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2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台上)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2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贯彻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精神,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我们特别开展了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本次演练的主题是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演练将于20__年5月20日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内进行。参与演练的人员包括全体教师和幼儿。

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我们组织了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分工。组织机构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人员分工主要包括组织协调组、疏散引导组和抢险救护组。

组织协调组的职责是制定演练方案、宣传教育、协调指挥、信息传达和对外联系、记录总结和宣传报道等。疏散引导组的职责是引导幼儿安全有序疏散、协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安置好、协助其他组工作等。抢险救护组的职责是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处理演练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等。

在演练前,我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方案,并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应急技能,并进行了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的讲解。此外,我们还对师幼进行了身体问询检查,并为演练准备了相应的器材。

演练正式开始后,疏散引导组的成员将根据指定的地点接应幼儿,帮助他们安全有序地疏散。抢险救护组将负责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并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专人跟踪拍摄整个演练过程。

在演练结束后,我们将全体幼儿集中到操场上,并听从园长的指挥。各班级将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园长将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在整个演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紧张和严肃的态度,不准喧哗和嬉闹。演练的时间应控制在2至3分钟之内。我们要向幼儿讲清楚这次演练的意义,即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情况。

通过这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3

为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决定在下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演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

演练的总指挥是校长,副总指挥是副校长。演练对象是全体师生。

首先,通过广播通知要求学生进行演练。第一次广播是关于防震演练的,学生被要求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第二次广播也是关于防震演练的,要求同样是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第三次广播是关于消防疏散演练的,学生被要求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照各班级的下楼顺序,学生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2分钟。

为了模拟火灾场景,演练中将在教学楼的南、北楼梯口放置两个盆,模拟火灾和浓烟。在疏散开始前由符芳丽和早班校警负责点燃这两个盆。

此外,陈德辉将进行灭火器灭火演示,向师生展示灭火的步骤。同时,还会有时间统计员负责统计消防疏散的时间。

演练结束后,将进行简单的小结,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关于疏散路线,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是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是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在演练之前,班主任将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和火场逃生技巧的辅导。学生被告知在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让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伏低身体下楼撤离。在疏散演练时不需要带毛巾,只需用单手捂住口鼻,弓着身体下楼撤离,并且要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每班分成两行队伍下楼,每班有两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维护秩序。安排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下楼队伍的安全,确保学生有序下楼。陈帅和符艺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并且要强调演练过程保持安静。

为了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还安排了人员在楼梯口进行管理。北边楼梯口的人员安排是:四楼是陈在良,二楼是张亚金;南边楼梯口的人员安排是:四楼是牛晓,二楼是郑翠娟。

通过这次演练,希望能够提高师生的防震和防火自救能力,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确保学校的安全。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4

为了加强偶发事件中应急疏散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决定将于20__年5月13日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习。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学校要求各班加强宣传教育,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防震和疏散规定的程序进行疏散。通过这次演习,师生们将提高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掌握减灾技能,提升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一、目的

这次演习的目的是提高对学校地震、火灾等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确保师生的安全。同时,演习也旨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让师生们对防灾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到实践,切实掌握避灾逃生技能。

二、组织安排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行政人员、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2、现场指挥小组:

总指挥:郑

现场指挥:__

消防扑救组:

组长:__

成员:__

宣传摄像组:

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音响警报组:

组长:__(中学)

成员:__(小学)

联络协调组:

组长:__

人员疏散组:

组长:__

成员:各科室及各班班主任等

三、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都将参与演习。

四、演练时间

演习将于20__年5月13日(星期二)上午进行。

五、演练内容

演习将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环节。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六、组织实施要求

1、在演习前的班会课上,学生将观看《地震中如何自救逃生》视频,并接受有关知识的教育,如《地震避险自救常识》等。视频可以在校园网德育栏中观看,也可以通过群邮箱下载。

2、演习将在星期二上午进行。防震安全领导小组将迅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疏散逃生,各楼层负责人在各教学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随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的疏散逃生。

3、具体的疏散工作安排请参见附件1和附件2。教室内学生的疏散将由任课教师负责。

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旨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演习前,各班级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与演习的人员都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教师要认真负责,做好组织工作。

3、疏散过程必须按照疏散要求和路线进行,以确保应急防震演习的严肃性,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演习中的安全,不得追跑、拥挤、推搡,更不能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果有人摔倒,应立即扶起并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区。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必须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得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5、疏散顺序为:教师领队,学生排成两列队伍(不用按身高排列),靠右下楼道,各班按照附件3的方案进行疏散。

