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紧急核酸采样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紧急核酸采样方案1
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发挥核酸检测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与处置中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和《陕西省新冠病毒大规模核酸检测指导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全员核酸检测后,必须在2天时间内,完成划定区域内所有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确保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流调,为果断处置疫情奠定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分级负责。按照县级统筹、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精准快速、全员覆盖的原则,由镇办指挥、卫生院实施、村级执行,合理划片、科学布点、摸清底数、备足物资、配齐人员,充分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贯通县、镇、村和网格各级,确保按照标准要求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二)分级分类,重点管控。按照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涉疫地人员、14天内到过涉疫地人员高风险地区人员、中风险地区人员;重点人群、低风险地区人员等圈层,由内到外,全面开展核酸检测。根据疫情传播趋势,以风险为导向,第一时间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并动态调整,精准确定核酸检测重点人群。
(三)梯次推进,精准施策。根据疫情形势,确定核酸检测策略。疫情前期,在风险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应至少先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之后根据流调溯源情况、社区封控范围、核酸检测结果等综合研判,确定后续的检测范围和频次。原则上,隔离点和近3轮核酸检测出现过病例的镇办或村每日一检,14天内出现过病例但近3轮核酸检测没有出现病例的街道或社区隔日一检,14天内未出现病例的地区可每5天一检。根据目标人群已采取的管控措施确定采样方式,人群初步筛查可采用10混1实施筛查,中风险地区采用5混1,高风险地区人群、隔离点及其他重点人群采用单采,一户一管;县防防控办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结合实际降低混采比例,提高检测灵敏度。分区管理。镇疫情防控办启动应急检测响应,确定采样对象范围,统筹安排核酸采样顺序、时间、和采样地点。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按照1:1标准进行采样检测;中风险地区按照及人群按照5:1标准进行混采检测;低风险地区及人群按照10:1标准进行混采检测.
(四)统筹调配,分级支援。疫情发生后,各村按照“先属地、后支援”的原则,立即统筹动员本辖区核酸采样力量开展工作,必要时向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申请支援。镇疫情防控办依据核酸采样能力缺口,统筹调度全镇核酸采样力量。
三、工作内容
(一)启动准备
1.采样布局,网格管理。各村人员数量,观音寺镇分为三个采样区,炉子坝村、孟家河村设置一个采样点,位置设立在炉子坝村安置点;包家沟村、观音寺村、前后沟村设置一个采样点,位置设立在观音寺安置点;毛垭子村、安华庄村设置一个采样点,位置在安华庄村委会。
(二)摸清底数
各村对辖区村民进行摸底登记,建立辖区村民花名册,至少包括村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门牌号)和联系电话,掌握辖区村民基本情况,并做好信息安全保护,为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充分准备。
(三)建立采样队。全镇共组建3个采样队,每个采样队配置7名工作人员,其中领队联络员1名(镇办负责)、登记人员1名(镇办、村负责)、采样管编号人员1名(镇办、村、社区负责)、采样人员1名(县卫健局负责)、整理送样人员1名(县卫健局负责)、公安民警维稳人员1名(当地公安负责),场地消毒人员一名1名(镇办、村负责)。登记人员必须会熟练使用电脑,采样人员、整理送样人员必须是经过卫健局采样专业知识增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采样点设置情况和采样队组建立情况详见附件。
(四)提升检测能力
我镇人口按照全员检测0.35万人的任务目标测算,2天完成检测。按照10:1的.混采检测标准,县第二人民医院与第三方机构签订购买服务负责我镇辖区内的混检任务。
(五)加强物资储备
负责根据辖区人口数,准备足够数量病毒采样管(包括:单人份、5混1和10混1病毒采样管)、咽拭子(鼻咽、口咽)、采样袋(单个病毒采样管的小采样袋和用于装多个病毒采样管的大采样袋)、隔离衣、防护口罩、帽子、手消、消毒酒精、喷壶、防护用品、生物安全转运箱(具备冷藏功能的A类物品运输UN2814标准的转运箱)、与转运箱匹配的试管架、一次性中单、医废桶、医废专用垃圾袋、PDA手持终端(安卓系统手机)、登记本、笔等物资设备。
(六)启动采检
1.启动应急响应。辖区内发生新冠肺炎本地疫情,感染来源不明,需要进行扩大核酸检测尽快查找潜在传染源,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时,各村要迅速成立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辖区内各村、各站所即刻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人员、物资、设施设备及时到位。
2.开启指挥调度。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组统一指挥,进行统一调度和资源调配。
3.发布检测公告。向全镇公告采样范围、采检时间、采样对象和频次要求等。通过推送新媒体通知信息、广播、电话、上门联系等多种途径,向群众公布采样点信息、预约方式等。
4.组织有序登记。提前对辖区内群众采样信息进行收集、登记。通过多种方式发布核酸检测小程序及信息采集指引,引导检测对象提前录入个人信息。按照属地原则,各村负责具体组织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对采样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核查,逐一入户做好通知,并做好必要防护,核实人数、整理清点人员名册,发现漏检及时通知补采或.上门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5.合理安排采样。在提前预设采样点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迅速到位,采样点应在采检公告发布后4-6小时内完成规范建设和启用。采样点根据气候、天气等情况,设置必要的遮蔽、降温、挡雨等设施设备。做好人员配备,每个采样点可设多个采样台。各村指派专人到镇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库按需领取物资,并通知辖区各采样点工作人员迅速到采样点开展工作。各村要做好现场管理,应尽可能采取分区分时段模式组织实施,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尽量将居民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现场采样全程使用信息化扫码方式进行信息登记录入、读取、审核、数据上传等,发挥信息化简便、高效作用。
6.样本保存转用。核酸检测样本应当低温(2-8C)保存,原则上每2小时收集一次样本进行转运,保证样本采集后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应当第一时间转运和检测。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当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镇级安排专用车辆和人员及时将各采样点标本送到辖区卫生院集中储存。
7.应急处置。对单采、混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上报、转运、隔离、流调、环境消杀、复筛等后续工作。混采阳性时当地要立即组织应急采样小分队、混管样本所在村和公安机关,原地隔离所涉人员并进行单采复核。当发生标本丢失、外泄或实验室污染等突发情况时,按照就地隔离、就地处置的原则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
