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10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一、活动目的
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食物中毒带来的危害,我们组织了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旨在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能够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发现、控制、报告、治疗和反馈。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保健室
四、参加人员:
全体后勤人员
五、具体人员安排
保健医生负责初步诊断患儿,并及时向后勤主任汇报情况,带患儿就医。后勤主任负责向园长汇报情况,并控制现场。后勤保障组组长和财务负责稳定师生情绪,与家长沟通。食堂主任负责封住食堂冰箱和备餐间。保育员负责采集呕吐物,处理现场的消毒。其他后勤人员观看了解演练流程。
六、演练流程:
1、大一班保育员发现2位幼儿出现严重呕吐,立即抱幼儿到保健室通知保健医生,并保护现场,让其他幼儿尽量远离。
2、保健医生立即对患儿进行初步诊断,确认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后,向后勤主任汇报,并向园长说明情况。园长会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镇卫生院和上级教育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发生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如果怀疑投毒,还会向公安部门报告。
3、后勤主任立即安排通知食堂封存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和饮用水,并封住食堂禁止人员进入发生病例的班级。
4、保健医生和班级一名教师陪同患儿就医,班主任通知患儿家长说明情况。
5、教师和保育员对患儿所在班级的儿童进行细致观察,全园各班级密切关注在园幼儿的身体状况。在留观期间,不得随意进出班级,不得进食和饮水。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具、容器和餐具等不要急于清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6、如实反映情况。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老师和患儿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向有关部门提供详细信息,如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人数、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方法和加热温度、时间等。
7、全园教职工在查明情况之前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在卫生部门确认食物中毒后,及时处理引起中毒的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的方式。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同时继续做好消毒和常规工作。
8、保健医随时向后勤主任汇报就诊情况,如果医院确诊为食物中毒,后勤主任立即上报园长,并按上级部门要求逐级上报,按照上级部门指示指导班级做好配合工作。
9、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外传消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果有家长来园探视,幼儿园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接待。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患者的心理疏导。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10、幼儿园会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2
为了确保敬老院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有效处理,保护老人的生命安全,我们特制定了以下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 领导小组的设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办公室设在院长室,由院长王天栋担任主任。
2. 领导小组的职责:
- 统一指挥敬老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救援工作,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后续处理工作。
- 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和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
- 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调度人员,组织后勤保障。
- 根据计划和指示,有序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定期检查工作情况,提出阶段性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 完善制度,制定敬老院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
2. 强化督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
3. 分配清楚职责,院长成为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堂管理人员成为第一负责人。
4. 加强食品卫生知识教育,通过讲座等形式,提高老人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
三、应急处置程序
1. 及时报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领导小组副组长(院长)要在半小时内向镇主管领导报告,报告事故的地址、时间、人数和临床表现等。保护现场并封存导致事故的食品和相关物品。
2. 立即抢救: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
3. 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和可疑食物,不急于处理老人剩下的食物、食品用具和餐具,保留老人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提供留样食物。
4. 配合调查处理: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如实反映事故情况,提供有关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方法等信息。
四、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理不当的情况,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通过以上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将能够高效、有序地处理敬老院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确保老人的生命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3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食堂安全使用组织网络,成立了一个由专门负责的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对校区食堂天然气的安全使用进行具体部署,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学校食堂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组长负责指导和检查学校食堂的安全保障工作;
2. 副组长作为学校食堂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制定、落实和检查食堂安全保障工作,特别是天然气的安全使用;
3. 组员作为食堂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每天负责检查食堂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4. 每天负责开关煤气罐阀门、煤气包总、分开关的人员,以及食堂楼层负责人,要每天检查煤气使用前后所有阀门是否关闭,并注意使用过程中是否有漏气现象。
如果发生突发事故,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 首先,负责关闭煤气罐阀门、煤气包总、分开关、电源总开关的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如使用灭火器、黄沙等进行灭火,同时食堂楼层负责人要负责开启消防通道,保证人员的疏散;
2. 立即向学校安全办报告,安全办负责向校长汇报,并向县教育局安全办领导汇报;
3. 根据火势情况,如果需要报警,应立即使用电话拨打消防中心(电话119),并向对方报告火灾的发生,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4. 在消防车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往现场进行扑救。消防车到来后,校内人员要配合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扑救或提供辅助工作;
5. 扑救固体物品火灾时,可以使用各类灭火器具;扑救液体物品火灾时,应使用AB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允许使用水进行扑救;
6. 在进行灭火的同时,要注意查明火灾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罐阀门等。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得参与灭火工作,发生火灾事故时要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师生,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同时,要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4
