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应用,这也导致了很多机密从微信被泄露出去,下面小编整理了微信泄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微信泄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维护、检查制度,规范和加强我市公安信息网网络安全成效和信息化工作水平,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政策及省厅、xx市局相关通知要求,结合xx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大整治行动,进一步梳理信息安全工作薄弱环节,深入排查信息系统安全隐患,严查公安信息网与其它网络间的违规外联,降低信息泄露风险,提升xx市公安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增强公安信息网主动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信息安全监测力度。
二、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防信息泄露、防病毒木马、防信息篡改、防系统瘫痪、防内外攻击”为重点,采取自查和信息化办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注重实效。
三、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xxxx年全市公安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xx任组长,指挥中心主任xxx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信息化办成员任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指挥中心信息化办,指挥中心副主任xx任主任,全面负责xx市公安信息网络安全检查整治工作,以及工作进展通报、考评和总结等。
四、工作内容
(一)全面摸排统计。
发布网络安全大检查通知,拟制《xx市公安局各单位信息化分管领导及联络员统计表》、《xx市公安局各单位网络环境摸底统计表》、《xx市公安局公安专网计算机等接入网络设备核对表》、《xx市公安局数字证书配发核对表》,组织各单位开展前期摸排统计,并将摸排情况统计汇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根据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有关要求、《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政府系统开展政务新媒体、微信和QQ工作群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赣府厅明〔2020〕46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全市政府系统新媒体、微信和QQ工作群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全市政府系统新媒体、微信和QQ工作群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我市政务新媒体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坚决防止和克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持续推动“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二)基本原则。
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对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和“谁建谁管”的原则,促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实现由严控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
(三)主要目标。
从2020年5月27日开始,利用20天左右时间,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为工作主体,通过整合、注销、下架等方式,对全市政府系统目前正在运行的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政务新媒体以及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进行全面清理,全面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
二、清理整治重点(一)“建而不管问题”。
部分政务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内容长期不更新、功能不可用,甚至沦为“僵尸账号”。
有的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对群众的投诉、咨询等回复敷衍了事,甚至从不回复。
有的疏于管理,导致账号出现安全、泄密事故等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二)审核不严问题。
一些政务新媒体没有建立先审后发制度,存在内容表述错误。
有的“不务正业”甚至发布“不当言论、雷人雷语”。
有的草率发布未经证实消息,对网友产生误导。
有的不顾形象,过度参与明星八卦话题讨论。
个别公众号甚至违规接发商业广告。
(三)过多过滥问题。
有的地方和部门的微信和QQ工作群功能大同小异,有的“一事一端、一事一群、一处(科室)一群、一单位一应用”出现重复群、交叉群、僵尸群。
有的工作群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在工作群发布敏感、涉密等内容。
有的工作群擅自在工作时间以外布置工作任务,以现代化办公的名义搞形式主义,成为基层干部的“新负担”。
(四)强制下载问题。
有的部门和单位层层下任务,要求强行关注下载APP或公众号。
群众来办事,要求办事群众先下载APP、注册并捆绑手机号、填写个人信息,有的还要求完成下载任务。
其程序繁琐,既误时间又耗流量和资费。
一些地方基层干部每天一上班,就得打开各类APP和公众号,发朋友圈、点赞并截屏反馈,严重影响工作精力。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始终要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要管、从严治党、从严保密,切实扛起保密工作责任,既要确保本委审查调查安全保密工作和日常保密工作,也要抓好部门保密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坚决防止和杜绝失泄密现象的发生,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
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对微信传输涉密信息以及违规使用图文识别微信小程序传输、处理涉密文件资料(以下统称微信泄密违规行为)进行清理治理,严肃查处微信泄密违规案件;建立健全微信使用保密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微信泄密发现、处置和预警能力。
增强领导干部、涉密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保密意识,加强使用保密管理,全面深入排查化解微信泄密风险隐患,有效遏制微信泄密高发态势,确保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
为确保我委微信泄密专项整顿和保密工作大排查行动取得实效,特成立微信泄密专项整顿和保密工作大排查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要按照本方案各阶段时间,督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好专项整顿各项任务落实。
(一)整顿时间。
专项整顿自xx年11月开始至2022年4月结束,为期6个月,分阶段组织实施。
(二)整顿范围。
专项整顿坚持“全覆盖、无遗漏”的原则,涵盖到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包括临时工作机构人员以及新入职人员、临时借调人员、外包服务人员等关键人群。
(三)整顿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xx年12月13日-xx年12月15日)
结合工作实际,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机制,以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其他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为重点对象,集中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教育治理,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微信泄密违规行为。
2.自查自纠阶段(xx年12月16日-xx年12月31日)
①深入排查摸底。
抓住关键人群、盯紧重点领域,摸清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使用微信群和图文识别微信小程序的底数,组织重点人员自查手机相册、微信聊天记录,全面摸排并主动报告微信泄密违规行为。
紧盯重点范围、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特别是抽调人员、编外人员等,将涉密电脑端使用情况、微信工作群管理情况、涉密文件资料管理情况纳入重点检查内容。
各部门于12月30日前将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交回领导小组办公室。
②强化源头防控。
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严格涉密文件资料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和销毁的保密管理,严防涉密文件资料被违规拍摄、传输;严格把控涉密文件流转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管理,使之始终处于有效控制范围之内;加强工作秘密保密管理,可在工作秘密文件资料标注“内部”字样的同时,在适当位置注明严禁通过微信社交媒体传播的保密要求;进一步重申手机使用保密管理的禁止性要求,严令禁止通过微信等渠道传输、处理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③广泛宣传教育。
通过集中学习组织培训、播放保密宣传片、摆放保密知识流动展板、保密知识答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对重点单位、关键人群进行一次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深入普及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对机关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常态化保密提醒。
动态更新涉密人员备案表,督促涉密人员全覆盖签订《***市纪委监委涉密人员保密承诺书》。
3.重点整治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
领导小组将会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查自纠整改和违规泄密情况开展督导检查,针对泄密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隐患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整改,及时弥补薄弱环节、消除风险隐患;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开展保密检查“回头看”,对保密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跑风漏气、失密泄密和不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的纪检监察干部,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4.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4月及以后)
梳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系统总结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保密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持续性、常态化监督管理,切实防止专项整顿结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复发、反弹。
(一)提高政治站位。
保守工作秘密,既是法规要求,也是政治觉悟,是考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意志、政治定力的重要标准。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保密作为监督执纪工作的生命线,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微信泄密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遏制微信泄密高发态势的紧迫感,把专项整顿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稳妥推动工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安全保密环境。
(二)压实工作责任。
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制度落实,做到真查、真纠、真改。
各成员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切实担负起保密管理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好本次专项整顿。
(三)做到标本兼治。
注意疏堵结合、源头治理,既着力遏制当前微信泄密高发态势,也着眼解决保密管理深层次问题。
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积极稳妥、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注重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四)严肃工作纪律。
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政治性强、敏感度高、覆盖面广,要扎实有力推进,务求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