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措施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措施1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市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好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和课改实验,全面研究和应对新一轮改革,突破瓶颈,努力提高全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中水平,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科组和备课组力量,进一步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全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提升与成长,以减少教学中的短板。
2、进一步加强教研力度。
强化校本教学研究,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突破教育教学中的瓶颈效用,在维持教育教学质量的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争取有新的突破。
4、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市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市科普特色标兵学校、市心理教育示范校、市语言文字规划化学校的创建工作。
5、积极抓好社团建设,落实第二课堂和大课间活动计划,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水平。
1、加强科组长、备课组长队伍的建设。
学校将在尽量激发各年龄层老师尤其是老教师的工作热情的基础上,尽快在科组长、备课组长中,增加新鲜血液,培养一批有敬业精神、有较好的专业素质的年青科组长、备课组长,尽量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2、切实激发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我校教师年龄层已经到了一个不合理的边缘,尤其是高中部。
老师年龄老化,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
教导处将想尽一切办法,采取相应措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是他们能乐业乐教
3、充分发挥高级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辐射作用。
以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等为对象,推进培育名师、学科带头人工作的落实,尽快填补市学科带头人空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全面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导处将把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工作摆在一个重要位置,鼓励青年教师结对学习,并多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供同年龄层老师沟通交流平台,全面促进其成长。
尤其对新进教师、即将上毕业班和刚上第一届毕业班的老师,要有专人落实跟踪。
5、加强教师在岗培训,积极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渠道的专业培训。
如技能培训、业务学习、专题研讨、交流观摩等。
认真组织开展好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各类竞赛选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脱颖而出,力争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全面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教研方面,首先是完善教研常规:与教研室科组活动时间同步,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活动时间分别为二节课;坚持分级落实听课任务(科任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其中至少有8节为本学科的课;备课组长听课不少于12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4节;教导处行政人员听课不少于16节),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期末上交听课本,教导处要对听课情况进行检查。
其次,则在加强督促,在全员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争取名教师培养和学科带头人建设的突破;抓好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解决好过去立了项不研究、有研究不深入、延迟结题或仓促结题等问题。
教研中,提倡进行基于本校教学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强化校本科研。
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措施2
第一、制定详实有效计划
备课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学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
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借助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进,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认真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精神,并且随时吸收新信息,探索教学方法,争取创造佳绩。
通过系统复习,达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提高的目的。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在复习前摸清学生的“漏”和“缺”,及时给予补救,这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收获很大。
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让练习题不仅仅是指动笔的书面作业。
还包括一些动口讨论题以及动手的实际操作题等等。
要在众多复习资料中挑选质量高,针对性强的题目。
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练习,防止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课余负担,打疲劳战,只能是事倍功半。
教师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把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一类应用题加大力度地训练。
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如:同一道应用题,可以通过变换条件和问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样具有一定层次的联系,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辨析能力。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措施3
一、规范教学常规
1.备课。
统一两套教案,阅读课(即新授课)一套,至少45个课时。
综合备课一套,包括作文指导课7课时,作文讲评课7课时、单元复习课6课时、试卷讲评课7课时,综合备课大约27课时。
2.作业设置与批改。
至少有三种作业,即综合作业、大作文、小作文。
综合作业以《基础训练》为主,课内部分必做,课外部分选做,综合作业一课一改,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
大作文全学期7个,每次作文,教师精批细改一半,其余互改或自改,但不能流于形式。
小作文每周1个,全期不少于16个,每次只批“阅”和日期。
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不要求教师批改,但可定期收上来抽查。
3.单元检测与考评。
每单元应有一次复习和考试,考试后应有一次试卷讲评。
二、把握教学进度
1.秋季教学进度。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4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繁星》《春水》。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2、3、5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期中考试后完成教学内容和名著导读的剩余部分。
九年级一轮课本复习:新课完成至4月底或5月上旬。
二轮专题复习:至6月10前结束。
各校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2.春季教学进度。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4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童年》。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2、3、5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名人传》。
期中考试后完成教学内容和名著导读的剩余部分。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1、2、3、6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水浒》。
期中考试后完成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和(下册)5、6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