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7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交通局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发展加速。
交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超过预期,好于以往。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
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7%,城市大建设投资完成25。
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0%。
交通运输建设任务首次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145%,同比上年增长3。
8倍,经对接省交通厅该项目标考核工作可获满分。
全市客货运输周转量增幅达16。
3%,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筹资加力。
基本建立市级交通融资长效机制,市交投集团原定5年注册资本金达到32亿元的增资任务已提前完成,并从交行、徽行、农发行、中信等银行获得贷款17亿元,融资金额在全省交通系统仅次于合肥和马鞍山,位居全省第三。
同时,全年从交通部、省交通厅争取到位各项补助资金8。
33亿元,获取资金支持额度处于全省前列,相当于前三年总和。
三是建设加快。
圆满完成年度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建设任务。
建成蚌固一级公路、淮上大道、东海大道东段、中环线高新区段及老山路南段,完成解放路淮河大桥和城市北出口综合改造,特别是建成新港二期前方码头,实现我市拥有淮河流域历史上的首座集装箱码头。
开工建设了长淮卫淮河大桥、胜利东路、g104五河段、s307怀远段一级公路、中环线东段等一批项目。
四是服务加强。
积极打造“全天候、全覆盖”公交,新购120台新能源公交车,建成新二中、义乌商贸城、国际汽车城等8个公交枢纽站场并投入使用,升级改造了200个公交站亭,新增、延伸了18条公交线路,相当于前五年总和,其中围绕新二中新增4条线路,围绕义乌商贸城新增3条线路,对体育场内的公交站场实施搬迁,全力保障市民出行。
全面建成综合客运站并如期投入20xx年春运使用,实现高铁、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开通蚌五、蚌凤城际公交线路,以及义乌商贸城至怀远公交线路。
五是维稳加固。
坚持把维护行业稳定作为促进交通和谐发展的生命线,面面俱到地排查信访隐患,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地解决矛盾问题,积极有效地化解历史积案。
在市信访局和蚌山区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共同努力,基本化解了长达三年多的新通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多次上京赴省来市的信访案件。
通过行业资源整合,妥善解决了蚌埠市港口装卸公司400余人长期以来的信访积案,彻底消除了港口生产安全隐患,得到省交通厅的充分肯定。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基本化解了久拖不决的亚美公司涉外信访案件。
六是影响加大。
荣获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表彰,殊荣为全省交通系统唯一。
扎实推进交通执法网上公开运行系统建设,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同志的充分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广借鉴。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荣获省政府表彰为节能先进工作单位。
连续第五年组织开展“微笑伴你出行、温馨洒满车厢”市民满意公共交通创建活动,连续第十四年组织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爱心免费送考活动。
精心打造出租汽车行业服务品牌,交投出租“黄的士、心服务”已家喻户晓,成为珠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宏观环境严峻复杂、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四大班子领导对交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也离不开各县区各部门的帮助支持,离不开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面对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创新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服务水平与领导要求、百姓需求还存在差距,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任重道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目前,工程质保资料和安全管理资料等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规范的规定,认真落实项目部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段,组织现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流水施工作业。
目前,3#-a已经施工至三层柱子模板安装,施工外架搭与主体工程同步搭设;3#-b架空层顶板模板安装完毕,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安装工作。
现场施工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人员的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合理调配各施工班组,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在施工中,坚决执行自检、互检和交叉检等工程质量“三检”制度,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
到目前为止,所完成的工程均达到合格要求。
二是抓好材料方面的管理。
凡进入工地主要材料,均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检验报告,应该复检的,均按要求进行复检,各项手续齐全后方能用在工地上。
不合格材料不予使用,坚决清退出场。
本年度共完成试混凝土标养试块制作14组,钢筋物理检验6组,焊接试验4组,水泥2组,砂1组,石1组,完成施工配合比试验3组。
清退出场的不合格方木和顶木500根。
三是抓好机械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机械能够正常运转,我项目部指派专人对施工机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相关检测记录,尽量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
四是施工方法上,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广西施工工艺标准进行进行施工。
在每项工作开展前,我们均能够认真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各种交底均经双方签字认可后实施。
五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施工中,我们坚持公司“以人为本,员工健康”的方针,经常深入工作第一线,关心工人的疾苦,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和管理环境,尽量减少工人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将工作做好。
2、认真抓好安全生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加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3个方面的管理,主要抓好以下5项工作:
一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主要是组建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相互协作,各尽其责,层层把好安全关。
