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是领导干部守住底线的关键一步,领导干部只有严以用权,谨慎用权,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下是领导干部严以用权的发言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发言稿篇一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基层干部是国家权力在基层执行者和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虽说权力不大,但每一分权力都关乎群众利益、党的形象。因此,严以用权对基层干部尤为重要。

要坚持依法用权。所谓依法用权,就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用好权力,在法律的监督下行使好权力。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基层干部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谋事,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坚持民主用权。腐败与权力相伴,清风与民主相随。大权独揽、缺少制约是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实行的组织原则和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它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重要武器。当今,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转入新常态,问题复杂,诱惑增多,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权力行使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掌权决策者就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机会,那么这个地方和单位就是腐败的重灾区。

要坚持公开用权。管好权力,既要靠党,又要靠群众。公开用权,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运行。要“晒出”权力清单,让所有权力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让社会明白、让群众知晓。如果让权力在“暗箱”中操作,在“潜规则”下运行,那么,必然导致权力寻租,祸害百姓。同时,公开用权也是治理“为官不为”的有效策略,群众知晓了权责义,干部的“为”与“不为”,自然在心中称得一清二楚。

要坚持廉洁用权。古往今来,“清廉”始终是从政为官者的道德追求和行为标准。“子罕拒玉”、“羊续悬鱼”,传诵的是清官廉吏的事迹。孔繁森献身阿里、任长霞为民请命,展现的却是人民公仆的情怀。为官者只有做到始终把廉洁记在心头,不谋不义之利,不沾不正之风,其手中的权力方能遵循爱民如亲、为民做主的准则来运行。纵观我国漫长的历史画卷,国家的兴旺发达无不与清廉同行,国家的没落灭亡无不与腐败相伴。今天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迈进!然而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会时不时地跳出:一只只“老虎”纷纷落马,一群群“苍蝇”纷纷折翅,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

要坚持为民用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为民所用”是对党员干部用权的基本要求,基层干部唯有牢记为民谋利的责任使命,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才能真正做到用权为民、造福于民。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发言稿篇二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以用权是关键,“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了用好权。严以用权,就是要做到有权不任性,坚持用权为民,按法律、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新航标,是我们党员干部的重要遵循。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干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少了,但少数干部却出现了为官不为的“权力休眠”现象。有的认为条条框框多了,束手束脚,为官越来越难,干脆“为官不为”;有的认为“油水”没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脆懒得去干,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实践都表明,腐败根源在于权力滥用。因此,严以用权是领导干部守住底线的关键一步,领导干部只有严以用权,谨慎用权,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要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这些年来,从查处的周永康、__、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我们党有些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就是缺乏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导致私欲越来越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权钱交易、谋取私利的工具,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我们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内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就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等道理,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要坚持正确行使权力。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党章的明确规定。我们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带头依法办事,坚守政策规定的“底线”,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要自觉群众接受监督。权力和监督存在着共生关系。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们要养成“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的良好习惯,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搞特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长蔓延。

作为人大领导干部,就要围绕全县发展大局,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客观用权,公正用权,为民用权,不欺民,不徇私,不越权,不缺位,努力为民办实事好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尽智出力。在行使监督权时,把党委重大决策和政府着力推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作为监督重点,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实效。在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中,充分运用执法检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方式方法,督促“一府两院”科学施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证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时,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推动社会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使各项决议决定更加顺应民意、合乎民心。在行使人事任免权时,不断完善人事任免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任前考评、投票表决、任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等一整套任命和监督程序,使人事任免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在加强代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代表阵地建设,拓展代表履职平台,创新建议办理方式,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确保各级人大代表充分了解、掌握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发言稿篇三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曾言:“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说,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身养德,无所畏惧则为所欲为,必定招致灾祸。对于权利的运用也是这样,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为官一任,始终如履薄冰,本分做人,认真做事,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利造福一方;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敬畏民心向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历来是决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对人民群众保持敬畏之心,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履行职责、运用权利时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敬畏组织集体。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干部成长进步的历程中,组织的教育、培养、信任、关怀贯穿始终,为我们点亮理想信念的灯塔,指明奋力前进的方向,给予干事创业的舞台。离开组织,我们将变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只会面临消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自觉接受组织领导和监督,筑牢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认真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敬畏法纪制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遵守法纪制度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约束,也是最好的保护。“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无视法纪制度,行为就容易出轨,权力就容易滥用,最终万劫不复身败名裂。只有敬畏党纪国法,在思想上绷紧弦,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在动用权利时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滑入贪腐的泥潭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这是一种做人行事的操守,亦是一种为官从政的品行,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成熟。正如张居正在《赠毕石庵先生宰朝邑叙》中所说:“惧则慎,慎则不败。”,为官者需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慎行、慎微、慎权、慎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以用权,不触红线,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永葆本色,立于不败之地。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领导干部严以用权发言稿篇四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权力来自人民,其根本宗旨和运行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干净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既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又要做好制度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干事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权力来自人民,其根本宗旨和运行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同志曾说过,“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拥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郑培民,这些光辉的名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当然我们说执政为民、与民兴利,并不否认党员干部拥有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但这种个人利益要以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为前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尉氏县乡镇干部宋领安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务必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办事,决不能使之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要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正确用权的警惕性就应该越高;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使自己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今年1月,中共中央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焦裕禄致力于改变兰考面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党交给的任务”,用生命诠释了“心中有党”;焦裕禄在兰考工作虽然只有475天,但群众至今依然怀念他,根本原因就是他“心中有民”;他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和蹲点调研,作出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做到了“心中有责”;焦裕禄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从不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以身作则践行了“心中有戒”。

“当下,作风问题虽然大有改观,但仍然不容小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仍有一些市场,有的地方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作风现象。作风不佳、服务意识淡薄,实际上是党风不纯,将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市民刘力勇感慨地说。

要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多挤出时间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还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增长才干。敢于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摔打锻炼,到最基层、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进行一番锻炼,做出一番业绩。更要警钟长鸣,慎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定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用党章党纪严格约束自己,经常用先进的思想道德对照检查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

党的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用好的作风使精神深入人心。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以“一学两争三优”活动为契机,彻底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理念,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地干好工作。要围绕群众的利益开展工作,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工作,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遵守权力使用的纪律规定,牢记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要让权力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确保“一学两争三优”活动取得实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