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新冠阳性报告制度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新冠阳性报告制度精选1
抗原检测具有感染早期灵敏度高的特点,为指导有需求人员自主、规范做好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以下简称抗原检测),现提出以下方案:
一、适用对象
(一)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
(二)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大型企业、工地、大学等)。
(三)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
二、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
所有人员均可以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随时进行自我抗原检测。
(一)检测试剂获得。
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二)检测频次。
根据自主意愿随时检测。
(三)注意事项。
自我检测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抗原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处置。
1.抗原检测阳性。
自主抗原检测人员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
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症状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2.抗原检测阴性。
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
(一)检测试剂获得。
此类人员自主抗原检测时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参加所在机构要求的抗原检测时,由所在机构发放抗原检测试剂。
(二)检测频次。
此类人员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也可以按照所在机构(企业、工地、大学等)要求开展规定频次的抗原检测。
(三)注意事项。
此类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向所在机构提出申请,在机构指派人员指导下进行抗原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处置。
1.抗原检测阳性。
向所在机构及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暂停工作或学习,在居所进行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所在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或者辖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2.抗原检测阴性。
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四、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
(一)检测试剂获得。
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均可自主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其所在地级市/区县,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及每周抗原检测频次,免费为老年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
随后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1-1.5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4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腔重复相同操作。
年龄2-14岁自检者应由其他成人代为采样。
(三)抗原检测。
1.根据试剂说明书,将采集样本后的鼻腔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2.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将拭子头液体挤干后,将拭子弃去。
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3.根据试剂说明书,等待一定时间后进行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T”处未显示条带。
无效结果:“C”处未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无论“T”处是否显示条带。
结果无效,需重新取试纸条重测。
三、结果报告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布抗原检测结果的报告途径。
居民检测完成后,按照要求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结果。
新冠阳性报告制度精选2
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十条优化措施等,现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实施细则要求如下:
一、优化人员出行管理及核酸检测
(一)优化人员出行管理。
区外返桂来桂人员不再按照风险等级管理,取消返桂来桂人员报备要求。
区内人员跨区域正常流动,无需查询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无需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
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机场、火车站、高铁站、道路水路客运站、公路服务区、商超、酒店、餐饮、商务楼宇、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旅游景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剧院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餐饮服务场所、公园、小区、社区等公共场所,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外来人员进入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特殊场所须扫广西健康码场所码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开展“落地检”。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
各地要结合群众需求合理布设便民核酸采样点,提供便民有偿“愿检尽检”服务。
为避免“混管阳性”对同管人员造成太多困扰,“愿检尽检”人群原则上单人单管。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对与入境人员、进口冷链货物及其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作业期间要闭环管理,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商场超市、邮政、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机场区域其他从业人员不再实施常态化核酸筛查。
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以及重大活动可由属地或本单位,根据需要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二、优化风险人员健康管理
(一)优化阳性人员健康管理。
1.抗原或单人单采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不需要流调,人员阳性信息不用向社区报备,自觉居家隔离5天不外出,自行购买抗原试剂和必备药品,第6、7天自测抗原,待两次抗原结果为阴性后,佩戴好N95口罩,外出做核酸,核酸结果为阴性(或两次Ct值≥35)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阳性同住人员实行5天自行居家隔离,在本户未新增阳性人员的前提下,第5天佩戴好N95口罩外出进行核酸检测,核酸结果为阴性(或两次Ct值≥35)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做好对症治疗,如有需要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2.如果核酸检测结果为“混管阳性”,不需要追阳,由核酸检测机构负责发短信通知,“混管阳性”涉及人员按通知24小时内到核酸检测点完成单人单管检测。
不必再向社区报备,核酸阴性即恢复正常生活。
(二)优化密切接触者健康管理。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新冠阳性报告制度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新冠阳性报告制度精选1
抗原检测具有感染早期灵敏度高的特点,为指导有需求人员自主、规范做好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以下简称抗原检测),现提出以下方案:
一、适用对象
(一)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
(二)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大型企业、工地、大学等)。
(三)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
二、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
所有人员均可以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随时进行自我抗原检测。
(一)检测试剂获得。
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二)检测频次。
根据自主意愿随时检测。
(三)注意事项。
自我检测时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抗原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处置。
1.抗原检测阳性。
自主抗原检测人员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
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症状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2.抗原检测阴性。
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
(一)检测试剂获得。
此类人员自主抗原检测时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参加所在机构要求的抗原检测时,由所在机构发放抗原检测试剂。
(二)检测频次。
此类人员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也可以按照所在机构(企业、工地、大学等)要求开展规定频次的抗原检测。
(三)注意事项。
此类人员可以按照说明书示意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向所在机构提出申请,在机构指派人员指导下进行抗原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处置。
1.抗原检测阳性。
向所在机构及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暂停工作或学习,在居所进行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人员用药指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症状加重时,及时前往所在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或者辖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2.抗原检测阴性。
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四、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
(一)检测试剂获得。
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均可自主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其所在地级市/区县,要按照辖区老年人数量及每周抗原检测频次,免费为老年人发放抗原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