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招生计划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坚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齐心协力、多措并举的原则,努力做好20xx年职教招生工作。

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总校成立职教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职教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职教招生工作的数字、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统计全乡职教招生工作进度,汇总后向上级汇报。

主任:××××

成员:××××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校领导及全乡所有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局20xx年职教招生工作《意见》和职教招生《方案》,充分认识到今年职教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每一个人都要掌握基本的

招生政策和工作方法,并将此项工作提升到一项政治性工作来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召开全乡中小学校长会和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以校为单位的家长会和学生会;再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积极宣传我市招生政策,客观、准确地宣传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规模和招生就业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最后下乡做好家访工作,真正做到逐一跟踪、逐一包干、逐一动员、逐一落实。

(三)分解指标,划片招生。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职教招生工作,我们将以中学领导和教师为中坚力量,以小学领导、教师为辅助,将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小学,并成立以小学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所辖小学教师为成员的招生工作小组,明确责任范围。所有教师都要包片,亲自进村深入到熟悉的学生家中去开展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职教招生任务的完成。

(五)跟踪走访,工作入户。中学要提供初三年级包括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名单,并做好学生特别是辍学生的跟踪走访工作,要深入到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积极向家长宣传职教招生政策,以及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鼓励其到职业学校就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中学还要根据职普分流工作要求,将初二年级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纳入到职教招生工作范围,登记造册,扩大职教生源。

四、严明纪律,落实奖惩:

全乡干部教师要按照教育局职教招生会议精神,严格遵守招生纪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对违反纪律和政策的按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严肃处理。对招生工作组织不得力,未完成分配指标的学校取消评优评模资格;对招生指标完成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为圆满完成好20xx年职教招生任务,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做到积极招生、灵活招生,同时还要大力发扬“三千”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确保“打”一场漂亮仗。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2

20xx年我校在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人也因此被单位推荐为邹城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现将本人在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作一简单总结。

一、工作做在平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二、借东风,利用好家长和学生会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动员工作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召开招生工作会后,学校组织和安排召开家长和学生会,让高职校老师进校宣传职业学校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在向学生宣传的同时,还专门向学生家长宣传,让学生家

长能够理解和接受。对思想有波动,拿不定主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到职业学校实地考察,让他们有什么疑问到现场由职业学校负责解决。通过这种方式,让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学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有的学生当场就作了读职业学校的决定。

三、进村入户,不让一位学生流失

中考成绩下发以后对于分数较低没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学校首先召开了职业学校升学专题会,对于思想上仍然摇摆不定的学生我们走村入户,向学生及家长说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上职校有利的、实惠的一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家长。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高职校的刘校长冒着酷暑忍着腰间盘突出的`疼痛和我们一起走村入户,介绍招生政策,解答家长的疑问,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一天跑了十几个村庄,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班的陈勇,张浩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报名进入高职校学习的。

四、联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做好学生的跟踪服务

以上是我本人在职业学校招生中的一点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我们xx中学所有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的共同努力,来自高职校领导对工作在高度负责。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3

一、试点目标

通过开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安徽省情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和市级统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和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推动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试点内容

(一)分类招生。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对象为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含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参加试点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考生意愿和学校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招生形式,招收各类生源。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市属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可分别侧重招收学有所长或者有技能特长的考生、中职学生、在职职工和退役士兵等。

(二)多元评价。省教育厅指导各试点院校根据不同招生对象,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和考试(测试)办法。实行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测试)办法;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实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基础的考试(测试)办法;对其他各类报考人员,可结合其自身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合理确定考试(测试)方法。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各类考生须进行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考生凭考生号选择一所试点高校参加招生考试(测试),具体时间另行发布。试点高校于20__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被录取考生再也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

(三)联合培养。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试点院校与企业联合开设“定单式”培养班。推进中高职衔接,对中职学校完成二年级学业的学生实行预报名,预报名后的中职三年级学生由中高职联合培养。中职三年级学生毕业后,通过考试(测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加强市级统筹,市属高等职业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参预,共同制定人材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材培养。

三、试点范围

(一)试点院校

今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实行申报制。国家、省示范高职院校必须参加试点工作申报,全省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均可自愿申请参加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院校由省教育厅严格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审核确定。

