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禁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禁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班会背景:

大部分中职生都有很多的不良陋习,吸烟便是其中的一种。

如何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远离烟草,树立健康心理,特召开此次主题班会。

班会要点:

1、介绍青少年禁止吸烟的原因

2、导致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3、吸烟的危害

4、二手烟的祸害

5、签字活动班会准备: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有关吸烟有害的资料。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988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了第一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要烟草还是要健康。

在这一天要求世界各国的商店不售烟,所有人此日也不吸烟。

此决议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我国也将该日作为我国的无烟日。

二、为何禁止青少年吸烟:

(由学生交流发言,可以读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世界各地每8秒钟就有一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每年有近500万人因吸烟致死。

这一数字在未来20年中将有可能增加一倍。

吸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

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目前吸烟人数约为3.2亿。

在控制未成年人吸烟这个问题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于去年11月10日签署了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一公约将于今年2月28日正式生效。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未成年人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下降,每天有8万左右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

这种状况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我国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未成年人吸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导致未成年人吸烟主要有6种心理因素:

1.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

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许多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这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使他们把吸烟当作成熟的标志,迫不及待地叼起了烟,以此方式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

虽然家庭和学校禁止他们吸烟,但逆反心理的驱动却使在校生吸烟比率不降反升。

2.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青少年却认为:那么多人吸烟,不是都活得挺好的吗?也没见谁吸烟吸死了。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不加防范地成了「小烟民」。

3.从众心理。

周围人抽烟,自己逐渐受到影响,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行为方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未成年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4.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成为一些青少年吸烟的主要目的。

觉得「好玩、像个神仙」的种种心理,使青少年对香烟倍加青睐。

5.源于青春期的模仿心理。

影视剧中频现的吸烟镜头,是如今青少年吸烟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伴随着少年时代的成人感而来的,便是模仿心理的出现。

许多青少年爱学影视剧中的人物,模仿他们的吸烟动作,认为这样「很帅、很潇洒、很有风度」。

6.寻求心理寄托。

不断加重的竞争压力、与父母间的代沟等,使青少年的心理支撑点逐渐变弱,需要寻求新的寄托。

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关系不和谐、家里父母吵架或被父母责骂导致心情苦闷而借吸烟解愁,是一些青少年吸烟的另一主要原因。

四、吸烟的危害

(一)吸烟对精神上的危害:「吸烟的孩子不一定都犯罪,但是犯罪的孩子几乎都吸烟」。

由于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搞钱,容易诱发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犯罪,恰恰是从吸第一支烟开始的。

未成年人吸烟还容易诱发不良交友,一些学生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吸烟,并以此为乐,来对抗家庭、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

此外,吸烟的未成年人还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支香烟内包括了超过40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有43种是致癌物质,所以每吸一支烟,亦同时吸入这4000种化学物质,令寿命缩短5~15分钟。

以下列出了香烟的成份及对健康、仪容和形象的影响:香烟成份种类身体的影响

1、尼古丁

(1)导致上瘾的成份。

(2)每支烟含1~1.5毫克尼古丁,其中24%由吸烟者抽烟时直接吸收,如同时间吸入60~70毫克会引致死亡。

(3)尼古丁使血液黏性增加,令胆固醇积聚于血管内,增加血管闭塞的机会。

(4)血压上升,心跳加速。

(5)胃酸分泌增加,吸烟者容易患上胃溃疡。

(6)阻碍氧气的输送。

2、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减慢血液循环、令脂肪积聚、血管闭塞、增加冠心病的机会。

(2)长期吸入的一氧化碳,会令血液中的氧份下降,使人容易气速,减低运动力和加速衰老。

大量吸入可导致心脏、脑部等器官出现缺氧情况。

3、焦油

(1)「烟屎牙」、手指变黄。

(2)痰多、咳嗽。

(3)气管组织失去排除废物物的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4、甲苯(工业溶液)、

氰化氢(死刑毒气)喉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丙酮(油漆溶液)血管硬化、中风、心脏病、齿龈炎、甲醇(飞弹燃料)道癌、胃溃疡、膀胱癌、胎儿夭折、白蚁毒药(砷)、早产、体重减轻。

其它化学物质

五、二手烟的祸害:

当吸食香烟时,吸烟者只会吸入约15%之烟气(即「主流烟」),而85%的烟气会在烟枝闲置时所放出,即二手烟。

在二手烟中,某些有害物质的含量,往往比主流烟还要高,例如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刺激物、5倍的有害物质,因此,非吸烟者的健康也会因吸食二手烟而有以上影响,甚至更严重。

ⅰ.二手烟可能引起实时不适,例如头晕、头痛、鼻部不适、喉部及眼部受刺激、心跳及诱发哮喘发作等。

长期吸入二手烟更会令肺功能减弱,增加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的机会。

同时非吸烟者被迫吸入多种致癌物质及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健康。

ⅱ.孕妇吸入二手烟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会经血液透入胚胎,影响胎儿吸收营养及健康,如出生时体重不足,智能发展迟缓。

