可采取班级、年段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对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

经批准,对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二)卫生监督

开展对乡卫生院预检分诊、疫情报告等的监督检查,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和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围绕卫生应急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做好学校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四、疫情分级和应急响应

(一)疫情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等因素,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较大)和四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四级(一般):

本乡以外出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

(2)三级(较大):

本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但未发生人与人之间传播。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