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后旅游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分析,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并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这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疫情过后,国民的心态、观念、行为和习惯将发生微妙的变化。
受疫情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呢?
01
安全为主的旅行方式
疫情也催生了人们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比如疫情过后,人们外出旅游会更加注重以安全为要素的旅行方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卫生环境和以更安全为要素的旅游产品体验为旅游的首选地。
02
出游时间错峰化
受时间因素制约,目前国民在出游时间选择方面主要集中于双休日、节假日(占70%以上),小长假、黄金周更是出游的高峰,到处人山人海。
造成的后果是不仅出游成本高,而且旅游体验度低,旅游隐患高。
经过本次疫情的“洗礼”,“不扎堆”、“少扎堆”将成为国民出游的一种心态。
这将促进中国休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优化休假安排,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等。
休假制度的改革将让错峰出游成为一种趋势,也促进中国“优质旅游时代”的真正到来。
03
预约消费成趋势
汲取本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很多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等将对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安全指数等进行重新评估,并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预约制,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一种趋势和常态。
包括景区门票预约、客房预约、餐位预约、车辆预约、导游预约等。
预约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管理水平。
04
虚拟旅游需求旺盛
“不能出门的日子,带着家人来趟‘云上旅游’。”疫情期间,个别旅游区、旅游省市、旅游机构推出的“云游”产品体系广受关注和获得一致好评,线上旅游正式纳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崭露头角,主要应用为“线下+线上”旅游展销平台,以及沉浸式体验旅游产品等。
随着VR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虚拟旅游将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旅游新业态,为旅游业插上“梦的翅膀”。
05
互联网催生新的市场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市场。
在疫情中和疫情后,以互联网为平台,而嫁接衍生出许多新产品,产生了非常棒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如以云旅游,云消费和互联网互动的消费模式带动了花样繁多的消费产品。
06
健康旅游观念深入人心
健康旅游、生态休闲游、养生旅游和体育旅游会成为新时代旅游新的消费方式。
比如以康养、疗养、度假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会吸引大量中产阶级闲暇体验,还会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以禅修、太极、武术,体育养生为吸引物的旅游地会兴起;以自然的森林、草原、高原、湿地等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产品地会受到更多的人追捧和喜爱;以良好的温泉水资源,森林科普教育研学,乡村田园美景旅游会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
07
云旅游火爆市场
云旅游会随着互联网和5G的使用而兴起并产生具大的消费市场。
比如在疫情期间,人们利用云平台组织了许多互助群,推荐新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和有创意的旅游伴手礼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广大的乡村旅游工作者和乡村政府通过云平台促销包装了很有地方特色和地方色彩的农产品,形成了许多各领风骚的网络直播间和网络代言人,产生了巨大的”疫情消费”效益,并衍生了许多“云消费网红人”。
08
乡村旅游开始被更多人接受
乡村旅游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所接受。
随着我们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扶贫乡村的改造所形成乡村道路,乡村环境,特色卫生间及厕所改善,乡村风光旖旎、特色民居、少数民族风情,奇特的山川地貌等形成了许多广受人们喜爱的“打卡地”。
特色小镇的不断完备,味道十足的民宿,夜生活丰富,服务特色鲜明,自然环境清丽的特色小镇将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进入。
09
文化旅游会越来越火
疫情过后,各级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区域旅游促销券和电子消费券,吸引大量的受疫情影响的人们离开“宅”,离开“院”,离开城市,走到更热闹的自然氛围里,走到向往的旅游环境中去体验去消费。
各地同时推出了极富地域色彩的旅游文化产品,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体验观光。
10
文旅康养成为最大风口
当人们看到新冠病毒肺炎的死亡率统计,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基础性疾病患者成为主流时,“加强自身免疫力”是每个人都浮现在心头的想法。
免疫力从何而来?一是外部环境、二是自我调适、三是医疗养护。
因此,与加强免疫力相关的健康产业、运动产业、康养产业,被视为是下一批的产业热点。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政策支持和我国老龄化趋势、亚健康问题等因素,促使健康旅游发展迎来新机会。
据公开数据,近5年全球健康旅游增长率为9.9%。
预计到202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91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潜在的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2015年我国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
一、对于疫情后时代的认识
