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方案精选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方案1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发挥核酸检测在疫情应对与处置中的支撑作用,第一时间排查出新冠病毒携带者,确保可能出现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后,统筹各方力量有序、高效对全xx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外来人员)快速完成全覆盖核酸检测,做到秩序井然,不漏一人,无交叉感染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启动条件
(一)当发生较大规模的聚集性病例,且发生持续性社xx传播或出现连续对外输出病例时。
(二)接全市通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三)其他经xx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应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情况。
二、检测时间
启动检测之日起3-5日内完成。
三、检测对象
居住在xx域内的人员(包括临时外来人员)。
四、工作原则
(一)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各镇街、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检测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各部门间协同作战,卫健、公安、交通、宣传、村(居)等联防联控成员单位依据方案规定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共同做好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学校、工厂、养老院、监所等积极落实单位责任,负责联系、协调本单位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
(二)充分动员、组织有序。各级党组织、广大xx干部和社xx工作者要以高度的xx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好责、站好岗、带好头,主动承担起所在地的核酸检测等动员、组织、保障等相关任务。合理调动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志愿者力量参与核酸检测任务。充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有序参加核酸检测,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三)分类推进、科学高效。疫情发生,要立即开展疫情形势分析研判,科学划定高、中、低风险等级xx域,按照可能接触人群、重点人群、一般人群和高、中、低风险地xx顺序分类推进全员覆盖;按照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xx人群1:1,中风险地xx1:5,低风险地xx1:10采用科学混检方式;采用统一编号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效率。
(四)统筹支援、保障到位。新冠疫情发生后,xx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检测能力和检测需求,统筹动员本xx力量开展检测,必要时申请市级予以支援。按照谁执行任务谁负责保障的原则切实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综合保障,确保检测仪器试剂、个人防护等物资充足,现场、交通、食宿及检测费用等保障到位。
四、工作组及职责
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由xx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统筹协调。
组织部负责调配全xx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充实到社xx和采样点一线。
宣传部(xx融媒体中心)负责宣传动员、信息发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工作。
xx大规模人群采样过程中的舆情监测,及时澄清谣言。
xx负责协助xxxx落实采样、检测、防护和消杀物资等供给保障。
xx负责协调医疗废物处理公司按规定及时处置医废垃圾。
xx负责协助各镇街保障采样点环境卫生,及时清运普通垃圾。
xx负责协调冷链运输公司保障采样标本运输工作。
xxxx负责统筹全xx大规模人群核酸采样、检测,落实采样医疗物资保障,为应急采样点提供医疗保障,对接市级核酸检测支援事宜。
xx外办负责协调组织住xx外籍人员核酸采样。
xx负责做好各采样点治安管控、协助镇街组织辖xx现住人员采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安保方案。
团负责发动辖xx志愿者协助镇街组织辖xx现住人员采样,协助维护采样点现场秩序和信息登记工作。
xx(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序组织辖xx现住人员前往采样点完成核酸检测,负责采样点设置以及除采样、安保之外人员配备,落实信息登记、标本送检、车辆保障、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等,要根据本方案制定辖xx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实施方案。
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动员本单位职工及家属配合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并根据全xx统一安排人员支援社xx和采样点一线工作。
五、工作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人员队伍建设。
(1)组建工作专班。各单位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并指定一名信息联络员,做到信息互通。各工作组及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到采样点现场开展工作(附件1),各采样点实行行政点长+医疗点长“双点长”负责制。各镇街要落实好采样点点长人员统筹采样点全面工作,提前落实好入户摸底人员、联络通信人员、秩序维护人员、安保人员、信息登记人员(与入户摸底人员随时反馈,追踪未到位人员)、后勤保障联络人员及消毒人员;xxxx采取“1+5”工作模式,即医疗机构点长加上采样人员、质控人员、院感防控人员、标本运送人员、急救医护人员组成。舆情宣传组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宣传工作,做好舆情防控和居民政策宣传。
(2)核酸检测采样队伍:xxxx抽调医护人员按每个采样台2名采样人员轮班的标准组建定点采样队伍,负责各镇街采样点采样(详见附件3)。组建机动采样队伍负责临时支援采样点采样和全xx混检阳性人员等重点人群采样(详见附件4)。
(3)流行病学调查队伍:xxxx抽调疾控和公卫人员组建流调队伍,负责全xx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具体人员名单另行发文通知。
(4)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xx疾控中心主要开展溯源检测,负责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和其他重点人群样本,以及溯源调查时相关环境、物品等样本的检测。辖xx4家有PCR检测实验室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日最大检测能力负责相关镇街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其余镇街居民核酸检测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市xx指派支援的兄弟xx县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详见附件5)。
