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复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留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疫情期间留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精选1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大连工业大学20XX年秋季学期返校复学工作方案》,结合留学生特点,特制订《大连工业大学来华留学生20XX年秋季学期返校复学工作方案》。

一、来华留学生秋季学期开学前

(一)开学时间

严格按照分批次要求,确保境内来华留学生安全返校。

返校时间9月4日-9月6日,有特殊情况的,须向学校请假,经批准后方可返校。

境外来华留学生(含20XX级新生)接到学校正式通知后方可返校。

(二)境内来华留学生返校前工作流程

1.境内来华留学生学生选择返校,需在启程订票前通过小程序提交《返校申请书》申请返校,内容包括本人近30日内的旅行史,返校具体的行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具体搭乘的交通工具(航班号、车次)、出发和到达的时间和地点。在规定时间内返校并承诺在返校后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并遵守相关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得提前返校。进入校园需随身携带护照。

2.确认留学生《返校申请书》中近三十天无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无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核酸检测阳性者、无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且正在治疗、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观察中的人员有过接触。

3.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留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经批准后方可返校、报到。

4.经批准后,留学生方可购买相关机票或火车票回校。

5.建议广大留学生自备个人防疫物资,返校前自备适量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品。

6.如果有留学生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返校的,提前国际教育学院取得联系,经允许后方可返校。

(三)保障准备

9月4日前,要求物业部门对留学生宿舍所有公共区域、进行保洁和消毒,排查工作盲点,彻底清理卫生死角。9月6日前,对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室、办公区域、洗手间、电梯、等公共场所的保洁和消毒。

二、来华留学生返校报到日

(一)返校报到日流程

1.留学生返校前一天须填写《大连工业大学留学生30天内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监测表》通过微信报送给国际教育学院,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返校。提前一天预约学院老师在指定时间进行“点对点”对接。

2.来华留学生在返程途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避免途中感染。若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等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时与乘务员等工作人员联系,根据要求配合做好身体健康检查工作。

3.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和学工人员携带口罩、红外线测温仪、水银体温计前往校门口迎接。

4.来华留学生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到达学校后,来华留学生需要出示辽事通健康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先由学院老师检测体温后,经正门指定通道,再次检测体温无异常后入校,跟随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从指定路线抵达留学生宿舍,抵达宿舍后,为其发放校园通行证,采集宿舍人脸识别信息,为其在线上请假系统中注册。

(二)应急处置

1.如遇发热(温度≥37.3℃)或有相关症状者,由医务人员进行初筛检查,复测体温,并询问其流行病史,填写《体温升高人员调查表》后,联系120救护车送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经医院确认排除新冠肺炎的,返校后根据医院医生医嘱进行处置安排。

2.途中如有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留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经批准后方可返校、报到。

三、来华留学生返校报到后

(一)留学生公寓管理

1.严格实行留学生公寓封闭管理。学生进入学生公寓须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只有居住在本宿舍的来华留学生并且经系统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出入。外人禁止入内。实行门禁制度,9月7日起,原则上不允许留学生早上6点前,晚上9点30后离开公寓加强学生公寓值班与巡视工作,确保门卫管理、保洁工作到位。

2.严格落实晨晚检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两个公寓留学生助理须做好登记,每日锁门前确认全体留学生完成当日健康状况填报,全部按时返回寝室后将情况反馈至辅导员。辅导员在国际教育学院工作群中进行日报。

3.要求物业部门在9月6日前对留学生宿舍所有公共区域进行保洁和消毒,排查工作盲点,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每日早晚两次对公寓公共区域、厕所、门把手、楼道、楼梯扶手等公共场所和设施进行常规消毒,并保持良好通风。

4.出现体温异常者,向学院、和学校防控办公室报告后,由校卫生所进行预诊、隔离、转诊工作。视情况联系120救护车送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经医院确认排除新冠肺炎的,返校后根据医院医生医嘱进行处置安排。

(二)教学区域防疫管理措施

1.留学生进行线下教学时,留学生须在上课前15分钟进入国际教育学院,按要求由留学生志愿者在学院六楼电梯出口处为其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入内。上课前5分钟,国际教育学院大门将关闭。留学生上课期间不得随意出入,学院班子成员及学工人员每天对课前体温检测情况进行抽查。

2.授课教师确保每次上课必须进行考勤,并保留考勤结果。

3.教学区入口配备测温仪和免洗洗手液,电梯间配备纸巾。要求师生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能保证的场所要佩戴口罩。每个教室张贴教学区防疫须知和要求。每个教室桌椅摆放保持距离,避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上课期间教师保证开窗通风。

4.要求物业公司对国际教育学院所有教学区域进行消毒、通风,对教室地面、楼道、电梯、卫生间、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部位每日晚5点进行常规消毒,除此之外,要求物业按照课程表时间,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对教室进行清扫和消杀,上课期间教室均要开窗通风。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运送车辆要做好消毒处理和记录。

5.若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等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时与班导师和授课教师联系,根据要求配合做好身体健康检查工作。

(三)复学后校园管理

1.留学生入校后,未经学校批准一律不准离开校园。

(四)进一步抓好学校疫情监测排查。

班主任应每日对学生进行晨午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等信息。晨午检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学校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学校出现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

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有共同用餐、饮水史;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学校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应立即向区教育局、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中心报告。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尽快向区教体局、结对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中心报告。学校发现学生儿童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及时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有责任严格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审核制度,发现学生传染病病例应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措施。)

(五)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

一旦出现学校传染病疫情,学校和卫生部门要共同做好处置工作。配合疾控中心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疫情处置指导工作,应尽快查明原因,并明确学校防控职责,对于重大疫情,必要时要协助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学校应立即启动传染病应急响应,采取以病例管理和密切接触者筛查、传播途径阻断、预防性干预为主的处置措施,严防疫情传播蔓延;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病例休学复课管理措施,教职工复岗、学生复课需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报告卫生计生监督所及时介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是落实师生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学校牵头建立结对工作制度,请求区教育局协调卫生、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联系结对医院、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保证结

对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

配合卫生、公安定期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疾控中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定期对学校、落实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及相关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执法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迎检中,学校要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积极整改。

(三)严格责任追究。

对于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不力,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隐患或造成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的相关个人,按有关法律和纪律处理规定,严肃处理。

疫情期间留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精选3

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医务室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迅速报告,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疫情期间留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精选4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面从严从紧从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加强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紧四方责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周密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按照“四早”防控措施,加强学校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完善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科学、稳妥、高效处置校园涉疫情况。严防疫情输入校园,严防疫情在校园扩散,严防校园疫情外溢。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白名单”管理

各学校建立“白名单”。建立分别以班级、年级、部门、教职工家属、第三方特殊作业人员等为单元的白名单,落实防控措施。各学校摸清校内所有人员(含保安、保洁、食堂员工、校内家属等)、第三方作业人员底数,不漏一人。入校人员实施“白名单”管理,“白名单”外的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学校。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