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学校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2022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2022秋季开学工作方案1
开学疫情防控方案
为统筹做好全省xxxx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学校安全、有序开学,确保师生健康、秩序良好、和谐稳定,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以及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学时间安排
根据xxx省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xxxx-xxxx学年度校历和各高等院校今年秋季开学时间安排执行。
(一)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xx月xx日报名注册,xx月xx日正式开学。
(二)中等职业学校
xx月xx-xx日报名注册,xx月xx日正式开学。
(三)高等院校
制定今年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并在开学前提前一周报省教育厅高教处备案,实行错峰开学。
二、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一)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校。
(二)在岛外低风险区的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下同)教职工,至少在本单位规定的到岗时间提前
14天返琼;中小学生至少在报名注册时间提前14天返琼。
(三)在岛外低风险区的高校教职工至少在本单位规定的到岗时间提前14天返琼,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高校学生按报名注册要求返校,返校前14天须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四)根据《关于做好因疫情滞留人员有序返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明电〔2021〕480号)要求,在14天内有涉疫地区旅居史且遵守当地防疫管控规定,完成必要的健康监测及核酸筛查,持48小时内两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为绿码的师生员工可返校。
(五)本人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六)本人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持健康码“绿码”及由隔离点开具的解除上述情况的证明方可返校。
(七)境外师生员工,返校政策暂保持不变。
(八)有发热、咳嗽、腹泻、嗅觉(味觉)减退、皮疹等症状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待治愈且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报学校批准后可返校报到。
请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密切关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最新防控动态信息,并做好返校安排。目前暂以上述条件为准,视疫情防控情况变化,将根据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部的最新部署及时作出调整。
三、开学前准备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卫生、公安、交通、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开学保障机制,完善疫情研判、家校沟通、信息共享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员工和家长四维防控工作体系,动态掌握家、校两地防控政策,科学有效指导。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二)周密制定工作方案。优化“两案十制”,按“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原则制订开学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将开学安排精准通知师生,提前与新生建立联系。与暂缓返校师生“一对一”保持联系,充分做好沟通告知解释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
(三)严格返校师生管理。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报备制度,“一人一档”建立台账,做到统计底数清、具体情况明。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在校内各院系、各年级、各班级分布情况,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应在录取(用)后,及时纳入学校疫情防控网络管理。
(四)强化防控条件准备。对学校现有防疫物资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盘点,按照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应急要求等及时补充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规范设立医务(卫生室)、临时离观察区。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有校医的学校充分发挥校医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尚未配备校医的学校继续保持2020年建立的“防疫专员”机制,由“防疫专员”到校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和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
(五)加强应急处置演练。明确防控链条各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疫情防控政策、指南、方案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科学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实境演练。秋季开学前,各地各校要对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应急处置过程至少进行1次演练,确保教育部门-学校-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沟通顺畅,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根据应急演练情况进一步优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后勤保障、信息发布等环节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人员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演练掌握到位。
(六)分类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加强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
(七)优化校园管理模式。校园管理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因疫情暂缓返校师生的关心关爱与服务保障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在生活、工作、科研、学习等方面进行细致安排。做好校内后勤服务、食堂保供稳价和超市物价稳定等保障工作。
四、开学报到工作
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充分利用“海南省健康一码通”各功能要素赋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动态掌握返琼、返校师生中“黄码”“红码”人员,并加以分类指导,妥善安置。优
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查看师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
五、开学后防控工作
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最新版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有序加快推进12岁以上无禁忌症师生群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应接尽接。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向师生宣讲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国家、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安排。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关注疫情形势,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防止负面舆情炒作。引导家长加强对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监测,强化家校协同防控。落实个人防护。幼儿园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中小学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中小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高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应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校园内师生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六、工作要求
