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为目标,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教育科研活动为手段。我们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让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敏锐地捕捉研究点。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科研型过渡。我们努力创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新环境,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二、工作思路
本学年我们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规范科研活动,探索科研新路,拓宽培训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工作任务和目标
我们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如下:
1、逐步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建立学校科研组织网络,形成以校长室、教科室为主导,教研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科研工作,让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对实验课题的管理。逐步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4、重点抓好《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完善课题方案,为实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理论培训,搜索有关资料,优选理论知识,编辑文集,并请专家进行指导。
5、继续抓好省立课题《大课间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的结题工作。各课题组成员要不断实践、反思、创新,执教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呈现研究成果。
6、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实施各项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过程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负责人和全体实验人员工作会议,落实实验任务,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填写实验管理手册。
7、开展专题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课题研究。
8、及时搜集和整理实验资料,建档立案。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九月份:
1、完善《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课题方案。
2、落实校级课题,确定课题组人员和负责人。
3、进行实验教师行动研究理论的培训。
4、参加县教科室主任工作会议。
5、举办校内论坛,讨论新课改的问题。
6、开展小学数学课题组活动。
7、参加县选送省级语文教学参评活动。
8、开展新课程标准下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课题研究。
十月份:
1、检查课题研究工作。
2、邀请专家指导课题开展。
3、召开教科研例会。
4、申报省、市、县、校级课题。
十一月份:
1、召开教科研例会。
2、搜索资料,编辑文集。
3、开展数学学科市级课题组活动。
4、参加市小学科学课题结题汇报活动。
十二月、一月份:
1、部分课题结题。
2、登记教师获奖发表论文。
3、进行教科研工作总结。
4、开展教师培训。
为了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们根据市下达的任务要求,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了20__年的工作计划。
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生健康检查
在9-10月份对全体学生进行健康体检,要求体检率达到98%以上。我们将组织好体检工作,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体检结束后,我们将评估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高体重发育情况,并将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二、学生健康状况综合检测
我们将协助市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血红蛋白和肠道寄生虫病的监测,对检测阳性的学生进行矫治。
三、班级卫生监督
我们将定期对各个班级的室内外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为了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质量,我们将建立一支监督队伍,由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轮流值班检查。
四、卫生宣教
我们将利用横幅、广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我们将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预防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以及学生常见病的宣传。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口腔卫生、青春期等专题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五、学生常见病防治
我们将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计划、检查工作并进行总结。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和《技术规范》,我们将切实抓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近视的防治工作。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近视率。
六、抓好因病缺课检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动态
我们将加强传染病管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控制传染源。
七、学生营养卫生与食品卫生
我们将加强对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我们将严格管理两餐的卫生,确保食物安全,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八、填报各类报表,严格档案管理
我们将认真填报学校卫生各类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我们还将健全学校卫生保健档案管理,填写完整、清楚、正确。
九、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将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十、计划免疫
我们将做好新生凭证入学工作,确保记录完整。我们还将做好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包括百白破、水痘、脊灰、乙肝、麻疹和风疹疫苗的接种。
为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确保全县学校秋季开学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决定进行全面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案如下:
一、检查时间
从8月31日到9月3日。
二、检查内容
1.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主要检查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重点检查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和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对有基建项目的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安全,做好隔离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和师生安全。
2.校园环境整治情况:重点检查校园环境的整理、绿化、美化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和开学氛围的营造。还要检查教室和各类功能室的设施情况,以及课本的发放情况。
3.规范招生和师生报到情况:各幼儿园和小学不得开设学前班,小学一年级不得招收不足龄儿童入学。各校要及时统计学生的报到情况,教职工的到岗情况和考勤情况。还要检查义务教育学校是否落实了控辍措施。
4.各项计划制定情况:检查县教育局对开学工作的部署情况,学校和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制定情况,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制定情况。还要检查总课表、作息时间表、课任教师课表的制定和公示情况,以及课堂教学、备课和学校检查的情况,还要了解两操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5.新生入学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爱校、文明礼仪、校纪校规和安全防范等专题教育的情况。还要了解开学第一课、新学期开学典礼和第一次升旗仪式的组织情况等。
6.规范教育收费情况:要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政策文件,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突破收费标准。不打“擦边球”,并及时公示收费情况。不要求学生在指定书店购买教辅资料,也不向学生推销未经家长同意的教辅用书。
三、检查要求
成员将带领科室负责人逐校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真实记录发现的问题,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各科室要写出书面总结材料,包括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等,并在9月5日前交给督导室。各学校的开学工作汇报也要在9月4日前提交给督导室。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任务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发展和个性发展。
2.加强和丰富学校的艺术特色建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4.教师要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素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教研组老师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专业能力。
3.进行教育实验和科研研究工作,活跃学校文化生活。
四、具体工作
九月份:
1.教研组会议,制定工作计划。
2.制定学科计划。
3.提高课堂质量,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4.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5.开展鼓乐队和兴趣小组活动。
6.教授国歌、队歌和校歌。
十月份:
1.继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2.加强大合唱队训练,准备社团活动。
3.保质保量上好每堂课,按计划上好比赛课。
4.加强学科间交流。
5.进行常规教育管理工作。
6.开展儿童舞蹈教学工作。
7.加强鼓乐队训练。
8.开展国歌、队歌和校歌比赛活动。
十一月份:
1.按计划上好教研课、实验课。
2.开展新课题研究工作。
3.选拔和整理学生艺术作品。
4.写好教师随笔和读书笔记。
5.继续开展儿童舞蹈教学工作。
6.加强大合唱队训练。
7.在四年级中选择鼓乐队员进行训练。
十二月份:
1.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
2.按计划上好教研课、汇报课。
3.准备教研课展示活动和青年教师评优活动。
4.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5.开展儿童舞蹈教学工作,准备社团活动。
6.加强大合唱队训练,准备演出活动。
很多人不知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为目标,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教育科研活动为手段。我们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让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敏锐地捕捉研究点。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科研型过渡。我们努力创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新环境,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二、工作思路
本学年我们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规范科研活动,探索科研新路,拓宽培训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工作任务和目标
我们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如下:
1、逐步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建立学校科研组织网络,形成以校长室、教科室为主导,教研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科研工作,让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对实验课题的管理。逐步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4、重点抓好《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完善课题方案,为实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理论培训,搜索有关资料,优选理论知识,编辑文集,并请专家进行指导。
5、继续抓好省立课题《大课间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的结题工作。各课题组成员要不断实践、反思、创新,执教研究课、撰写研究论文、呈现研究成果。
6、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实施各项课题研究。做好实验的过程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负责人和全体实验人员工作会议,落实实验任务,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填写实验管理手册。
7、开展专题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小课题研究。
8、及时搜集和整理实验资料,建档立案。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九月份:
1、完善《建立行动研究机制,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课题方案。
2、落实校级课题,确定课题组人员和负责人。
3、进行实验教师行动研究理论的培训。
4、参加县教科室主任工作会议。
5、举办校内论坛,讨论新课改的问题。
6、开展小学数学课题组活动。
7、参加县选送省级语文教学参评活动。
8、开展新课程标准下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课题研究。
十月份:
1、检查课题研究工作。
2、邀请专家指导课题开展。
3、召开教科研例会。
4、申报省、市、县、校级课题。
十一月份:
1、召开教科研例会。
2、搜索资料,编辑文集。
3、开展数学学科市级课题组活动。
4、参加市小学科学课题结题汇报活动。
十二月、一月份:
1、部分课题结题。
2、登记教师获奖发表论文。
3、进行教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