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一直是很多人的困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46和7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5用数学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6用数学练习课
1、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7 8、9的认识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8 8、9的组成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5.9 8、9的加减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5.108、9加减法的练习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5.1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
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5.12 10的认识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6.1 11~20各数的认识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个一组成。
6.2 11~20各数的写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2、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6.3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6.4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准备。
6.5排队中的学问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7.1认识整时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7.2认识整时练习课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1九加几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8.2九加几的巩固练习
1、巩固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较熟练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8.38、7、6加几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8.4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
1、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一直是很多人的困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第一单元准备课
1.1数一数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2比多少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位置
2.1认识上下和前后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2.2认识左右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5的认识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2比多少
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3几和第几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4分与合
1、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5加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3.61~5的加法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