(一)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细从实从快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聚集性疫情发生。
(二)压实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学校“一把手”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发挥统筹作用,指导学校开展应急演练,帮助学校查找防控
漏洞,及时消除疫情防控风险隐患。各级各类学校每天(含节假日)须有1名党政负责同志带班,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
在低风险区的学生,应在开学前7天返回居住地,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相关规定,继续做好7天个人健康监测,尽量较少外出、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三)确诊或疑似病例学生
学生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属地疫情防控相关部门确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不得返校,由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后续核酸检测及分类管控等措施。具体返校时间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确定。
(四)返校查验处置
学生报到进入校门时,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码)措施。发现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红码”或“黄码”,以及发热等异常症状学生,第一时间报告西峰区疫情防控部门,由西峰区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后续核酸检测及分类管控等措施。开学前7天每位学生要完成3天2次核酸检测任务,具体时间为8月23日、8月25日(可根据入校时间自行安排)。开学后7天内要求全体学生在入校第1、3、5、7天进行核酸检测,第一天自带核酸检测证明入校,后三次核酸检测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学生入学后各学院应继续做好学生日常健康监测。
(五)国际学生未经学校同意一律不得返校。
四、做好开学学生报到工作
(一)报到时间
学生按照错峰错区原则返校开学。未经所在学院审核报备和学校同意,学生不得私自提前返校。
20xx年8月27日—28日20xx、20xx、20xx级学生报到;20xx年9月11日至12日20xx级新生报到。
具体安排如下:
8月27日:20xx、20xx级省内学生和20xx级xx、xx两地学生返校;
8月28日:省外学生,20xx级省内(除庆平两地外)学生返校。
9月11日至12日:20xx级新生入学报到。
学生返校应合理规划返校行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校的,尽量选择可直达或少转乘的交通方式,避免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在中高风险地区中转或换乘的,须提前向所在学院报备,到校后要妥善保存交通方式信息备查。学生返校报到时送行人员和车辆谢绝进入学校。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将安排值班车辆在主要场站、机场接送返程学生。
各学院要严格落实学校错峰错区返校安排,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时间有序返校报到,对于不服从安排擅自提前返校的学生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同时学校还将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二)报到流程
学生报到统一从南大门进入(北门、体育场侧门及职工公寓小区各门禁止学生通行),保卫处负责各门值守、查验学生身份并维持报到秩序,学生家长及送行车辆禁止进入校园。
1、核酸证明:省外低风险地区返校学生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省内市内返校学生需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学校疫情防控办负责在南大门组织人员查验学生核酸证明。不能提供核酸检测证明的学生,学校疫情防控办移交西峰区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临时留观,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入校。
2、查验身份:保卫处负责组织人员查验学生身份,在校学生持本人学生证、身份证接受查验。
3、查码验证:学校疫情防控办负责查码验证,学生使用手机扫码,出示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发现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红码”或“黄码”,第一时间报告西峰区疫情防控部门,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后续核酸检测及分类管控等措施。
4、消毒消杀:凡进入校门的学生,由学校疫情防控办负责对其携带行李物品进行消毒消杀,否则不得进入校园。
5、测量体温:保卫处负责入校学生体温检测,学生通过测温门测量体温,体温异常者不得进入校园,第一时间按照西峰区疫情防控要求规范处理。
6、安全入住:核酸检查结果阴性、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者,可直接入住学生公寓。若发现未完成3次新冠疫苗注射的学生,由各楼卫负责如实登记,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并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
7、报到注册:学生通过健康监测后,必须当日到所在学院指定报到处报到注册,并认真填写《庆阳市来庆返庆人员信息登记表》,各学院指派专人汇总后,于当天下午6时前将纸质文稿和电子版报送学生工作部(处)。
五、落实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继续落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防控网络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六、搞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
(一)严格考勤和晨(午)检制度
各学院要严把考勤关,实行返校每日晨(午)体温检测,了解学生健康信息,建立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踪登记制度,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实填写《xx学院学生晨(午)检登记表》。
(二)及时准确上报疫情信息
各学院按照四级防控网络体系,建立由宿舍(学生)、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疫情报告人)、学校(校防控办、学工部)的层级疫情报告制度,确定一名专职疫情报告人,按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准确汇总上报本学院疫情信息,严禁虚报、瞒报、漏报、迟报。
(三)加强公寓安全管理
各学院按照公寓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强化公寓值班值守,尽量减少学生聚集;充分利用QQ、钉钉等信息工具,加大寝室检查力度,确保学生按时回寝,严禁校外住宿、留宿;后勤保障处严格楼卫管理登记,学生出入公寓必须刷卡,外来人员严禁进入公寓,按时开关公寓楼门,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学生工作处组织学工干部加大抽查力度,及时通报抽查结果,确保学生公寓安全。
(四)加强学生出入校园管理
学生报到以及正式开学7天内,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出入校园时,须持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签字同意的《xx学院学生外出审批表》和本人学生证等有效证件方可外出,返校时须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测温并及时销假。翻墙出入校园、持伪造请假审批手续出入校园的学生,一经发现,学校将严肃追责。
(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各学院对宿舍、办公区、教学区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学习生活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按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宿舍、教室的消毒工作,做好消毒记录,指导学生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七、加大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动员学生积极配合学校和社区执行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学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各学院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及时传达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和自身免疫力;引导学生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上课分散就坐,引导学生自带餐具就餐;教育学生正确关注疫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客观理性对待,保持身心健康;提前告知学生因疫情形势严峻,近期暂停订购快递,开学后暂停订购外卖,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适时调整。