(二)招生计划

20__年度全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招生总计划数控制在当年全省高职招生计划总数的20%摆布。面向中职招生计划单列并确保完成,未完成的单列计划不得转入普通高考招生。

试点院校可根据报考人数等适当调剂分专业计划。院校对报考学生较多且计划已经完成的专业,经考生允许,可调剂到相近专业。鼓励高校间建立学生报考信息互通和调剂机制。

(三)招生专业

申报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面向中职招生专业尽可能覆盖中等职业教育18个专业大类。

(四)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已参加试点的42所高等职业院校可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招生章程、招生专业和计划。试点院校要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和人材培养方案。

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办学实际和侧重招生对象,经主管厅局或者举办者允许,向省教育厅申报。申报材料包括招生章程、招生方案、人材培养方案。市属高等职业院校须有所在市政府意见,行业企业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须有主管厅局或者举办者意见,开展“定单式”人材培养的试点高等职业院校须有定单培养协议。

以上申报材料一式3份,同时报送电子版1份(包含以上所有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__年2月10日。报送地点:省教育厅高教处。

四、试点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对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材,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提高认识、统筹安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积极妥帖地做好改革试点工作。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各试点高等职业院校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精心制定方案。各试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办学定位,选择本校有特色的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计划数,科学制定招生方案、人材培养方案和招生章程。省教育厅经过遴选确定后,向社会发布试点院校及其招生专业、招生计划。

三是积极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对泛博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使全社会理解和支持改革。要大力开展对师生和其他招生对象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其了解试点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调动泛博师生和其他招生对象参预试点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试点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是严格考试招生纪律。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是普通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份,关系着泛博考生的切身利益。各试点院校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切实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严肃考试招生纪律,特殊要加强试题保密和考场考务管理,切实履行承诺。试点院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考试招生纪律的行为。要按照“阳光工程”的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及时发布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和人材培养方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4

根据xx省教育厅和xx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__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要求,为确保顺利完成我市本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及原则

(一)招生范围: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高中毕业生及其他城乡青年。

(二)招生办法: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中招考试,也可以免试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高中毕业生实行1-1.5年学制,原则上单独编班,可免修文化基础课,学生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准予毕业。各学校可以多次招生。

二、考生报名及考试

(一)报名时间及地点:同普通高中报名时间和地点。

(二)考试科目及时间:同中招统一考试。

(三)报名办法:

1、参加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其报名办法、程序、条件、考场编排等工作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一致,由教体局统一安排,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市直初中组织报名。

2、参加考试第一志愿报考职业学校的考生,应填写《20__年xx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名登记表》,交近期同版免冠2寸照片3张、体育测试成绩通知单。

3、不参加考试的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及其他城乡青年可直接到本人所选择的职业学校登记注册。

(四)填报志愿:

1、第一志愿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二、三志愿必须是同类学校。

2、第一志愿报考普通高中、普通中专的考生,二、三志愿可报职业中专、职业高中。

(五)新生录取

1、职业学校招生由教体局统一组织录取。对未被中专、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各职业学校根据考生报考的第二、三志愿可实行二次录取,尽可能吸收未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入学。市职教中心和雕塑艺术学校要发挥辐射作用,在完成我市招生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吸收外地初、高中毕业生入学。

2、切实按计划招生,保证生源质量。第一志愿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可在第二志愿中录取。各学校应根据本校招生计划,本着“德智体全面考核、先录统考生、后录免试生”的原则。

3、报名注册学生多于招生计划或者所设专业对于文化课成绩要求较高的学校,经批准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根据专业特点需要进行面试和专业加试的学校,可优先录取成绩优秀者(面试或者专业加试的具体时间由招生学校确定)。

4、未被中专、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可持中招考试成绩通知单直接到本人所选择的职业学校登记注册。

三、有关事项及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初中后分流工作。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和初中毕业生的分流工作是保证中招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初中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宣传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生活补贴的优惠政策等。要指导泛博初中毕业生合理填报志愿,鼓励毕业生积极报考职业学校,使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有保证、质量有提高。对教体局下达给各乡(镇、办事处)中心校、初中的职业学校升学任务,教体局要进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并根据相关方案进行奖惩。各单位要层层分解任务,

责任到人,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完成。各单位完成任务数以到职业学校报到入学实有人数为准。