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对自己生产的食品安全负责。他们应该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生产的食品引发了食品安全事故,他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损失,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这个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构和职责。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构,指定负责人和成员,并明确他们的具体职责。
2.建立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根据企业和所生产食品的特点,找出食品安全事故易发生的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定期检查各项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3.建立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处理机制。食品生产企业应收集原料采购、储存、投料等原料控制信息,生产过程、工具设备、产品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信息,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信息,仓储运输、交付控制信息,以及客户、消费者反馈、媒体报道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应进一步核查是否存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必要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4.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程序并规定应急演练工作。食品生产企业应依法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组织救治因食品安全事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员,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召回、销毁等措施来减少危害后果。食品生产企业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有条不紊地高效处理。
5.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装备、经费等资源储备。为了有效进行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工作,食品生产企业应提供所需的各项资源保障。这包括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构和人员具备满足工作需要和权威性的能力,保证他们能够全面获取信息、有效识别风险、监督防范措施的执行以及组织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还要确保信息网络畅通,以满足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信息收集、汇总、报告的需求。此外,还要投入宣传教育方面的资源,通过在关键场所张贴宣传材料、严格培训考核、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使相关人员清楚地知道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该如何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理。同时,还要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配合调查和救治工作提供人员和必要的物资、经费等支持。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5
为了保障学校食堂的饮食安全,确保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根据食堂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下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
1. 成立了学生食堂安全应急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学校学委办、校办公室、总务处、教导处、教科处和食堂管理员等人员。
二、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出售。
2. 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 如果中毒人数超过3人,应在4小时内报告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
- 如果中毒人数超过10人或者有人死亡,应在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10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1
一、活动目的
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食物中毒带来的危害,我们组织了一次食物中毒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旨在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能够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发现、控制、报告、治疗和反馈。
二、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保健室
四、参加人员:
全体后勤人员
五、具体人员安排
保健医生负责初步诊断患儿,并及时向后勤主任汇报情况,带患儿就医。后勤主任负责向园长汇报情况,并控制现场。后勤保障组组长和财务负责稳定师生情绪,与家长沟通。食堂主任负责封住食堂冰箱和备餐间。保育员负责采集呕吐物,处理现场的消毒。其他后勤人员观看了解演练流程。
六、演练流程: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后,立即启动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大一班保育员发现2位幼儿出现严重呕吐,立即抱幼儿到保健室通知保健医生,并保护现场,让其他幼儿尽量远离。
2、保健医生立即对患儿进行初步诊断,确认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后,向后勤主任汇报,并向园长说明情况。园长会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镇卫生院和上级教育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发生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如果怀疑投毒,还会向公安部门报告。
3、后勤主任立即安排通知食堂封存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和饮用水,并封住食堂禁止人员进入发生病例的班级。
4、保健医生和班级一名教师陪同患儿就医,班主任通知患儿家长说明情况。
5、教师和保育员对患儿所在班级的儿童进行细致观察,全园各班级密切关注在园幼儿的身体状况。在留观期间,不得随意进出班级,不得进食和饮水。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具、容器和餐具等不要急于清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6、如实反映情况。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老师和患儿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向有关部门提供详细信息,如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人数、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方法和加热温度、时间等。
7、全园教职工在查明情况之前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在卫生部门确认食物中毒后,及时处理引起中毒的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的方式。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同时继续做好消毒和常规工作。
8、保健医随时向后勤主任汇报就诊情况,如果医院确诊为食物中毒,后勤主任立即上报园长,并按上级部门要求逐级上报,按照上级部门指示指导班级做好配合工作。
9、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外传消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果有家长来园探视,幼儿园会与他们进行沟通和接待。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患者的心理疏导。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10、幼儿园会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2
为了确保敬老院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有效处理,保护老人的生命安全,我们特制定了以下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 领导小组的设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办公室设在院长室,由院长王天栋担任主任。
2. 领导小组的职责:
- 统一指挥敬老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救援工作,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后续处理工作。
- 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和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
- 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调度人员,组织后勤保障。
- 根据计划和指示,有序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定期检查工作情况,提出阶段性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 完善制度,制定敬老院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
2. 强化督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