二是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凡进入工地现场的工人,我们都严格执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并经双方签字认可,先教育后上岗,开工以来受教育职工达39人次。
同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作业部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使工人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了解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措施,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三是制定安全生产方案。
为了系统地抓好安全工作,我们先后制定了《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等多个安全管理专项方案,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了方向。
四是抓好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
凡进入本工地工作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全部执证上岗,同时,要求身体健康条件必须满足施工作业环境要求,在施工中严禁带病作业或者酒后作业。
五是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要求,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施工现场“三宝”“四口”“五临边”的检查。
在醒目的地方张挂相应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坚决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
在管理上,重点是对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等5类常见工程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加强对投资方面的控制。
一是加强对材料成本的管理。
我们认真做好各种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分批进场。
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认真做好相关材料供应商的花名册,联系方式,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好,货源充足供应商;在材料采购上,励行勤俭节约,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求质优价廉;在材料使用上,对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所用材料一律经过施工员做计划、项目负责人审批等相关手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7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2023年重点工作报告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交通局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发展加速。
交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超过预期,好于以往。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
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7%,城市大建设投资完成25。
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0%。
交通运输建设任务首次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145%,同比上年增长3。
8倍,经对接省交通厅该项目标考核工作可获满分。
全市客货运输周转量增幅达16。
3%,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筹资加力。
基本建立市级交通融资长效机制,市交投集团原定5年注册资本金达到32亿元的增资任务已提前完成,并从交行、徽行、农发行、中信等银行获得贷款17亿元,融资金额在全省交通系统仅次于合肥和马鞍山,位居全省第三。
同时,全年从交通部、省交通厅争取到位各项补助资金8。
33亿元,获取资金支持额度处于全省前列,相当于前三年总和。
三是建设加快。
圆满完成年度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民生工程建设任务。
建成蚌固一级公路、淮上大道、东海大道东段、中环线高新区段及老山路南段,完成解放路淮河大桥和城市北出口综合改造,特别是建成新港二期前方码头,实现我市拥有淮河流域历史上的首座集装箱码头。
开工建设了长淮卫淮河大桥、胜利东路、g104五河段、s307怀远段一级公路、中环线东段等一批项目。
四是服务加强。
积极打造“全天候、全覆盖”公交,新购120台新能源公交车,建成新二中、义乌商贸城、国际汽车城等8个公交枢纽站场并投入使用,升级改造了200个公交站亭,新增、延伸了18条公交线路,相当于前五年总和,其中围绕新二中新增4条线路,围绕义乌商贸城新增3条线路,对体育场内的公交站场实施搬迁,全力保障市民出行。
全面建成综合客运站并如期投入20xx年春运使用,实现高铁、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开通蚌五、蚌凤城际公交线路,以及义乌商贸城至怀远公交线路。
五是维稳加固。
坚持把维护行业稳定作为促进交通和谐发展的生命线,面面俱到地排查信访隐患,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地解决矛盾问题,积极有效地化解历史积案。
在市信访局和蚌山区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共同努力,基本化解了长达三年多的新通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多次上京赴省来市的信访案件。
通过行业资源整合,妥善解决了蚌埠市港口装卸公司400余人长期以来的信访积案,彻底消除了港口生产安全隐患,得到省交通厅的充分肯定。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基本化解了久拖不决的亚美公司涉外信访案件。
六是影响加大。
荣获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表彰,殊荣为全省交通系统唯一。
扎实推进交通执法网上公开运行系统建设,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同志的充分肯定,批示在全省推广借鉴。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荣获省政府表彰为节能先进工作单位。
连续第五年组织开展“微笑伴你出行、温馨洒满车厢”市民满意公共交通创建活动,连续第十四年组织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爱心免费送考活动。
精心打造出租汽车行业服务品牌,交投出租“黄的士、心服务”已家喻户晓,成为珠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宏观环境严峻复杂、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四大班子领导对交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指导,也离不开各县区各部门的帮助支持,离不开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面对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创新意识需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服务水平与领导要求、百姓需求还存在差距,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任重道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尽快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