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压力容器应急处置措施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指导和规范该类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锅炉及压力容器的特点,特制此预案。
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等编制。
3、预案类别:本预案属于锅炉及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规范使用锅炉及压力容器,增强防范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5、风险分析:我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沥青混合料生产与道路施工材料的生产时使用到燃气锅炉或导热油炉,均属于低压锅炉系列。频繁使用到的氧气乙炔瓶,液化气瓶等也属于带压容器,如果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设备的老旧锈蚀,安全设施的损坏等,有可能发生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总监
组员:各部门、子公司及各项目部负责人
(二)职责及分工
1、救援行动组:安全部、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营救受伤人员至安全地带。
3)迅速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状况。
2、物资救援组: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抢救可转移的现场内公司物资。
2)迅速撤离可引起新危险的物资至安全地带。
3)协调和调配设施、设备、车辆等参与救援。
3、消防灭火组: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利用现场内的消防灭火设施和器材进行明火进行自救工作;对场内线路、易燃点等做好保护措施。
2)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4、保卫疏导组:安全部、事故发生单位
1)对现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的通畅。
2)疏散现场内外人员撤离危险地带。
5、后勤保障组:行政人事部、财资部、事故发生单位
1)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及车辆等,提供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2)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资金。
3)组织在受伤人员的医院联系救援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负责协调外部关系。
4)积极的参与受伤人员的护理工作。
三、应急预防措施
(一)危险源监控
1、锅炉运行期间安排司炉人员24小时值班监控,停炉期间由持证上岗的司炉人员维护保养。
2、制定完整的锅炉、压力容器运行、检修、管理规章制度,对锅炉、压力容器的日常巡查工作列入检修工作日程。
3、组织锅炉、压力容器操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时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及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4、对设备安装、试运行编制细致周密的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预警行动
1、安排专人值班巡查仪表工作情况,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时刻监控设备工作情况。
2、确保报警电话畅通,随时保持正常通讯联络。
3、按规定放置灭火器材,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4、严格对重点场所的安全运行管理,严格审批制度,规范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及时发现、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5、加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锅炉、压力容器的各类隐患和问题。
6、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对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进行安全检验,并对检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完成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7、岗位操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精心监盘、谨慎操作,按时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保证设备巡检质量;按规定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试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时整改。
8、岗位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设备发生重大异常,应迅速上报项目负责人,确定设备能否继续运行,项目负责人要迅速通知单位领导及检修人员及时处理。在继续运行过程中要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安全运行;若运行中不能处理时,立即停运该设备。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启动
收到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预案,并及时上报,当事故超出自身能力时,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启动公司级预案。
(二)处置措施
接到报告后,公司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并迅速联系、调集必须人员、车辆及相关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持续、保护事故现场等,若上级主管部门已到场,则积极配合。
1、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抢救伤员,最大可能减少伤亡,事发单位要立即与120急救中心或项目驻地就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救护车和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疏散人员,维护现场秩序,转移可能引发事故扩大的物资等。
3、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和保护事故现场,在救援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物件时,要作出标记,协助有关部门拍摄并作好书面记录,作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防止证据遗失,便于事故处理。
(三)资源调度程序
当接到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报告后,项目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和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级救援的预案的要求,做好物资应急准备和对外联系工作。具体由项目部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生产管理部负责物质保障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对外联系工作;安全部负责事故人员的救护以及上报和统计准备工作;财资部负责资金协助工作。
(四)医疗救护程序
当发现人员受伤时,应及时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医治。
(五)应急队伍
按照锅炉及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开展各自相对应的工作。
(六)经费保障
由财资部配合事故发生单位负责提供救援工作所需的资金,负责跟踪事故救援的所需费用并进行评估。
(七)监测与评估程序
在执行应急预案过程中由安全部、生产管理部联合项目部对事故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必要时邀请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予以指导。
(八)应急结束
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应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在救护过程中出现有人受伤或机械设备损坏时,对受伤人员应进行及时的救助,对已损坏的机械设备及时的修复方可进行相应的施工。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完善预案内容,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为确保医院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并能够在爆炸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爆炸事故,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根据医院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本着“快速反应,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在科室区域内发生压力容器设备爆炸的紧急情况。如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涉及到人员伤亡等需组织力量进行处理时,则启动该应急预案。
一、压力容器基本情况
我科现在用压力容器共计2台,使用良好,定期进行检查,定期培训。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和分工
(一)指挥机构