(5)信息登记报送队伍:各镇街按照采样人员与信息登记人员2:1的比例设置信息登记人员,负责辖xx居民采样信息登记,当人员不足时,由xx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安排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支援。xx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牵头组成信息报送组,负责全xx大规模人群采样检测信息统计与报送。
(6)医疗保障队伍:各镇卫生院、社xx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人员组成各采样点医疗保障队伍,负责各采样点现场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在辖xx各二级及以上医院建立应急绿色收治通道。
1.转运交接。以镇街为单位,由各镇街在若干个相近采样点配备转运车辆及司机,负责样本转运,按照事先确定的检测单位,将现场采集的样本及时送至相应实验室,原则上每4小时运送一批样本。采样管放入透明塑料密封袋后在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无需采用耐高压密封罐。一个转运箱装40-50支试管,每个采样台配备至少2个转运箱,根据各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按照就近原则,按分配样品送往相应实验室检测。
2.检测力量。所有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和检测人员均由xxxx统一管理、分配任务,必要时确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检测。原则上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任务由各医疗机构、其他支援力量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xx疾控中心主要开展溯源检测,负责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和其他重点人群样本,以及溯源调查时相关环境、物品等样本的检测,非必要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或可作为机动力量随时补充到检测能力缺口较大的xx域。
3.实验室检测。各实验室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按时出具检测报告,并反馈给xx疾控中心汇总。混检样本出现阳性的,应立即采集混检样本所包含的受检人员的单份样本进行复测确认,并立即送xx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检,复检仍呈阳性则立即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网报。
4.协调支援。如遇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或检测量太大,由xxxx协调其他机构进行检测,或向兄弟xx县、市xx请求支援。
5.样本保存与处理。各实验室检测的阴性样本保存2周后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规定予以销毁;阳性样本送xx疾控中心保存,并送市疾控开展复核确认、病毒分离或基因测序等工作。
(四)信息反馈
1.采样明细报告。落实日报告制度,各采样点信息管理人员负责采样点的信息收集、汇总、核对和报送,每日21时将前一日20:00至当日20:00的采样及送检数据进行汇总,报送至各镇街,各镇街经办人员将《核酸检测居民登记表》《核酸采样汇总表》和问题点在22:00前报送给政法委,政法委将数据推送给xxxx。
2.特殊情况报告。各镇街采样点登记人员要对未及时采样人员做好记录,加强联系,再次安排到采样点集中采样。对需要上门采样的人员,做好记录,由镇街每日汇总上报社xx排查组,社xx排查组汇总后推送至xxxx,由xxxx安排上门采样。
3.信息报告。xx疾控中心将全xx核酸检测信息每天上报xxxx,并通报给各基层卫生单位。xxxx将结果上报指挥部,并通报给政法委,政法委反馈给镇街。
(五)特殊情况处置
1.发热等可疑症状者。现场秩序组做好采样点可疑人员的处置工作,各镇街配备应急车辆,及时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
2.未到达人员。各镇街现场登记人员对未按时采样人员进行登记,由各镇街每日汇总后报送社xx排查组,社xx排查组推送给xxxx,由各镇街组织未采样人员到指定地点采样。对能提供有效近7日核酸检测报告或证明人员进行登记,信息互认,按已检登记并备注检测时间、地点/单位。
3.需上门人员。特殊人群由疫情防控组安排人员上门采样。
4.阳性人员。阳性结果立即反馈xx疾控中心复核,xx疾控中心上报xx疫情防控组,xx疫情防控组向xx指挥部和市xx报告,立即启动扩大流调,对混检阳性的5人(10人)立即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再次逐一采样检测;同时启动5人(10人)密切接触者追踪,暂时集中隔离管理。待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理解对确定阳性人员的密接、次密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其他排除人员解除隔离。
六、采样后相关医疗废弃物处理
现场设置医疗垃圾暂存点,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现场物品包装
1.一次性物品
(1)转入专用的黄色医疗垃圾中,并不超过其容积的2/3,及时更换。
(2)按照要求对医疗垃圾袋进行双层包装,贴上标识、封口,并填写日期。
(3)如需带离现场,需在双层包装袋外套纸箱(必须在最外层增加一次性耐压硬质纸箱并密封),纸箱表明应有红色的“感染性废物”标识,纸箱尺寸和规格不大于长400mm*款300mm*高360mm)。
2.非一次性物品: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按照要求完成消毒后,按实际情况进行外包装。
(二)外包装消毒
1.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至表面湿润,并保持4h以上。
2.双层包装袋外套纸箱封装后再次消毒,将其带回单位标准流程处理。
(三)现场物品运输
1.运送一次性物品的交通工具中应有应急工具包,运输路径规划图等物品,应尽量选择人少的路线返回,待物品离开交通运输工具后,需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消毒。
2.运输一次性物品及样本的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生物安全防护。
3.样本、一次性物品未完成包装处理前接触人员需保证三级生物安全装备。
4.现场产生的由医疗垃圾袋盛装的物品,均由医废垃圾合作单位现场交接并带走。
七、样品管理基本要求
(一)标本包装。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合适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
(二)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当尽快送往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建议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藏。标本运输期间应当避免防护冻融。
(三)标本接收。标本接收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按采样人员防护装备执行。标本运送人员与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
(四)标本保存。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保存)。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
七、应急处置
(一)发现发热病人应急处置
登记信息时如有可疑症状(发热体温≥37.3℃、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及时到送至临时隔离点并做好防护,就近转运至发热门诊。
(二)被采样人意外呕吐应急处置
1.少量呕吐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
