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10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1
一、活动主题
主题:热爱劳动、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及体育、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的要求,结合每学年设立的劳动周和每周一节劳动课,进一步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通过课外校外劳动实践、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和家校共育,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夯实劳动文化,强化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
(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意识。
我们将深入解读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将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整个高中学段。我们将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我们将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团会等渠道和形式宣传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安排劳动实践。
我们将根据高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我们将鼓励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校园绿化美化、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等事务。我们将结合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我们将深入挖掘各学科的劳动教育内容,推进以实践导向、理论支撑、五育融合为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落地。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勤工俭学、设计制作、创新创业等劳动实践活动。
(三)夯实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我们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营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将把学校食堂、宿舍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教育的第一场所,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我们将把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让学生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我们还将创造条件,举办“劳模大讲堂”、“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榜样示范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感悟劳模精神。
(四)鼓励家长参与,推动家校融合。
我们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成才观。我们要求家长在劳动教育工作中发挥监督和引领作用,当好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我们还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通过开展亲子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庭、社区劳动任务,学会几项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成立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做好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工作。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宣传月的组织工作,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作用,因地制宜,精心策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丰富活动形式。
学校要主动衔接属地街道、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文旅等部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可操作性高的劳动教育活动。我们将引导和鼓励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等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鼓励学校各部门和各行政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革新劳动教育成果,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先进典型、模范事迹。我们还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协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3
设计背景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逐渐被淡化、弱化。然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使劳动教育重新成为“硬指标”。生活即德育,处处是课堂。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光荣、伟大和幸福。在2020年的网课期间,疫情危机的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尽管他们不能外出,但学生们展现出了积极的品质。他们充满行动力,参与了抗疫健康餐定制活动,全校学生纷纷晒出了自己的作品;他们富有创造力,不少学生创作了自己的菜谱,引人入胜;他们也具备爱劳动、懂感恩的品质,亲自动手为家人做一顿爱心美食,让家人感受到幸福和感动,同时也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父母平日做饭的不易,更加珍惜和感恩。
小小的一道菜,倾注着学生们的心思和力量,形成了文德学子以“食”抗疫的强大力量。健康抗“疫”,文德学子正在行动中!
作业目标
1. 学会烹饪一种美食的方法。
2. 在烹饪过程中认识各种食材以及其营养价值。
3. 学会均衡营养、科学饮食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4. 在享受烹饪乐趣的同时,学会关爱家人。
劳动过程
环节一:任务驱动,为家人定制一份抗疫美食。
内容:了解哪些食物既营养又健康?根据家庭成员的口味偏好,定制满足每个人需求的美食。如何处理食材,让食物色香味俱全?请带着这些问题去查阅资料(食谱、食材处理方法、课外书、上网等),并咨询老师、家长、同伴等,用心为家人定制一份抗疫美食。
时间安排:3月1日
学科融合与达成目标:结合信息技术所学到的信息搜索与整理技能,收集营养学知识和烹饪技巧。
难度系数:☆☆☆
预计时长:周末一小时
环节二:邀请家人点评,总结定制美食心得。
内容:你定制的美食是否受欢迎?在制作食物前,你是否计算了所需成本和用时?为了吸引食客,你是否提前设计好摆盘?这一切都是发挥创意、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劳动技能的机会,请用心定制并记录下你的抗疫健康美食吧!
时间安排:3月5日至3月10日
学科融合与达成目标:结合美术所学习到的美学知识,进行摆盘、制作电子海报或视频。
难度系数:☆☆☆☆
预计时长:一小时左右
完成情况
我们收到了24个班级共200多份作业反馈,涵盖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学生们以小队为单位制定了营养套餐计划,并将不同类型的套餐进行归类,例如学霸套餐、女神套餐、护眼套餐等,推荐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我们选取了七份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示,形式包括电子海报、手抄报、视频等。在这些作业中,学生们详细描述了套餐制定中的营养价值、色香味、制作方法等,图文并茂。
总结反思
劳动教育是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20xx年的特殊时期,学生们只能在家中学习和锻炼。因此,我们学校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进行了创新的劳动教育。在本次《文德小厨神——抗疫健康套餐定制》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全校学生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在活动中,学生们互动分享了600多个菜谱,在评选中参与了200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优秀的作品以汤品、菜品、主食、甜点四个菜式进行线上展示和分享。学生们在学会烹饪一种美食的同时,认识了各种食材以及其营养价值,学会了均衡营养、科学饮食的相关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他们在享受烹饪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了关爱家人。这次活动具有实操性强、参与面广、反响热烈、实用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4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在持续推进我教育改革中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特色劳动教育体系,我校将在20__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27日—20__年2月8日
二、活动主题:
家校一体化,劳动不放假
三、活动内容
1.参与家庭劳动,争做家务达人。
选题1:假期期间,帮助家人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选题2:为家人献上“暖心美食”,和家人一起完成美食制作,共享温情时刻。
要求:以图片或微视频的方式记录参与家庭劳动全过程,图片或微视频中要有父母参与和反馈。
2.参与社区服务,争做志愿达人。
选题1: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抗疫、政策法律法规宣讲、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选题2:走进身边的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场所开展义务劳动,传播温情和爱意。
要求:撰写参与社区服务心得体会,并配有相应图片。
3.参与实习实践,争做工作达人。
选题1:调查、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体验他们的工作艰辛,深切感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选题2:尝试假期社会实践,通过经历真实的工作体验,获得真实的工作劳动感悟。
要求:撰写实习实践报告,重点阐释对劳动精神的体悟。
4.参与调研活动,争做研学达人。
选题1:参与家乡调研活动,协助建设美丽家园,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选题2:挖掘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传播家乡的优秀文化,搜寻整理家乡的劳动楷模和先进事迹,将所见所闻所感宣讲给身边人。
要求:撰写调研报告或制作推介家乡文化、旅游、美食等内容的微视频。
四、活动要求
1、依据活动内容,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结合个人特长和专业特色,认真思考,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要主动亮身份、尽义务、做奉献、树形象。
2、各班级积极动员学生踊跃参加,20__级、20__级学生参与活动,作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可先行记入到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等待核定。请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提交一次劳动成果,每次提交不少于五名同学,内容不可以重复,20__年2月8日前截止,作品打包发送至邮箱,文件命名为“年级-班级-劳动教育”。20__级学生自愿申报参加。