(二)各职业学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遵循人才市场变化趋势,密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稳中求变,积极创造条件,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改变陈旧过时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同时落实“升学和就业并重”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有愿参加对口升学、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搭建成材桥梁。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教育招生计划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坚持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齐心协力、多措并举的原则,努力做好20xx年职教招生工作。

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总校成立职教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职教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职教招生工作的数字、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统计全乡职教招生工作进度,汇总后向上级汇报。

主任:××××

成员:××××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学校领导及全乡所有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局20xx年职教招生工作《意见》和职教招生《方案》,充分认识到今年职教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每一个人都要掌握基本的

招生政策和工作方法,并将此项工作提升到一项政治性工作来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召开全乡中小学校长会和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以校为单位的家长会和学生会;再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积极宣传我市招生政策,客观、准确地宣传我市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规模和招生就业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最后下乡做好家访工作,真正做到逐一跟踪、逐一包干、逐一动员、逐一落实。

(三)分解指标,划片招生。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职教招生工作,我们将以中学领导和教师为中坚力量,以小学领导、教师为辅助,将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小学,并成立以小学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所辖小学教师为成员的招生工作小组,明确责任范围。所有教师都要包片,亲自进村深入到熟悉的学生家中去开展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职教招生任务的完成。

(五)跟踪走访,工作入户。中学要提供初三年级包括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名单,并做好学生特别是辍学生的跟踪走访工作,要深入到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积极向家长宣传职教招生政策,以及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鼓励其到职业学校就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中学还要根据职普分流工作要求,将初二年级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纳入到职教招生工作范围,登记造册,扩大职教生源。

四、严明纪律,落实奖惩:

全乡干部教师要按照教育局职教招生会议精神,严格遵守招生纪律,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对违反纪律和政策的按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严肃处理。对招生工作组织不得力,未完成分配指标的学校取消评优评模资格;对招生指标完成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为圆满完成好20xx年职教招生任务,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做到积极招生、灵活招生,同时还要大力发扬“三千”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确保“打”一场漂亮仗。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2

20xx年我校在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人也因此被单位推荐为邹城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现将本人在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作一简单总结。

一、工作做在平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二、借东风,利用好家长和学生会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动员工作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召开招生工作会后,学校组织和安排召开家长和学生会,让高职校老师进校宣传职业学校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就业前景。在向学生宣传的同时,还专门向学生家长宣传,让学生家

长能够理解和接受。对思想有波动,拿不定主意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到职业学校实地考察,让他们有什么疑问到现场由职业学校负责解决。通过这种方式,让许多家长和学生对职业学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有的学生当场就作了读职业学校的决定。

三、进村入户,不让一位学生流失

中考成绩下发以后对于分数较低没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学校首先召开了职业学校升学专题会,对于思想上仍然摇摆不定的学生我们走村入户,向学生及家长说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上职校有利的、实惠的一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家长。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高职校的刘校长冒着酷暑忍着腰间盘突出的`疼痛和我们一起走村入户,介绍招生政策,解答家长的疑问,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一天跑了十几个村庄,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班的陈勇,张浩东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报名进入高职校学习的。

四、联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做好学生的跟踪服务

以上是我本人在职业学校招生中的一点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我们xx中学所有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的共同努力,来自高职校领导对工作在高度负责。

职业教育招生计划3

一、试点目标

通过开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探索建立符合安徽省情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校际、校企合作和市级统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和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推动职教大省和高教强省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试点内容

(一)分类招生。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对象为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含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参加试点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考生意愿和学校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招生形式,招收各类生源。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市属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可分别侧重招收学有所长或者有技能特长的考生、中职学生、在职职工和退役士兵等。

(二)多元评价。省教育厅指导各试点院校根据不同招生对象,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和考试(测试)办法。实行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测试)办法;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实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基础的考试(测试)办法;对其他各类报考人员,可结合其自身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合理确定考试(测试)方法。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各类考生须进行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考生凭考生号选择一所试点高校参加招生考试(测试),具体时间另行发布。试点高校于20__年5月15日前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被录取考生再也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

(三)联合培养。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试点院校与企业联合开设“定单式”培养班。推进中高职衔接,对中职学校完成二年级学业的学生实行预报名,预报名后的中职三年级学生由中高职联合培养。中职三年级学生毕业后,通过考试(测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加强市级统筹,市属高等职业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参预,共同制定人材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材培养。

三、试点范围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