2020年值得被载入史册,未来人们回顾21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时,将会用新冠前和新冠后作为标记文明发展趋势的分水岭,逆全球化、主要经济体GDP负增长、跨国交流中断、民粹主义抬头、科技拯救人类,疫情加重了这些趋势,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塑造了世界经济产业的新面貌。
作为以人的移动和一定程度的聚集为特征的文旅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行业影响巨大,文旅业面临巨大挑战。
综合考虑此次疫情的复杂性、世界性以及我国文旅业的规模、体量、在GDP、就业和居民消费中的占比和国际化程度等因素,可以认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旅业遭受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冲击。
文旅业作为我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与诸多社会经济主导产业(如交通、餐饮、住宿等)联系紧密,因其自身独特的跨产业属性,在疫情袭来之时首当其冲,受到了30年以来最大的冲击。
长期的疫情危机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塑造了文旅行业的长期变化,全球范围内的中产阶级的收入都在下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国际休闲旅游业的崩溃,其客户数量比2019年的峰值下降了50%以上。
01、总体判断
文化旅游经济深受重创,冲击全面,需要救助。
由于今年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均比“非典”期间广泛且严厉,因此预计本次文旅业营收受冲击影响将显著大于2003年同比下降40%以上的程度,属于行业重灾区。
随着2020年的疫情叠加经济放缓,未来改革走向深水区、产业转型艰难调整,文旅业很有可能由由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而且可以确定的是2020年的文旅市场是一个缩量市场。
如果下半年各种限制(除出入境)分阶段取消,国内文旅恢复的脚步继续向前,所以文旅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还会继续回血。
但是受制于国内经济增幅放缓,国民可支配收入的降低,文游的大增长已无可能,因此总量上来说,下半年文旅行业会复苏到2019年的6成以上。
短期国际旅游板块仍不容乐观,虽然疫苗现在研制成功,但是疫苗量产,已经要到年底了,如果要疫苗世界普及,没有1-2年很难实现,所以国际旅游板块的启动,仍会比较迟,而且也会比较艰难。
02、短期影响
旅行社、OTA是第一波受冲击者,前期投入打水漂,已有订单纷纷退订,现金流基本停滞。
不管是入境游还是出境游都基本停摆,并且还会持续。
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对文旅业影响的滞后性仍有待观察,出境游、入境游的恢复和增长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03、长期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后旅游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分析,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并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这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疫情过后,国民的心态、观念、行为和习惯将发生微妙的变化。
受疫情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呢?
01
安全为主的旅行方式
疫情也催生了人们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比如疫情过后,人们外出旅游会更加注重以安全为要素的旅行方式,更加倾向于选择卫生环境和以更安全为要素的旅游产品体验为旅游的首选地。
02
出游时间错峰化
受时间因素制约,目前国民在出游时间选择方面主要集中于双休日、节假日(占70%以上),小长假、黄金周更是出游的高峰,到处人山人海。
造成的后果是不仅出游成本高,而且旅游体验度低,旅游隐患高。
经过本次疫情的“洗礼”,“不扎堆”、“少扎堆”将成为国民出游的一种心态。
这将促进中国休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优化休假安排,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等。
休假制度的改革将让错峰出游成为一种趋势,也促进中国“优质旅游时代”的真正到来。
03
预约消费成趋势
汲取本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很多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等将对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安全指数等进行重新评估,并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
预约制,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一种趋势和常态。
包括景区门票预约、客房预约、餐位预约、车辆预约、导游预约等。
预约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管理水平。
04
虚拟旅游需求旺盛
“不能出门的日子,带着家人来趟‘云上旅游’。”疫情期间,个别旅游区、旅游省市、旅游机构推出的“云游”产品体系广受关注和获得一致好评,线上旅游正式纳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崭露头角,主要应用为“线下+线上”旅游展销平台,以及沉浸式体验旅游产品等。
随着VR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虚拟旅游将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旅游新业态,为旅游业插上“梦的翅膀”。
05
互联网催生新的市场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市场。
在疫情中和疫情后,以互联网为平台,而嫁接衍生出许多新产品,产生了非常棒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如以云旅游,云消费和互联网互动的消费模式带动了花样繁多的消费产品。
06
健康旅游观念深入人心
健康旅游、生态休闲游、养生旅游和体育旅游会成为新时代旅游新的消费方式。
比如以康养、疗养、度假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会吸引大量中产阶级闲暇体验,还会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以禅修、太极、武术,体育养生为吸引物的旅游地会兴起;以自然的森林、草原、高原、湿地等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产品地会受到更多的人追捧和喜爱;以良好的温泉水资源,森林科普教育研学,乡村田园美景旅游会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
07
云旅游火爆市场
云旅游会随着互联网和5G的使用而兴起并产生具大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