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青白江区民政局领导:
从成都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形势看,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老龄公共服务和。
社会化养老服务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机构养老床位距国家要求的标准还有差距,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做好养老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辖区人口分布,积极探索医疗与养老结合模式,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底,通过民政局、祥福敬老院井院长与我院等多方努力,把医养结合的实现纳入20xx年区目标任务,在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民政局全力推动下,于20xx年10月,医养结合正式运营。
二、医养结合得到了广大的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上级区上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始终牵绊着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心身健康。
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每周定期到辖区敬老院进行义诊义检,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门诊治疗、人文关怀,疾病筛查,慢病随访等上门服务,同时避免了部分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老人因就医而来回奔波。
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由医护人员帮助办理相关入出院手续,采取专车接送,专人陪同等方式送老人到医院进行检查,减轻了家属及敬老院工作人员陪伴照顾的负担。
2.老人经检查后需住院的可在祥福敬老院病区进行住院救治,无需转至医院病区治疗,对需要转上级医院救治进行诊治的老人,先由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邀请三级医疗机构的专家来院会诊及诊治,大大地方便了老人的救治,同时提升了其享受的诊疗服务水平。
3.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为敬老院老人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包括测血压、测血糖、做保健操、健康饮食指导等,为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教育、良好生活方式指导等。
4、通过医保数据分析:在没有医养结合的疾病救治,费用由人均费用1560.00元,通过医养结合方式,费用下降至人均费用1369.00元。
比同期下降了14%,住院天数由以往的8天下降至人均住院6天。
大大减少了医保基金费用的支出。
5、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特困人群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通过医养结合,老年人无不称赞党和政府好。
社会主义的好,习主席的好。
6、医养结合的实施和运行,让特殊人群提高了生活质量,丰富的业余生活。
真正享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佳境。
四、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需要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因此,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将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1、运营成本加大,住院次均费用有限。
与普通住院病人相比,“医养结合”所服务的老人主要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患病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等,对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人力成本增大,且老人住院产生的次均费用会更高。
因此,若继续使用普通病人的住院次均费用进行医保限制将增加“医养结合”工作的推进难度,建议作相应调整。
2、多部门管理,政策扶持落实困难。
普通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归卫健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
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情况,政策扶持需要各部门很好地配合才能完成,落实起来难度较大。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责任主体。
3、资源管理分散,无形中增加成本。
“医养结合”是在原有的单纯生活养老基础上增加了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内容,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敬老院设立病区时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要充足,设施设备配备要齐全。
在老年病人资源分散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医疗护理单元成本加大、资源浪费,最终导致运营维持出现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人的就医负担。
建议整合资源,统一建设和管理。
4、医养结合,和谐构建,做实民生大计其路漫长。
中国梦,是让全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医养结合现目前针对的特殊群体,望特殊群体的医养结合纳入民生工程,全社会参与,关爱老人。
构建和谐社会,铸就中国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五、财务收支情况
医养结合病区从20xx年10月12日起至今共收治敬老院病人184人住院,业务收入共39.4万元。
二是居家养老。
我市现有3对开展比较成功的机构。
(一)河北燕达医院与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合作情况
20xx年6月1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xx年-2020年)》。
协议指出,将燕达国际健康城等项目作为试点,推动北京市养老政策外延,燕达国际健康城下属养老板块--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作为京冿冀养老试点先试先行。
20xx年1月5日,燕达医院与北京医保系统顺利联通,做到了持卡就医直接结算,所享受待遇与在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完全相同。
燕达医院在国家医保大平台搭建前,率先实现了京冀两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20xx张,一期已建成约1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300张,是一所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大型老年养护机构。
服务人群98%为北京人。
为丰富宾客的精神文化生活,养护中心为入住老人开设: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康体娱乐中心、心理咨询室、棋牌室等机构和场馆,围绕老人的实际需求,精心组织和开展种类丰富的文化、休闲、康体等活动。
同时中心还针对有宗教信仰的老人,设置了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个教堂,针对广大共产党员,还在集团党支部的支持下,不定期开展流动党课。
河北燕达医院与养护中心紧紧相邻,作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示范项目",市政府协助燕达医院通过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各类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跨越式提升其医疗、护理等方面的软实力,让居住在养护中心的宾客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同质于北京大型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为养护中心提供了近在咫尺的强大医疗保障,使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率先成为国内首家超大规模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成为廊坊市典型。
目前,燕达医院与养护中心携手为现有的入住宾客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健康服务:①可第一时间对入住宾客的重大疾病、突发性疾病进行专业救治;
②对于宾客的慢性病、老年常见病、一般性疾病、常规体检由养护中心内设置的医疗护理站中的专职医护人员进行诊治;
③每年为老人进行一次免费全方位体检;
④养护中心不定期邀请燕达医院的专家为老人讲解个体病例,同时针对老年常见疾病每两周为老人进行一次健康讲座;
⑤对于失能和半失能的住院老人,养护中心可及时实现与燕达医院会诊研讨老人的个体身体状况并加以干预。
(二)三河煤矿医院与三河市五福托老院合作情况
三河市五福托老院是以三河煤矿医院为依托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成立于20xx年,位于三河市齐心庄镇小五福村西,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330张,是廊坊地区首家集托老、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医疗养老服务机构。