2.组织动员组
组长:
成员:各村(社区)书记及全体干部。
工作职责:负责落实全员动员和当日采样工作的居民组织安排,以及秩序维护。
3.秩序维护组
组长:
会面稳控,维护公共秩序安全。负责采样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交通秩序维护;负责依法打击疫情防控期间妨害医疗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负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强制隔离措施;负责完善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排查处置社会面重大问题,及时妥善处置疫情防控期间突发群体性事件。
4.物资保障组
组长:
工作职责:建立物资应急采购、分发、调度快速渠道,保障各点位的每日需求;采样场地帐篷、办公桌椅等搭建、采样相关工作人员中的就餐、饮水等;负责落实采样前后场地的环境消毒工作;负责各采样点统计物资储备情况和需求。
5.信息工作组
工作职责:负责收集汇总统计采样人员、检测信息,并将信息上报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负责受检人员的组织安排、信息统计核实、名单上报(见附件1:新盛镇核酸检测采样人员信息登记表)。
三、工作步骤
(一)迅速启动。启动应急检测响应,按区指挥部确定采样对象范围,统筹安排核酸采样储备地点、时间、物资保障等。
(二)组织动员。按照职责分工与任务,根据采样点位分布、受检人员分布范围,迅速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全员应急核酸检测,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到场接受样本采样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分片实施。各片区按照区域划分,本着就近、集
中、便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对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处置工作实施划区分片、分别开展(附件2:新盛镇全员核酸检测应急状态下核酸采样地点储备情况统计表)。
(二)工作流程
1.落实场地。由镇政府及各片区村委会负责落实场地的空间布局、帐篷搭建、办公桌椅安放等确保人员进出有序、不聚集。
2.组织人员。由接受核酸检测的片区村委会负责人群统计、信息核实、分组排序,现场人员的引领等工作,并同时报分管领导兰远辉处。
五、工作要求
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到采样现场开展采样任务。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要求加强全员培训,动员全部医务人员行动起来,确保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时,采样队伍可满足任务需要。同时核酸采样、运送、检测等工作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核酸检测全过程生物安全。
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方案4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出现疫情反弹时,实现日常状态向应急状态的迅速转换,及时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按照市、区工作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霍营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实战、快速响应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压实各部门、各社区工作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提高霍营街道核酸检测应急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各类工作人员、检测所需物资第一时间到位,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按要求有序开展,实现1-2日内完成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霍营街道核酸检测应急工作指挥部
根据市区社区防控组工作要求,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成立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工作指挥部,由街道工委书记孔令军、街道办事处主任赵静任总指挥,街道各副职领导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各包社区工作队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各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疫情防控专班,办公室主任由办事处副主任王泰然、张建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经济发展中心科长佟雪芳、民生保障办公室科长刘爽担任,负责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包括工作安排、进度跟进、统筹调度、信息汇总等工作,办公室下设检测、数据、舆情、保障、督导各工作组。
(二)职责与分工
1.疫情防控专班
疫情防控专班核酸检测组负责培训、组织、指导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综合组负责核酸检测工作各类信息汇总;数据组负责与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沟通核酸检测进展,统计汇总核酸检测人员数据情况;舆情组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宣传,及时收集相关舆情并跟进了解处置情况;保障组负责筹备口罩、帐篷、棉衣、取暖、喇叭、安保、水电等设备设施;督导组对各社区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巡查指导,及时向专班反馈核酸检测工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其他各组由专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统筹调用。
2.霍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霍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医疗机构,负责医护人员及医疗物资调配、参与检测现场布置、核酸采样和送检及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及时与上级卫生部门对接,确保医疗物资、医疗人员充足,能够充分应对辖区全员检测的压力。
3.各社区
各社区书记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制定本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其中应包括组织社区人员参加核酸检测,安排2—3人具体负责采样点核酸检测工作。务必摸清居民数量、做好人员及物资保障、做好检测顺序安排、确保检测现场稳定有序,如遇突发情况要及时与街道专班联系,积极协调妥善处置相关工作。
4.各包社区工作队
各包社区工作队队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协助所包社区完成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工作,包括安排2—3人具体负责采样点核酸检测工作,同时负责人数统计、人员通知、秩序维护等,监督、指导所包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各包社区工作队负责调配增加部门下沉力量,协助社区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5、各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