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学校德育活动方案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学校德育活动方案1
一、抓住德育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
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
1、班主任是德育工作队伍中的主力军,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加强对班主任的遴选、管理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研讨会、组织班主任参加德育培训,学习校内、外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本学年德育处计划组织年轻班主任素质大赛。
35岁以下的班主任参加,内容有演讲、班会设计、案例分析、才艺展示等内容,由资深班主任组成评审团,对优秀者予以表彰,以此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2)继续评选、表彰明星、优秀班主任。
明星班主任在假期培训会上做工作艺术指导,优秀班主任在每月例会上做经验、方法介绍,充分发挥明星、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
(3)在班主任中大力倡导“三讲”、“四抓”即讲敬业、讲奉献、讲爱生;抓早、抓细、抓实、抓反复;突出责任心意识,强调班主任要多深入班级,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4)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①对学生微笑──任何一个学生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
②与学生交谈──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
③帮学生明理──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④教学生求知──能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⑤让学生自主──尊重学生的意志,张扬学生的个性;
⑥给学生机会──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⑦为学生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⑧替家长分忧──学生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⑨对学生严格──严爱并济,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5)为进一步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在继“我的班主任”演讲比赛之后,本学期还将鼓励各班用橱窗的形式,以“说说我的班主任”展示班主任的风采。
2、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在管理工作中的能动作用和主体性,每一个年级组长要以建立优秀的年级组为己任,带领全组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要指导好班主任的工作。
加强年级组对各班工作的考评,要充分发挥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要让年级组长放手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和才能。
年级组长对各班工作的讲评,既是权力也是义务,学期末年级组对各班工作的评价将作为德育处推荐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3、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
全体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特别是在“三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意识上要加强,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尽早成为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进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落实,尤其是加大对优势群体发展和弱势群体提高的力度,学校继续推行学生德育导师制,导师制是学校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重要举措。
通过“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学生是全校教师的学生,老师是全校学生的老师”。
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每位教师带3名学生/每班,认真督导,全面负责。
要以“四真”来征服学生:要具有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凭实据、真知灼见。
真正做到“以德育德,以人育人”。
德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校园无小事,教职工在各种场合的言行举止都要意识到为学生做表率,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做德育的有心人,使德育教育充满“人情味”。
二、突出德育主体
学生既是我们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我们在考虑方案、组织教育、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使之更为学生所接受,乐于参加,让他们在愉悦的状态中受教育。
(1)开展荣耻观教育,争创特色班集体。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当文明学生,争创特色班级”的活动,全校各班利用班团会活动时间,组织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明理诚信、爱国守法”的意识深入人心。
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班主任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提出班级工作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要求→自律、自查、自省→内化提高。
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管理形式。
(3)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将违纪培训材料以及学生感想文章整理成册,增加辐射力度以及影响面。
做学生工作就得不嫌细小、不怕琐碎、点滴积累、持之以恒。
各年级的工作重点是:
高一年级做好军训工作,重视入轨教育、文明教育和学生干部的培养。
高二年级做好远足工作,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习动力,加强个别生的教育。
高三年级做好社会实践和成人仪式工作,注重学生心理研究、自信心培养,使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5)继续严格管理,将落实进行到底,建设文明校园。
①解决校园内乱扔乱丢、教室里乱摆乱放、自习课乱说乱动的问题,认真落实《唐山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②规范学生的仪表。
按照《唐山一中学生仪表规范》的规定,要求学生不带手机,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相互攀比,不穿奇装异服;男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留怪发型,不化妆;男女生不纹身,不佩带饰物(包括耳环、耳钉、项链、手链、脚链等)。
③规范学生之间文明、正常交往。
按照《xx一中学生交往规范》的规定,男女同学应正常、文明交往,不单独频繁接触。
④纪律、卫生、体育检查结果及好人好事在橱窗及时公示;及时向班主任发放学生违纪通知单和培训通知单;周六下午第二节自习后,德育处组织本周违纪的学生统一参加违纪培训班。
⑤重点查处学生考试作弊、早恋、打架、上网吧、夜不归宿等严重违纪行为。
开设专用自习室,保证全体学生自习课纪律。
⑥继续实行佩带胸卡制度,保证校园安全。
⑦开展班级四个一活动(黑板一句格言,每班有班训,每月办好一次板报,举行一次高标准的班会)
(6)对原来执行较好的一些传统教育活动,如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规范化管理等要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做好深化文章,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规范的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勤俭节约、报效祖国的优良品质。
(7)加强家、校合作
在尊重家长、听取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在针对如何相互配合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要时常对家长提出意见和要求。
要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学校近期活动和对孩子的教育状况,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对家长提出建议和要求,以达到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四、处内工作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德育处的一贯宗旨。
本学年处内各部门将秉承规范管理、热情服务、高效运行的传统,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1、宿舍工作:一是注重安全,消除隐患,避免事故。
二是是纪律管理、卫生检查要依据细则做到经常性。
三是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使宿舍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是注重思想教育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另外,开展节约用电,人离灯熄;节约用水,点滴做起;珍惜粮食,健康饮食;节约用纸,有效使用;合理消费,切忌铺张;二手物品,循环使用等节约资源活动。
2、医务室工作:一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良好的服务态度。
二是加强岗位职责,作好流行疾病的预防和年末的身体检查。
三是倡导奉献精神,主动及时做好师生的防病、治病工作。
3、体育组工作:
(1)学习新课标,按新课标备课、上课,并在组内进行新课标理论研讨,为唐山市体育教学比赛做准备。
(2)制定各年级群体活动安排,制表上墙,认真落实。
(3)加强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办好秋季运动会,组织各年级自编操比赛。
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课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领引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高”管理技能精湛的班主任队伍。
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年级组队伍。
领引具备水平,打造需要能力。
为班主任,铺路搭桥,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谈、调查)等活动,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及演讲活动。
2.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校级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校内评选“三好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德育处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四)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每学期接待心理咨询学生不少于10名,并做好相应记录。
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橱窗、板报、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三年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
争取成为朝阳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
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完善必须有完善的领导体制给予保障,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领导体制的核心,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支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班主任
领导体制的职责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开展工作,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