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1
今年以来,安徽省经信厅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履行帮扶责任,创新工作方法,有效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绩。
制定计划,加强领导。
安徽省经信厅制定了2022年度帮扶宿松县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计划和三个定点帮扶村工作计划,设立任务,明确责任,制定措施。
安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到厅任职不久,即专门了解推进宿松县乡村振兴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安徽省经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明率有关处室局到宿松县抓紧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
安徽省经信厅作为牵头单位,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联络、对接,先后三次召开协调会,对接落实帮扶需求16项,投入帮扶资金638万元。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安徽省经信厅积极支持宿松县发展相关产业,在宿松县组织召开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对接会,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创办乡村加工厂,引进水芹种植和油茶种植、瓜篓种植等等,通过这些做法,增加了当地人民收入。
安徽省经信厅还支持该县企业申报绿色工厂、工业精品、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该县工业企业奖励力度,有力支持了工业发展,并带动了乡村振兴。
加大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宿松县地处安徽西南,过去交通不便。
安徽省经信厅作为牵头单位,联系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环西湖和北湖产业路,新修西湖3个排水闸站,解决雨季排水问题,为北湖新拉高压线电路,增加设变压器点,解决养殖保电问题。
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2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_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
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
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
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
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
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___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
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
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3、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县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棉纺加工等各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共带动各类生产基地80余万亩,带动农户20余万户。
涌现了一批产业基础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的镇和村。
__镇的大蒜和辣椒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__镇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__村地瓜、__村苦瓜、__村番鸭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此外,还有14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示范村。
我县的__食品有限公司、巨__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我县及周边县市100余养殖户签订回收合同,确定最低回收价,保证了养殖户的收益。
__镇的__家私有限公司规模快速膨胀,产品在国内展览并多次获奖,有力带动了我县的林业的发展。
4、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趋于紧密
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我们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通过改造传统模式,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联结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
__果蔬有限公司领办创办农民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涉及5个镇12家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效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给家庭困难的农民提供担保贷款,并负责产品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种难和卖难的问题。
联合社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主体。
5、农产品品牌意识逐步提高
__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冷冻分割系列产品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山东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级新六产示范企业,公司董事长张__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__市第二届菏泽十大新农人。
此外,我县新获得省级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
__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加工中运用一般技术的多,高新技术较少。
2、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
一是产地初加工水平低。
二是综合利用不足,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的60%没有得到循环利用。
三是布局比较分散,产业聚集度低,资源不能共享。
四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多、创新少,引进多、自创少,单打独斗多、联合创新少,多数企业缺乏品牌宣传推介资金。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机构少,针对性不够强,难于与企业有效沟通与对接。
3、知名品牌产品少,发展后劲不足。
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粗放,营销人才匮乏,市场开拓不足。
加之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够健全,手段落后。
因此,全县优质农产品加工的比重偏低,知名品牌产品较少,影响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科技投入少,创新能力弱。
农产品加工业领域经费投入偏少,加工技术力量支撑缺乏,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居多,小、散、弱、差情况突出,难以做大做强。
5、资金困难。
由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因投入较大造成了资金上的负担。
同时银行贷款难,资金周转不开,有的经营出现困难。
6、对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助推力。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少、力度小,营商环境有待优化,职能部门对企业索取多,支持少,有些优惠政策落实难。
三、对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1、把握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着重扶持优势产业。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有序推进。
充分立足我市实际,尽快编制我市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规划,重点扶持主导产业,明确工作任务,设定完成时限,并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覆盖。
下面小编整理了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1
今年以来,安徽省经信厅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履行帮扶责任,创新工作方法,有效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绩。
制定计划,加强领导。
安徽省经信厅制定了2022年度帮扶宿松县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计划和三个定点帮扶村工作计划,设立任务,明确责任,制定措施。
安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克金到厅任职不久,即专门了解推进宿松县乡村振兴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安徽省经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明率有关处室局到宿松县抓紧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
安徽省经信厅作为牵头单位,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联络、对接,先后三次召开协调会,对接落实帮扶需求16项,投入帮扶资金638万元。
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安徽省经信厅积极支持宿松县发展相关产业,在宿松县组织召开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对接会,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创办乡村加工厂,引进水芹种植和油茶种植、瓜篓种植等等,通过这些做法,增加了当地人民收入。
安徽省经信厅还支持该县企业申报绿色工厂、工业精品、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该县工业企业奖励力度,有力支持了工业发展,并带动了乡村振兴。
加大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宿松县地处安徽西南,过去交通不便。
安徽省经信厅作为牵头单位,联系省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环西湖和北湖产业路,新修西湖3个排水闸站,解决雨季排水问题,为北湖新拉高压线电路,增加设变压器点,解决养殖保电问题。
乡村振兴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2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_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
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
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
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
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
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___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
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
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