3、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同学们可主动向学校公众号平台申报自己收集到的好人物、好行动、好故事等素材,优秀素材将在学校官微等平台及时予以宣传报道,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4、活动结束后将择优向学校推荐劳动教育实践先进个人,学校将统一发文进行表彰。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在持续推进我教育改革中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特色劳动教育体系,我校将在20__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家校一体化,劳动不放假”,旨在引导学生在假期期间通过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实习实践和调研活动,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对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活动的时间为20__年12月27日至20__年2月8日,为期约一个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的活动内容。在家庭劳动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帮助家人完成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制作美食,共享温馨时刻。学生需要以图片或微视频的方式记录参与家庭劳动的全过程,并确保父母的参与和反馈。
在社区服务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抗疫宣讲、环境整治等;还可以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等公益场所,开展义务劳动,传播温情和爱意。学生需要撰写参与社区服务的心得体会,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实习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劳动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可以选择调查和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体验他们的工作艰辛;还可以尝试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通过真实的工作体验来感悟工作的意义。学生需要撰写实习实践报告,重点阐释对劳动精神的体悟。
调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参与家乡的调研活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还可以挖掘家乡的文化底蕴,记录传播家乡的优秀文化,搜寻整理家乡的劳动楷模和先进事迹,将所见所闻所感宣讲给身边人。学生需要撰写调研报告或制作推介家乡文化、旅游、美食等内容的微视频。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考虑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结合个人特长和专业特色,认真思考,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并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要主动亮身份、尽义务、做奉献、树形象。
各班级应积极动员学生参加活动,20__级、20__级学生参与活动后,可以将其作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先行记入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等待核定。每个班级需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提交一次劳动成果,每次提交不少于五名同学的作品,确保内容不重复。所有作品需在20__年2月8日之前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文件命名为“年级-班级-劳动教育”。20__级学生可自愿申报参加活动。
在实践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向学校公众号平台申报自己收集到的好人物、好行动、好故事等素材。优秀素材将在学校官方微信等平台及时宣传报道,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活动结束后,学校将择优向学校推荐劳动教育实践先进个人,并进行统一表彰。通过这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劳动精神,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贡献。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5
一、活动主题:劳动的光荣与幸福
想要摆脱困境,就去劳动;想要创造未来,就去劳动;想要寻找快乐,就去劳动;想要实现梦想,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不仅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成为了我们学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主题为“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活动,将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的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 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热爱劳动相关的事例,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 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整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例如整理床铺、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假期结束后,各班先自行评比,然后选出优秀作品送至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学校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了解2位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制作一份“劳动最光荣”的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
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6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入推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以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在校内进行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与“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以“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10篇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1
一、活动主题
主题:热爱劳动、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及体育、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的要求,结合每学年设立的劳动周和每周一节劳动课,进一步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通过课外校外劳动实践、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和家校共育,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夯实劳动文化,强化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
(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意识。
我们将深入解读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将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整个高中学段。我们将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我们将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团会等渠道和形式宣传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安排劳动实践。
我们将根据高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我们将鼓励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校园绿化美化、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等事务。我们将结合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我们将深入挖掘各学科的劳动教育内容,推进以实践导向、理论支撑、五育融合为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落地。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勤工俭学、设计制作、创新创业等劳动实践活动。
(三)夯实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我们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营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将把学校食堂、宿舍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教育的第一场所,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好习惯。我们将把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让学生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我们还将创造条件,举办“劳模大讲堂”、“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榜样示范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感悟劳模精神。
(四)鼓励家长参与,推动家校融合。
我们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成才观。我们要求家长在劳动教育工作中发挥监督和引领作用,当好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我们还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通过开展亲子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庭、社区劳动任务,学会几项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成立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做好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工作。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宣传月的组织工作,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作用,因地制宜,精心策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丰富活动形式。
学校要主动衔接属地街道、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文旅等部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感强、可操作性高的劳动教育活动。我们将引导和鼓励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等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鼓励学校各部门和各行政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革新劳动教育成果,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先进典型、模范事迹。我们还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协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劳动教育实施活动策划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