8.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置。采样过程中,每完成1人单次采样后,都要实施严格卫生手消毒或更换手套(接触口鼻等污染或疑似污染时立即更换手套),每进行一批混样操作后,应该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污染。采样过程中和采样工作完成后,根据需要实施采样场所的终末消毒和医疗废物转运,坚决杜绝采样场所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核酸检测各环节均产生医疗废物,应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和转运等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组织领导,镇疫情防控办成立观音寺镇全员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陈海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业务由袁静办理。
(二)备齐物资,全面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等特殊天气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采样点布局,进行清单式、台账式的采样点布置物资储备或建立有效的调用机制,就近就便保管。采样所需的医用耗材根据辖区人口进行属地储备,县内统一调度,确保随时执行采样任务,并做好现场采样的后勤保障。
(三)夯实工作责任。各村要明确核酸检测目标,具体任务、时限和工作标准,夯实属地责任、人员责任,确保做实工作细节、落实岗位责任、抓实工作任务,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紧急核酸采样方案2
为全面做好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好“四早”要求,根据《长治市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应急预案》,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2.登记要求。持身份证实名登记,纸质登记表随标本送检前应当备份存档于采集点所在村,便于及时追溯受检者。
(二)采集方法
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采集人员将拭子越过被采集人员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操作完毕后,将拭子头置入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物架上。每例采集后采集人员均应进行手消毒。
五、医疗废物管理
各标本采集点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以及省卫健委、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收运处置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标本采集点相关医疗废物,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各标本采集点要将相关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及时通知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并做好相应记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要优先收集和处置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产生的相关医疗废物,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
紧急核酸采样方案3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采集、检测准备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请各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一、成立新冠病毒核酸采集、检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成员:领导班子成员
职责:
1、统筹部署医院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制定工作预案,全面负责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采集、检测工作。
2、根据市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统筹调配相关医疗资源,组织协调全院各科室协同作战,确保完成采集及检测任务。
3、负责对外联络汇报、检测能力应急评估、检测信息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4、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及时向卫健局提出援助需求。
二、工作原则
分工协作,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组织有序,确保安全。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市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人群核酸标本采集、检测时,指导和规范核酸标本采集、接收、转运和检测等工作。
四、成立八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
1、综合协调组
组长:办公室主任
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做好内部工作联络和外部工作协调。重点是各组人员的调配。
2、核酸采样组
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40人,每组2人
职责:负责核酸标本采集人员的应急培训、安排等各项工作。医院已经组建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核酸标本采集应急队40人,并已完成标本采样培训工作。标本采样人员必须熟悉标本种类和采集方法(包括1:1,5:1,10:1各种采集方法);熟练掌握标本采集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应急工作时,按照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的编制,划分为20个组,每2组组成一个应急采集单元。
3、核酸接收组:
组长:PCR
成员:12人,每组4人,3班/日,每8小时轮流值班。
负责核酸标本接收、扫码、登记,与标本转运人员当面进行交接数量、标本质量并双人签字。遇标本数量不符时,由标本转运人员负责与采集组核对完毕再接收。遇核酸标本有泄漏等质量问题时,不得擅自打开标本传输袋,及时将出现问题的标本条码登记后,确认实际接收标本管数,双人签字。当遇有发现问题标本时,需及时向院领导小组汇报,通报告给采样组,由采样组对该人员进行重新采集。每班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要对工作场所及时进行清理、消毒、医疗废弃的收集。安排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整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标本接收组组长负责标本接收组人员排班,领取标本接收人员所需成立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办公用品等相关物资。
4、标本登记组
组长:
成员:3人,每班1人,3班/日,每8小时轮流值班。
负责将采集组推送的采集人员情况与核酸检测组实际接收的标本数量进行核对,及时将检测人群类别、检测结果绘制成表,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上报;最终按照规定及时将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及时向国家疾控网上传。
5、核酸检测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12人,每班4人,3班/日,每8小时轮流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