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下面小编整理了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篇1
各临床、医技科室: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做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对口支援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我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和制度,扎实开展对口支援,保证工作效果,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和我院协议支援医院情况,通过3-5年阶段性对口支援,使受援医院改善和加强管理。
进行技术推广,使辖区群众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缓解群众看病就医困难,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功能,协助进行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巩固等级医院的建设。
三、对口支援主要工作内容和方式
(一)人员派驻。
医院选派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品德好的高年资医务人员,在确保支援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同时结合晋升职称人员到基层锻炼工作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二)临床诊疗。
派驻医务人员参加受援单位的临床诊疗工作,承担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
(三)技术支援。
与受援单位要确定具体的技术协作项目,重点帮助受援单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建设特色专科、重点专科,培养骨干人才和科室带头人。
(四)进修培训。
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求和适宜技术推广情况,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受援单位人员到我院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五)管理输出。
双方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医院管理岗位工作,提高双方单位医疗、护理、医技、管理人员能力,同时也加强双方沟通协调。
核心工作主要是科学制定和完善医院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及推动各项制度执行落实等方面。
(六)实物捐赠。
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支援期内以实物或经费支持的方式,帮助受援医院改善硬件设施、设备配置,以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条件和诊疗能力,方便当地群众看病就医。
(七)其他形式。
除上述形式外,医院将根据自身优势对受援单位实行全方面的支援,不断积极探索对口支援的其他形式,不断创新,推进工作。
四、工作管理
(一)根据本院管理、医疗、护理等优势及对受援医院现状、发展方向和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制定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双方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并列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
(二)依据对口支援协议,对全院职工特别是参加对口支援人员进行相关政策法规培训,宣传对口帮扶工作意义,明确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形式、任务、目标和要求。
(三)加强对口支援专家工作组和派驻人员的管理,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四)对口帮扶工作列入医院工作绩效考核系列,定期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医院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定期研究指导对口支援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障对口支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对口支援人员根据受援医院的援助需求在协议中确定。
(三)由驻点人员根据对口支援时间制定详细工作计划,适时开展工作,及时沟通,积极协调,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完成。
(四)制定培训和学术讲座、交流工作计划,做好通知、师资、会议接待等工作。
接收进修人员,安排好进修人员学习、食宿工作。
2(五)领导组制定考核目标和奖惩措施,明确专家工作组和派驻人员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加强考核管理。
支援工作结束时,受援单位对要专家工作组和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支援工作做出客观评价。
(六)要积极宣传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对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好人好事及时总结推广。
同时,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和转诊机制。
三、健全领导组织
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与协调。
下设办公室,赵锋任主任(兼)。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阶段(2016年8月)。
我院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与受援医院商定对口支援有关具体事宜,签署书面协议。
召开对口支援专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对口支援实施计划;从全院选拔业务骨干组建对口支援专家小组。
(二)实施阶段(2016年-2020年)。
按照对口支援协议与工作计划,按步骤、按节点,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三)总结评估。
每季度末,对支援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定期总结、评估、反馈。
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五、对口支援方式
(一)搭建院科二级交流平台。
与受援医院建立院、科两级对接平台,畅通沟通渠道。
建立科室业务交流群,加强业务探讨,促进双方学习与交流。
(二)免费接收人员学习。
对于受援医院申请来院短期学习、进修或参观的,免收学习费用,优先给予安排,在食宿方面提供便利。
为每家受援医院培训至少3名骨干医师或其他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进修培训考核合格的,颁发进修合格证书或学分证明。
(三)专家巡讲指导。
按照受援医院需求,我院定期组织副高以上医院管理、院感、临床、医技等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专题座谈会、手术示教、PPT授课、现场示教等多种方式,帮助受援医院提高医疗质量。
支援医院定期派出医疗队,集中解决疑难疾病和复杂手术;定期开展巡回义诊,为当地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日常诊疗服务。
(四)务实双向转诊合作。
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协调机制,接收受援医院疑难、危重病人转诊;对于患者可下转到受援医院继续治疗的,我院继续提供全程诊疗服务指导和咨询。
(五)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支援医院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六)人员驻点帮扶。
根据受援医院需求,选派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向每家受援医院驻点帮扶;开展门诊坐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教学讲座、科室管理等工作,切实帮助提高医疗技术。
1.选拔条件:每批在全院选拔工作满6年以上的临床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约10人。
2.支援时间:每批驻点帮扶时间不少于6个月。
3.工作待遇:对口支援期间工作,工资、奖金待遇保持不变。
同时,每月每人给予食宿交通补助费4000元。
4.奖惩措施:(1)与职称晋升、聘用挂钩。
经受援医院和支援医院共同鉴定对口支援工作合格的,颁发《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证书》,作为职称晋升、聘用材料。
凡未按要求完成对口支援工作任务的,一律不准出具对口支援工作经历证明。
(2)对口支援工作考核合格的,在年度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
(3)对口支援月考核得分低于80分的,视为考核不合格,从食宿交通补助中扣除1000元;医院视情况另行选派人员。
(4)每批对口支援工作考核合格的,在考核结果公布的当月,支援人员所在科室的临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绩效加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