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快节奏的日常生活,过重压力下的学业现状,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时常相遇的生活困难,扑朔迷离的青春骚动,难以如意的人际交往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疑虑、纳闷、压抑等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失衡。

有的突然会一反常态,变得孤僻古怪,与群不合;有的脾气暴躁,常常顶撞父母和老师,甚至逃学拒读、离家出走,或出现暴力行为;有的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悲观厌世和自杀意念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关于中学生心理疏导的课题是从20XX年3月份开始启动的.,课题共分三个阶段,即准备发动阶段,实验实施阶段,成果总结阶段。

现在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当中。

从开始实验到现在已过去将一年了。

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成,在这里做一下简单回顾。

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评价

根据课题的实施方案,我们的课题主要面对三个层面确定科研目标开展研究。

1、面对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建立了逐层深入的教师研训模式;

2、面对学生层面,要构筑一个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面对学生家长,要找到一条帮助家长提高教子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下面分三个层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队伍建设层面

为了使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统一学习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购进相应教研材料等形式,展开了深入的学习研究,使大家统一了认识,摸清了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及途径,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及手段,为我们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正确理解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既没有相互代替,更没有把二者机械地隔裂开来,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把二者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尤其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品德”问题来处理,而是遵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挖掘思想根源,找到“病因”,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以“助人自助”为原则,通过改变学生的内因以达到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使得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作用

开办心理咨询室,为解决个别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

为使咨询室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对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做了专业性研究,建立了咨询工作的领导机构,使咨询工作具有实效性,改变了咨询室形同虚设的局面。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做法是建设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去。

我们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去,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运用到个别学生的转化中去。

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运用心理健康更显得极为重要。

4、环境陶冶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锻炼。

如: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质;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校园景点、环境布置上,都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自己的心境。

5、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精神等。

在本学期,定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如合唱队、美术组、足球队、篮球队等多个小组,参加人数达全校总人数的'二分之二,让学生在各自喜爱的活动中学有所长,获得成功的体验。

又如定期开展班队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各种有意的活动中了解自己,调控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

(三)干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1、建立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心理小辅导员的管理,利用“心理减压站”社团,使我校的心辅工作上一个台阶。

2.在学校网站开设版块,提供心辅的空中平台,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接受学生家长的咨询。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你心我知”心理广播的质量。

4.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心辅水平。

5.继续开设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心理辅导促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6.开设团体辅导观摩课,加强研究,提高实效。

7.撰写个案、论文,注重资料的积累。

三、具体工作:

队伍: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教导为分管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全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组成强大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校已有1名教师通过了新区心理咨询的培训,并获取了相关证书。

本学期我校将加大教师的培训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心理辅导中心举办的各类辅导班,提高师资水平。

我们将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我校作专题讲座,争取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日上台阶。

团辅:在前几年我校开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础上,今年的3年级开设此课,每周每班开设一节,期末上交教案

组织学生的研究课,并组织参加片里的观摩课。

经常吸收反馈,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

个辅:继续建立对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接待制度,在每周一到周五中午的11:50——12:50为个别心理辅导开放时间。

作好情况记载并作资料保存。

心理辅导员每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的交流与分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宣传:今年为了加大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了三块宣传阵地。

一块是利用每周二的谈话课时间开设“你心我知”的专题广播,到时将播送学生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

第二块宣传阵地是辅导站与工会结合,利用工会的板报进行这方面的宣传。

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

第三块是通过学校网站不定期地提供心理辅导方面的信息,接受学生、家长等的咨询。

常规:班主任作好每学期1位学生的个案分析,撰写心理健康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一篇,期末上交。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举办的相关论文比赛。

注重资料的积累,在校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测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

一、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1、强化心理教师培训,提升了心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水平

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针对我市心理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复杂、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心理课教学和心理咨询需要的现状,我们重点抓了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

2002年我们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初级培训,通过培训宣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20XX年又举办了心理教师中级培训班,这次培训除了专家讲座,还观摩了2节心理健康课,听取了3位教师的经验介绍,不仅在理论上提高了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践上也为他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样板。

20XX年9月,又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请3位专家做了讲座,展示4节心理健康课,2位教师做了经验交流,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组织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发挥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扮演好这一角色要求班主任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能帮助学生调适或解决心理问题。

为此从20XX年起,每年的寒暑假我们分期分批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名班主任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并有很多班主任已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