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探索和增强基层科普活动服务能力、推动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逐步形成科普工作长效机制,特制定本计划。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程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促进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活动内容
(一)日常科普活动
①安排固定的对公众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00,晚间19:00-21:30),每周开放时间(含双休日、夜间)不少于40小时。
②每周要播放科教录像35次或开展科普讲座1次。
③利用站藏资料整理、编印农村实用技术资料,每月张贴宣传或散发2次。
④每月要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活动13次。
⑤每月举办农村适用技术专题读书活动12次。
(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艺活动(1-3月)
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科普晚会、科普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增强群众的科普意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服务三农,深化文化科技三下乡(4-6月)
1、抓好春耕春种服务,根据各村种养习惯,有针对性、适时地开展田间服务、科技咨询或发放宣传资料,把水稻田间管理、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家禽家畜速生快长及疾病防治技术等科学种养快餐送到群众手中。
2、举办《科普法》颁布周年纪念活动(6月29日前后)
以学习、宣传、贯彻《科普法》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普咨询、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
(四)举办各种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7-9月)
1、充分发挥村级能动性,联系各级涉农科研、生产单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各类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
如:(1)无公害蔬菜栽培;(2)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3)生姜高产栽培;(4)水稻免耕抛秧技术;(5)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6)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
2、进一步贯彻、宣传《科普法》,举办科普版报展览、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咨询服务活动等。
(五)精心组织,开展好十月科普大行动活动(10-12月)
10-12月,组织围绕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202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方案2
一、成立领导机构
接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任务后,我们立即成立了扶绥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科协的副书记任组长,政府联系科协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科协主席、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科技局以及各乡镇一名分管领导(科协主席)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协,由县科协主席担任办公室主任,县科协副主席担任副主任,成员从县科协干部中抽出,在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
1、元月10至12日,县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所拟在十一个乡镇建立的科普活动站进行场地选址。
即整合各乡镇原有的文化站,成立科普活动站,单独腾空1—2间场地面积在40—60㎡作为科普活动室。
2、在村级制作科普宣传栏。
128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共131块,拟整合现有的村委会村务公开栏,基本为砖墙结构,有挡雨装置。
3、村级落实兼职管理员1名,由村委、居委会定工干部兼任。
现各村已配有科普员一名。
4、目前已购置电视机(29吋)11台,影碟机11台;定做阅览台(桌)250张,方头櫈500个。
三、前期经费投入
县财政已落实配套经费3万元,这批经费已安排购置电视机、影碟机、制作阅览台、方头櫈等。
四、问题和建议
1、经过近3个月的宣传和发动,群众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有了初步了解,认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实实在在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迫切希望上级科协领导能够抽出时间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指导各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真正抓出成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探索和增强基层科普活动服务能力、推动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逐步形成科普工作长效机制,特制定本计划。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程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的,促进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活动内容
(一)日常科普活动
①安排固定的对公众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00,晚间19:00-21:30),每周开放时间(含双休日、夜间)不少于40小时。
②每周要播放科教录像35次或开展科普讲座1次。
③利用站藏资料整理、编印农村实用技术资料,每月张贴宣传或散发2次。
④每月要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活动13次。
⑤每月举办农村适用技术专题读书活动12次。
(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艺活动(1-3月)
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科普晚会、科普知识竞赛等文艺活动,增强群众的科普意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服务三农,深化文化科技三下乡(4-6月)
1、抓好春耕春种服务,根据各村种养习惯,有针对性、适时地开展田间服务、科技咨询或发放宣传资料,把水稻田间管理、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家禽家畜速生快长及疾病防治技术等科学种养快餐送到群众手中。
2、举办《科普法》颁布周年纪念活动(6月29日前后)
以学习、宣传、贯彻《科普法》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普咨询、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
(四)举办各种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7-9月)
1、充分发挥村级能动性,联系各级涉农科研、生产单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各类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
如:(1)无公害蔬菜栽培;(2)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3)生姜高产栽培;(4)水稻免耕抛秧技术;(5)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6)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
2、进一步贯彻、宣传《科普法》,举办科普版报展览、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咨询服务活动等。
(五)精心组织,开展好十月科普大行动活动(10-12月)
10-12月,组织围绕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202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方案2
一、成立领导机构
接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任务后,我们立即成立了扶绥县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科协的副书记任组长,政府联系科协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科协主席、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科技局以及各乡镇一名分管领导(科协主席)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协,由县科协主席担任办公室主任,县科协副主席担任副主任,成员从县科协干部中抽出,在协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情况
1、元月10至12日,县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中所拟在十一个乡镇建立的科普活动站进行场地选址。
即整合各乡镇原有的文化站,成立科普活动站,单独腾空1—2间场地面积在40—60㎡作为科普活动室。
2、在村级制作科普宣传栏。
128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共131块,拟整合现有的村委会村务公开栏,基本为砖墙结构,有挡雨装置。
3、村级落实兼职管理员1名,由村委、居委会定工干部兼任。
现各村已配有科普员一名。
4、目前已购置电视机(29吋)11台,影碟机11台;定做阅览台(桌)250张,方头櫈500个。
三、前期经费投入
县财政已落实配套经费3万元,这批经费已安排购置电视机、影碟机、制作阅览台、方头櫈等。
四、问题和建议
1、经过近3个月的宣传和发动,群众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有了初步了解,认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实实在在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迫切希望上级科协领导能够抽出时间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指导各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真正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