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农批市场经营管理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农批市场经营管理部年终工作总结1

农贸市场作为郊区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它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也是区委区政府十分关心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把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监管体制改革,努力创新监管机制,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监管,为保证我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工作的平稳、有序、可控做了大量的工作。

各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加强各环节的监管,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实效进一步增强。

现将我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郊区现有农贸市场9个,分别为金御华府市场、大通新街市场、老街市场、民福家园市场、白鹤市场、桥南市场、普济圩市场、铜山市场、安铜市场。

其中金御华府市场、民福家园市场、白鹤市场为新建市场,去年我区完成了大通老街市场的改造,今年我区高度重视市场改造工作,由区商务局牵头,通过大量努力,筹集市场改造资金470万用于大通老街市场、铜山市场、普济圩市场的改造,市场改造工作均已开工建设。

目前还有桥南市场、安铜市场硬件设施较为陈旧,亟须改造。

二、主要工作

(一)以创建为契机,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文明创建为契机,不断提升农贸市场软硬件水平。

我区坚持在农贸市场设计之初就让各部门提前介入,参与农贸市场的布局设计,从而使布局更加合理,避免了再次返工。

比如在民福家园市场新建时,分管副区长就召集市场局、市场主办方、商务局开现场会,修改了鱼市、肉类经营区、宰杀间等多处不合理设计,避免了资金的浪费。

区市场监管局还主动带领市场主办方赴幸福村等双创先进市场学习,帮助郊区各市场在软件方面建立各种制度台账,使市场达到创建标准。

(二)以日常管理为主线,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一是市场主办方方面。

我区对辖区内的农贸市场举办者进行行政约谈,使其充分了解到市场主办方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所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并帮助市场主办方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实施规范》、《食品安全每日必查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对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督促市场主办方做好市场保洁工作,价格公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文明经营户评比工作。

督促市场举办者与经营户新签或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要求每个食品经营户必须认真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索票索证制度和电子监管制度等责任。

协助市场主办方召开对经营户的宣传动员会,将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经营户。

二是市场经营者方面。

严格落实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

第一责任人,执法部门严把准入关,严格要求经营者执行食品索票规定,建立完善的食品进销台账和档案,拒绝销售“三无”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严格执行许可要求,未达到许可标准的一律不发证。

三是职能部门方面。

我区执法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案件,如区市场局、区公安分局联合查处的地沟油案件就有效震慑违法行为。

区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上早班制度,维护农贸市场秩序。

同时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加大对水发产品、肉制品等市场各类食品的检测。

(三)以专项整治为抓手,打造放心市场。

一是狠抓肉制品安全。

区市场局在每天检查肉制品索票索证工作基础上,定期开展快速检测,防止“注水”“瘦肉精”肉制品流入市场,有效地震慑了违法份子。

针对大通市场肉类经营户长期不愿检验检疫的问题,由政府协调,大通镇抽出专门资金、安排专人对大通市场肉类进行检验检疫,使大通告别了多少年“白板肉”的问题,使老百姓吃上了放心肉。

二是狠抓卤菜制品安全。

区市场局对卤菜制品严格要求,帮助卤菜经营者改造凉菜间,做好“三防”措施。

同时通过快速检测和定期抽检,监控菌落总数、亚硝酸盐、苏丹红含量,保障卤制品食品安全。

三是狠抓食杂店、小餐饮食品安全。

区政府将农贸市场周边食杂店和小餐饮店作为专项整治重点工作,杜绝食杂店销售三无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安排专项资金对桥南市场18户餐饮经营户进行了改造,有效保证了双创期间不丢分。

(四)建立应急预紧机制,防止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发生。

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涉及到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要改变消费者这一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对经营户、消费者宣传、教育,对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家、经营户进行查处,全面制定配套措施,培养公众“循环利用”塑料购物袋的观念,才能有力地保证“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全年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467人次,检查农贸市场262个,检查经营户8390户,查处不合格塑料袋3.14万个,主要检查经营者是否停止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等。