更严重可导致流产或夭折。

ⅲ.儿童吸入二手烟会引致痰多、咳嗽及增加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同时患上哮喘及中耳炎的机会也大为增加。

儿童心智未成熟也较易模仿成年人吸食香烟。

据统计,二手烟所引致的幼童死亡数字远较其它意外导致的死亡数字为高。

ⅳ.据研究所得,若配偶为吸烟者,女性的平均寿命会较配偶为非吸烟者的女性短4年。

同时吸烟者的配偶患上肺癌的机会高两成半,而患上心脏病的机会。

六、签字活动

戒烟的关键在意志。

戒烟成功就是意志的胜利,为了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无烟雾危害的环境。

我倡议从我们现在做起“拒吸第一支烟,不做新烟民”。

同学们,你们愿意吗?让我们拿起笔来,在“拒吸第一支烟,不做新烟”上庄严的签下自己的名字来见证自己的诺言!

七、结束语风华正茂的年龄,青春可爱的笑脸,也许就被这可怕的名称-----烟,勾去了那稚嫩而又单纯的心,别人未曾清楚过你的厉害性,别人也未曾了解你那杀人不见血的慢性屠刀。

你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不幸病逝的人。

也许有人对你的评价很高,那是因为那些人十分的糊涂,他们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

烟的害处很多,现在很多人早已把烟戒掉,因为他们认为烟是一个无形的杀手!我们说不吸烟的人是高雅的,是最可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誓言:“拒吸第一支烟,不做新烟民”!

禁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香烟的知识;

2.了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性;

3.了解吸烟对他人健康的威胁性;

4.树立禁烟的意识。

◇教学方案

开始前,先听听同学们对香烟的看法①讲解

⑴有关香烟的知识:

烟草的起源: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起源于美洲。

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

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的摘下一种植物的叶片放在嘴里咀嚼,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对恢复体力和打起精神起了作用,于是人们便经常采集。

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嗜好。

耐受性和依赖性:经常吸烟会使大脑中的尼古丁含量始终处于很高水平。

神经原受体对尼古丁越来越不敏感,对多巴胺释放的刺激作用也出现减弱,原来的烟量再也不能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吸烟者由此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

当吸烟者停止吸烟数小时后,体内尼古丁含量下降,神经原受体变得异常敏感此时乙酰胆碱的活性超出正常水平,使吸烟者变得烦躁,并很想抽烟。

这样我们便明白了为什么一支烟能使“老烟枪”们有莫大的快感了。

⑵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人类在“烟文化”的熏陶下,抽烟已经成为具有男人魅力的象征之一。

但随着工业文明的推动,物质文明也极其丰富的条件下,许多女性对吸烟也是趋之若鹜,人们仿佛在“烟气”中找到了一丝解脱。

当他们了解到吸烟的危害时,知道吸烟在一步步的吞噬自己的健康时,已经永远摆脱不掉它的诱惑了。

世界每年因下咽死亡的人数达250万之多,而我国吸烟人数高达3.5亿,居世界各国之首。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禁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禁烟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班会背景:

大部分中职生都有很多的不良陋习,吸烟便是其中的一种。

如何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远离烟草,树立健康心理,特召开此次主题班会。

班会要点:

1、介绍青少年禁止吸烟的原因

2、导致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3、吸烟的危害

4、二手烟的祸害

5、签字活动班会准备: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有关吸烟有害的资料。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988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了第一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要烟草还是要健康。

在这一天要求世界各国的商店不售烟,所有人此日也不吸烟。

此决议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我国也将该日作为我国的无烟日。

二、为何禁止青少年吸烟:

(由学生交流发言,可以读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世界各地每8秒钟就有一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每年有近500万人因吸烟致死。

这一数字在未来20年中将有可能增加一倍。

吸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

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目前吸烟人数约为3.2亿。

在控制未成年人吸烟这个问题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于去年11月10日签署了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一公约将于今年2月28日正式生效。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未成年人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下降,每天有8万左右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

这种状况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我国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未成年人吸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导致未成年人吸烟主要有6种心理因素:

1.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

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许多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这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使他们把吸烟当作成熟的标志,迫不及待地叼起了烟,以此方式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

虽然家庭和学校禁止他们吸烟,但逆反心理的驱动却使在校生吸烟比率不降反升。

2.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青少年却认为:那么多人吸烟,不是都活得挺好的吗?也没见谁吸烟吸死了。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不加防范地成了「小烟民」。

3.从众心理。

周围人抽烟,自己逐渐受到影响,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行为方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未成年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4.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成为一些青少年吸烟的主要目的。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