科室成立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在后勤安全保障部设立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工作。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启动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中心,负责科室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科室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检查、督促做好压力容器安全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5)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援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6)向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7)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医疗生产秩序,保证和促进医院内部安全稳定。
三、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原则及措施
(一)事故处理原则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到安全区域;
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二)事故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通知附近同事,应迅速查明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原因,凡能以切断电源、事故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应自救为主,如事故源不能自己控制的应立即向后勤安全保障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以及泄漏量或事故危害程度。
2、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通知院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各专业救援小组到达事故现场。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
4、医疗救护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与各救援专业组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和遇险人员。
5、治安保卫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人员疏散,设岗划分禁区,加强警戒,加强巡逻检查。
6、抢险抢修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止事故扩大。
四、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在事故得到控制后,在院总指挥的指挥下,成立事故专门处置小组,调查事故原因。在已经进行取证工作后,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后勤安全保障通知事故单位解除警报,由保卫科通知警戒人员撤离。由后勤安全保障组织部落实防范措施及抢修方案,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一、编制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的减少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措施
1、做好压力容器年检和维修保养工作。
2、定期做好安全阀校验工作,保持灵敏。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防止起压,防止缺水和满水事故。
4、加强司炉人员培训。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
1、发生事故后,立即报告负责人。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2、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救援组,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3、特大事故现场救援组到达后,根据指挥部应急救援现场指挥的命令,按职责分工,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抢险方案,并按分工组织实施。
四、应急救援中的注意事项
1、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后,为防止事故扩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二氧化碳或沙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应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送往医院救治。
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侧漏中毒事故后,现场救援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并将救出的人员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中毒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
3、火灾发生会伴有浓烟、火光,产生大量的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合成纤维,橡胶、塑料凳燃烧时还可能产生有害的二氧化硫、氰化氢等毒气,因此,参与消防灭火和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采取或掌握灭火过程中防烟防毒的基本措施:(1)发生室外火灾,消防人员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2)发生室内的火灾,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同时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3)如果救火过程中抢救人员有头晕、恶心、发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撤离火灾现场,让其安静休息,吸取新鲜空气,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五、应急组织体系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压力容器应急处置措施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指导和规范该类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锅炉及压力容器的特点,特制此预案。
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等编制。
3、预案类别:本预案属于锅炉及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规范使用锅炉及压力容器,增强防范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5、风险分析:我公司主要从事道路沥青混合料生产与道路施工材料的生产时使用到燃气锅炉或导热油炉,均属于低压锅炉系列。频繁使用到的氧气乙炔瓶,液化气瓶等也属于带压容器,如果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设备的老旧锈蚀,安全设施的损坏等,有可能发生锅炉或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总监
组员:各部门、子公司及各项目部负责人
(二)职责及分工
1、救援行动组:安全部、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营救受伤人员至安全地带。
3)迅速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状况。
2、物资救援组: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抢救可转移的现场内公司物资。
2)迅速撤离可引起新危险的物资至安全地带。
3)协调和调配设施、设备、车辆等参与救援。
3、消防灭火组:生产管理部、事故发生单位
1)利用现场内的消防灭火设施和器材进行明火进行自救工作;对场内线路、易燃点等做好保护措施。
2)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4、保卫疏导组:安全部、事故发生单位
1)对现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的通畅。
2)疏散现场内外人员撤离危险地带。
5、后勤保障组:行政人事部、财资部、事故发生单位
1)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及车辆等,提供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
2)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资金。
3)组织在受伤人员的医院联系救援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负责协调外部关系。
4)积极的参与受伤人员的护理工作。
三、应急预防措施
(一)危险源监控
1、锅炉运行期间安排司炉人员24小时值班监控,停炉期间由持证上岗的司炉人员维护保养。
2、制定完整的锅炉、压力容器运行、检修、管理规章制度,对锅炉、压力容器的日常巡查工作列入检修工作日程。
3、组织锅炉、压力容器操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时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及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4、对设备安装、试运行编制细致周密的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预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