在检查中发现,由于市民早已习惯了“两手空空”上商场,心安理得享受免费塑料购物袋带来的方便,已经对塑料购物袋产生了依赖症这种现状,目前没有更好的、更方便的袋子(篮子)替代塑料袋,因此“限塑令”不能很好地在农贸市场中贯彻执行。

农批市场经营管理部年终工作总结3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支队领导高度重视此次针对城区建设路口市场和xx农贸市场责任管理,要求支队一大队明确督查责任,加强市场管理,对责任市场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并定期关注检查结果。

(二)加强督查,落实管理。

支队积极组织开展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不断改善农贸市场卫生设施;坚决取缔各种违章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城区内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进场、进店、进规划地段;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商品划行规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配齐市场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完善环卫和给、排水设施,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所有经营食品的摊位亮证经营;要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对于临时便民市场、疏导点设置制定短期计划,采取有效设施,防止对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影响。

(三)落实工作,查处问题。

根据文件精神,支队对城区建设路口市场和板塘农贸市场进行督查。

一是板塘农贸市场,从20xx年8月30日至9月22日检查的情况来看,建设路口农贸市场的相关农贸市场卫生设施设置规范,进出口管理到位,店外、占道经营现象有所缓解,单位门前公共秩序、设施良好,环境卫生较整洁,情况基本合格。

二是板塘农贸市场,从20xx年9月7日至23日的检查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垃圾未及时清扫,比较脏乱;车辆占道现象较严重;经营户货物堆积比较凌乱,不整洁。

支队已提出整改的意见,督促市场管理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从九月份的检查总体情况来看,较八月份相比,市场内包括过道、厕所等卫生工作及市场货物摆放情况有所好转,但占道经营、车辆占道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支队与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协商,做进一步处理。

二、下一步工作

支队将进一步加大对责任市场的督查力度,继续落实农贸市场管理工作,积极总结存在问题,保障市场规范运行,按照市政府城市管理部门责任分工安排,进一步突出加强城区农贸市场管理,综合治理城市农贸市场及周边区域的“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为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农批市场经营管理部年终工作总结4

20xx年,xx县市场服务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四型机关和“三创”活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和提质改造,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较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积极搭建投资合作平台,加大市场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联系的商贸物流园、宝蓝城市综合体、永利商业广场、骏马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等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目前,商贸物流园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于去年10月28日试营业,二期正在做基础工程,城南车站项目已开工;宝蓝城市综合体项目完成可研报告、规划设计、立项等手续,地质勘探也已完工,目前正在推土填埋,预计年底可完成项目三通一平和部分桩基工程建设;永利商业广场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部分桩基工程;骏马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已投入完成359万元,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总体规划设计和修建性规划,进入国家第三批专项基金笼子,并成功争取专项资金叁仟万元。

(二)加大农贸市场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积极配合规划部门抓好商业网点选址布局,协调做好农贸市场选址、用地、规划设计方案等,围绕“六一九七”市场建设规划,较快地推进了市场建设和市场经营工作。

一是积极履行政府监督市场、引导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职能,以开展城市大提质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二是积极筹备二市场重建事宜。

目前已完成老市场拆迁,对原城北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安置经营户200余户,并完成项目可研、立项、环评等前期手续,完成地质详勘并获得结果报告;三是推进社区菜市场的建设。

在刘家岭、五居委会、筷子厂、欧阳海大道、铅锌银矿家属区、饶家井、中医院等地建设7家农产品直销店,指导建设宝迎农贸市场,并于10月8日开业,积极对接上海城项目,为盘活饶家井市场做了大量工作。

(三)突出市场提质改造,着力改善民生

按照“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立足本职,做好市场提质改造工作。

一是投资200多万元对农村市场进行提质改造。

目前大塘市场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东成市场已完工,洋市市场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四里农贸市场于10月30日实行政府挂网招标,即将开工。

二是投资50余万元对原城北停车场进行改造,确保五云观市场提质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是指导敖泉、泗洲、欧阳海等乡镇的社会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

(四)推进全县市场规范管理,确保市场繁荣稳定

积极履行政府监督市场、引导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职能。

以开展城市大提质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

一是继续坚持开展“诚信市场”和“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守法自律的市场环境,倡导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东塔市场、龙潭市场正积极迎接省文明指数测评。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