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外,还提供医疗保健、心理咨询、护理、保健等一系列服务项目。
为了不断的丰富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感受家的温馨和愉快。
同时配备活动中心、理疗中心以及文娱中心。
为了不断满足老年人多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现能开展多种基础检查项目,其中包括CR、彩超、心电图、胃肠镜检查、全自动生化仪、血流变分析仪,除颤仪、脑功能治疗仪等设备,并能完成各种中小型手术。
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秉承"孝心、耐心、精心、专心"的职业道德,全力为入住老年人服务,多次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
20xx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20xx年6月被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邀请成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xx年5月成立了廊坊市养老服务业协会;
20xx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
20xx年12月,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三)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与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情况
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以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型服务机构,主要为三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送医送药上门、家政、健康娱乐、日间照料、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保健等低偿、无偿服务。
三河市德亨仁厚医院是我市一级综合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56人,床位99张,为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20xx年7月,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20xx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强,缺乏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四、意见、建议
1、政府牵头,出台扶植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政府投资,成立"医养结合"培训机构,培养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20xx年7月23日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一起来看看吧。
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青白江区民政局领导:
从成都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形势看,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老龄公共服务和。
社会化养老服务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机构养老床位距国家要求的标准还有差距,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做好养老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辖区人口分布,积极探索医疗与养老结合模式,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底,通过民政局、祥福敬老院井院长与我院等多方努力,把医养结合的实现纳入20xx年区目标任务,在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民政局全力推动下,于20xx年10月,医养结合正式运营。
二、医养结合得到了广大的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上级区上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始终牵绊着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心身健康。
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每周定期到辖区敬老院进行义诊义检,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门诊治疗、人文关怀,疾病筛查,慢病随访等上门服务,同时避免了部分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老人因就医而来回奔波。
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由医护人员帮助办理相关入出院手续,采取专车接送,专人陪同等方式送老人到医院进行检查,减轻了家属及敬老院工作人员陪伴照顾的负担。
2.老人经检查后需住院的可在祥福敬老院病区进行住院救治,无需转至医院病区治疗,对需要转上级医院救治进行诊治的老人,先由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邀请三级医疗机构的专家来院会诊及诊治,大大地方便了老人的救治,同时提升了其享受的诊疗服务水平。
3.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为敬老院老人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包括测血压、测血糖、做保健操、健康饮食指导等,为老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教育、良好生活方式指导等。
4、通过医保数据分析:在没有医养结合的疾病救治,费用由人均费用1560.00元,通过医养结合方式,费用下降至人均费用1369.00元。
比同期下降了14%,住院天数由以往的8天下降至人均住院6天。
大大减少了医保基金费用的支出。
5、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特困人群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通过医养结合,老年人无不称赞党和政府好。
社会主义的好,习主席的好。
6、医养结合的实施和运行,让特殊人群提高了生活质量,丰富的业余生活。
真正享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佳境。
四、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需要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因此,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将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1、运营成本加大,住院次均费用有限。
与普通住院病人相比,“医养结合”所服务的老人主要是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残疾老年人、患病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等,对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人力成本增大,且老人住院产生的次均费用会更高。
因此,若继续使用普通病人的住院次均费用进行医保限制将增加“医养结合”工作的推进难度,建议作相应调整。
2、多部门管理,政策扶持落实困难。
普通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归卫健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
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情况,政策扶持需要各部门很好地配合才能完成,落实起来难度较大。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责任主体。
3、资源管理分散,无形中增加成本。
“医养结合”是在原有的单纯生活养老基础上增加了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内容,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敬老院设立病区时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要充足,设施设备配备要齐全。
在老年病人资源分散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医疗护理单元成本加大、资源浪费,最终导致运营维持出现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人的就医负担。
建议整合资源,统一建设和管理。
4、医养结合,和谐构建,做实民生大计其路漫长。
中国梦,是让全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医养结合现目前针对的特殊群体,望特殊群体的医养结合纳入民生工程,全社会参与,关爱老人。
构建和谐社会,铸就中国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五、财务收支情况
医养结合病区从20xx年10月12日起至今共收治敬老院病人184人住院,业务收入共3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