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1
一、师德师风建设规范
(一)政治思想规范
1.学习先进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宣传先进文化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必备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师要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散布有违国家政策、法规或其它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论,不组织或参与非法集会、结社。
3.教师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
4.教师应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
5.师德师风是校风、院风的灵魂,教师要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德师风的创立者、实践者。
(二)业务工作规范
1.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是爱岗敬业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上。
2.教师应勤于钻研业务,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仅要精通本专业及所任课程的学科内容,而且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方面有所发展,尤其是本专业动手能力方面要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学者型和专家型”双师型教师。
3.教师要以学术大师和名师为楷模,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
治学严谨、科学民主,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同时还应有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深入实践的精神。
4.教师应积极从事科研推广工作,加强学术交流。
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扩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
5.教师应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注意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6.教师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大胆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科发展,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7.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和剽窃他人成果。
8.教师必须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本职业务。
(1)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学科课程标准,充分备课,认真讲授;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保质保量批改作业;认真监考和批阅试卷。
对于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应付。
(2)任课教师遵守教学计划,维护和优化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时间,严格教学和考试纪律,反对自由散漫、徇私舞弊作风。
(三)教书育人规范
1.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重点,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学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观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关心爱护学生,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偏袒学生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要教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科学方法论教育,使学生领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因材施教。
5.教师必须廉洁从教,不得利用教师地位谋取个人利益。
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学生财物。
6.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主动热情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7.任课教师应对授课秩序全面负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旷课、迟到、早退情况,并对违纪者进行教育。
8.教师有责任在校内外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四)为人师表规范
1.教师要以良好的教风和师德风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寓教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生活道德和行为规范。
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不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八、秉持公平诚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坚守廉洁自律。
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积极奉献社会。
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假公济私,不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2
一、责任制度
各单位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载体。
各学校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领导责任;分管师德师风建设的的副校长(或书记)为主管领导,负主要责任。
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问题的,对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不按时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会议制度
学校班子每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安排、总结师德师风工作;学校每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教职员工参加的师德师风建设大会,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三、学习培训制度
各校每月至少要组织1次教师全员参加的师德师风培训。
教师要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按时取得培训合格证。
今后,凡教师培训都必须讲师德、必须讲教师礼仪。
要把师德师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四、谈心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找教职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和校园文化。
五、档案制度
学校要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专门记载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情况。
其内容为:教师的个人简历、师德师风考核情况、师德师风承诺书或责任状、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和演讲材料、个人总结、奖惩情况等。
师德师风档案不仅要如实记载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如实记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少记漏记,确保记载内容的真实、全面。
六、民主评议制度
要面向社会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或建立其他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并采取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预防和减少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每年九月为全市中小学师德师风活动月。
要结合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开门纳谏、进行反思、总结提高。
七、情况报告制度
要对照师德规范要求,教师每学年写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由学校组织鉴定评价,并记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
同时,对本地区、本单位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及重大问题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八、考核制度
学校要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考核。
每学期期末,要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含行政组)为单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自查互查,每位教师在自查中都应如实报告本人该学期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群众评议。
考核结果要公示、备案、存档,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九、诫勉谈话制度
发现教职工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时,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实施跟踪观察,以观后效。
校级干部的诫勉谈话由具有任免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