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下面小编整理了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过去的一年,妇产科在医院感染科领导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计划和目标,但是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现将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手卫生方面:手卫生知晓率偏低,少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

2、安全注射方面:安全注射依从性不达标,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注射的知晓率偏低,部分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掌握较差。

3、医疗废物方面: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淆放置。

4、环境清洁方面:治疗室操作台有飞溅的药液和玻璃碎渣。

5、无菌物品方面:部分包布用的时间过长,出现破损严重。

二、原因分析:

1、未按时参加手卫生培训,新进人员掌握不熟练。

2、安全注射知识欠缺。

3、科室人员对环境清洁管理制度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

4、配置药液时未及时清理台面,自我保护意识差。

5、节约成本,有破损时未及时更换。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定时抽查现场考核。

2、进行安全注射知识培训,不定时进行抽查。

3、加强责任心,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对职业暴露的知识需要加强,增强工作责任心。

5、立即领取新的包布,更换破损包布。

今年的工作亮点是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100%,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0。妇产科所有工作人员将改进不足,争取把院感工作做的更好!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自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各临床科室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医院感染监测得到有效落实,我院的监测制度有:

1、因医院无条件对空气、物表、手表进行监测故无院感监控报告

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伏、戌二醛等)每月监测一次。

3、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

4、压力蒸气炉(每个灭菌包有化学指示卡)每月监测。

5、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在作初步浸泡处理,然后统一回收作严重毁形及焚烧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

6、手术室、产房、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设施、工作流程、医疗器械、器具、人员着装符合《规范》要求。

医疗废物管理方面:

1、医疗废物产生地分类收集、运送暂储存地、去向管理规范,有登记。

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使用及残骸去向管理规范。

2、有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及知识培训。

六、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组织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院感科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医务科、护理部的大力协助下,认真落实医院感染各项制度、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措施化。

现结合实际,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院感质量管理

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本年度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更新;进一步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工作,明确了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职责。

日常工作中,在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的前提下,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icu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并常规进行督导、检查,严防医院感染爆发的发生。

二、教育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于2014年4月14日至4月18日参加了由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软、硬试内镜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班;5月27日至5月31日参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监测高级培训班并取得相应管理岗位培训合格证。

通过培训提高了管理专职人员自身素质,医院感染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与2014年1月17日对全院职工进行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4月24日对全院职工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消毒隔离、手卫生知识、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等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3.于2014年3月17日、4月23日对新进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三、监测

1.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了院感采样监测,尤其是对手术室、供应室、icu等重点科室,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每月全面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及消毒液等,对不合格部门、科室查找原因,择期再进行相关监测。

1—6月接受县疾控中心对我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抽样监测2次,包括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抽样监测,合格率100%。

压力蒸汽灭菌容器监测灭菌合格率100%。

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科室。

2.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5月全院出院总人数7640人,医院感染病例44例,漏报自查出院病历771份,漏报11例,感染率0.72%,漏报率20%。

3.开展目标性监测从1月起在全院开展为期半年的i类切口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监测,1-6月i类切口感染率0%。

四、医疗废物管理

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医疗废物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医疗废物不流失。

医疗废物全部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理。

五、抗菌药物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于2月27日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培训;每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药物使用量排序通报,应用感染管理信息与指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六、传染病管理1—6月份传染病网络直报73人,每季度对传染病病例的种类及流行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有一个真实而详细的反馈。

每月对内、外、妇、儿及相关门诊科室的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抽查,无漏报、瞒报或迟报传染病。

七、存在的不足

1.个别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须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制度的落实与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个别科室医院感染漏报率高,须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及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监控网络,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规范化;提高人员素质等是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多学科,并贯穿于诊疗全过程。

医院感染管理就是针对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情况,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为减少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活动。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监控网络,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规范化;提高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