校园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秋季开学在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到位。近日教育部明确提出: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严格落实3条硬性标准,是封堵防控漏洞、遏制疫情扩散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守护好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依据XX市教育局、XX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202X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福清二中出台了学校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全文公布如下。
一、高度重视,完善落实“两案九制”。
按照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持续完善“两案九制”,健全工作制度,从严从紧从细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要继续执行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健康管理、通风消毒等制度,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
二、全面掌控,提前开展健康排查。
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职能部门要做好全体师生员工健康动态跟踪档案。要提前排查全体师生员工返校前行程和健康状况,全面掌握返校人员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疾病史,以及与境外回国人员接触情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近14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要提醒第一时间向学校和居住地社区(村)报备并落实XX市、福清市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对高风险地区入(返)榕人员严格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4天,中风险地区入(返)榕人员实施居家医学观察14日,高中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低风险地区入(返)榕人员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并至少在医学观察(监测)第一天和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参照以往复学要求,收齐师生员工福建八闽健康绿码或所在省份健康绿码、健康信息登记表和承诺书,杜绝师生员工带病带隐患返岗返校。
三、严防死守,实施“错峰、错层”开学。
师生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以及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的,暂缓返校;待所在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等方可返校。在省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要提前返融,返融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方可返校。
(一)各年段学生返校时间安排如下:
1、高三年:8月16日
2、初三、8月29日;初一、高一年:8月30日
3、初二年、高二年:8月31日
(二)实行错峰上放学
9月1日,开学后,各年段上学时间安排如下:
上学:所有通学生上下午进校前在校门口接受体温测量,体温正常的回到班级门口进行第二次体温测量并登记在册。为避免校门口拥堵,非常时期通学生进校采取错峰办法,上午7:15-7:35初中部学生进校,7:35-7:55高中部通学生进校。下午13:30-13:50初中部学生进校,13:50-14:10高中部通学生进校。
放学:初中部师生先有序错峰离校;高中部通学生随后错峰离校。
所有寄宿生上下午上课前由舍长组织体测,体温正常的回到班级门口进行第二次体温测量并登记在册,晚自习回宿舍后加测一次体温。
四、严格管理,压紧压实防控责任。
1、落实责任,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各职能部门和年段要把全体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成工作合力,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校园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家校沟通协同,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无缝衔接,严格落实各自工作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确保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2、严把校门,加强校园卫生安全管理。严把校门关,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对所有师生员工入校时均进行身份核验、检测体温、查验福建八闽健康码、扫描张贴码。加强对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
3、培训演练,夯实疫情防控保障。后勤部门需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已经储备的物资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及时按需补齐。在秋季学期开学前组织开展对各项防控方案和预案进行培训,让师生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保卫部门要以年段为单位,指导组织开展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应急演练,把做好应急演练作为开学的必要条件。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实景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在开学前全面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校园卫生消杀,强化关键环节卫生监测,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保障校园饮用水安全,为顺利开学做好充分防控保障。
五、组织动员,强化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
1、要持续加强组织动员,按照属地部署要求,组织做好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应接尽接”,建立校园免疫屏障。
2、所有教职员工(含食堂、保洁、保安、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前要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秋季学期开学后,根据市防控指挥部最新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和复学学生“每15天抽取25%的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2个月内所有人员均接受过1次核酸检测”。
六、科学防控,实施健康教育行动。
1、继续倡导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开展各项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要加强学生近视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休息。在组织新生军训、学校文体活动等相关教学集体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学校防控压力、活动场所等情况,制定防控方案,避免人员交叉接触。
2、加强心理支持疏导。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依托心健室,持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严防“疫后综合征”。健全心理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防范个体、群体性安全事件。
七、周密部署,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
教学部门要指导教研组,以各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好线上线下教学两套方案,信息中心要在技术方面提供保障,确保线上教学可以随时启动。
XX第二中学
202X年8月14日
小学2022秋季开学工作方案5
进一步提高全校各单位和全体师生正确应对、处理和防控疫情的能力,控制和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带来的危害,切实维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和《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_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应急预案》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统一部署,结合疫情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x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疫情的防控、科普、宣传、协调及信息报送等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党委/校长办公室、校医院共同组成,合署办公。x兼任办公室主任,x任常务副主任,x任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全校疫情防控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各部门、各院系按照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