6、各楼层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7、离开危险区域后,全体师生将按照广播操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上(如果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的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8、医务人员将在广播室前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9、为了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的所有门窗必须保持畅通。

八、总结

在逃生的过程中,我们要熟悉环境,稳定情绪,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这次活动结束后,防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的组织疏散情况进行总结。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5

为了宣传和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要求,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体师幼在地震发生时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行动迅速,有序逃生,特开展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一、演练主题: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

二、演练目的: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20xx年5月20日,在幼儿园教学楼内。

四、演练人员:全体教师和幼儿

五、地震演练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总指挥:园长

副总指挥:副园长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人员分工

1、组织协调组: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过程中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联系;演练的记录、计时、总结、宣传报道等。

2、疏散引导组:引导组织幼儿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组工作。

3、抢险救护组: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人员尽快运送到指定操场,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演练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撤离、疏散、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3、演练前师幼身体问询检查:对于演练前发烧、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的幼儿,安排专人照顾。

4、准备演练器材:话筒、报警器、照相机、救护箱。

七、演练实施

1、护导人员职责:分别到各自制定地点接应幼儿。视情况可提示:小朋友们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往回跑,不要捡东西。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排除险情。待幼儿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东楼门外:一楼东台阶;一楼西台阶;西楼跟踪照相。

2、疏散路线安排

班从西楼道撤出;班从南东侧楼道撤出;任课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有后门的班级要组织幼儿分别从前、后门撤离。

3、演练开始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的检查,并通过广播发出指令:“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报警器报警——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里的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地震来袭,进行避险。幼儿就近蹲或躺在课桌旁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的物品保护好头部,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避开窗户、吊扇,避免被砸。避险动作12秒。

(3)12秒钟后李.志负责播放报警声,中间停30秒,幼儿开始向操场疏散。逃生时当堂任课教师在前,另一名班主任在后。

八、集中和总结阶段

全体幼儿撤出教学楼后,一律到操场整队集合,听从园长统一指挥。同时各班马上清点人数,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园长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九、特别提醒

1、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2、时间控制在2-3分钟。

3、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幼儿讲清楚,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并学习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

教学难点:

地震时如何求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做弹性回跳说。

2、地震预测和减少地震灾害

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开始进行地震的预测,现在的科学能够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发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提前预示地震的发生。师生一起讨论其他地震前的预兆。

同时,了解地震的原理和过程,对引起地震灾害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有一个基本概念。纵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摇晃。体波指的是P波和S波的总称,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是体波到达地表后激发的次生波,沿地表传播速度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较大。

3、地震时如何求生

学生们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后,应该知道遇到地震时如何自救。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和讨论逃生的基本要领,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提问: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同学们相互讨论。

很多人不知道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2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1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份《防震安全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5月11日上午大课间时间进行了全校师生防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布置:

一、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1. 向学生讲解演练的重要意义,教育他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不能将其视为游戏。同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演练的安全进行。

2. 在听到信号后立即指挥学生行动。

3. 学生在校期间,各班的前后门不得锁上,要保持畅通。

4. 指挥学生前一半从前门撤离,后一半从后门撤离,每班自然排成两队。

5. 对于乐知楼(南)和思齐楼(北)楼:

- 东楼梯通过班级:一(6)、一(7)、三(2)、三(3)、五(1)、五(2)、四、六年级的1班、2班。

- 西楼梯通过班级:三(1)、一(8)、三(4)、三(5)、五(3)、五(4)、四、六年级的3班、4班。

- 一、二年级的学生从教室的两个门出来后自然并成两队到大操场指定位置集合(平时集会的地点)。

6. 二楼的学生下楼速度要快一些,三楼的学生在抓紧时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到达操场后,各班要站到指定的位置(平时集合的地点)。

7. 在下楼的过程中,学生不得讲话、喊叫或拥挤。同时,计时,但不比速度,各班级要查找存在的问题。

8. 班主任要跟在班级后面下楼,到达操场的指定位置后,站在班级的最前面。

二、目的: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除班主任作为各班直接负责人外,每个楼梯拐弯处及楼梯平台处都配备一名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安全撤离。具体的人员分配如下:

- 乐知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思齐楼楼:东楼梯、西楼梯

- 一楼:一二拐角、二三拐角、三四拐角

- 乐知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思齐楼楼前维护老师:从东到西一字排开

- 放置牛奶区维护老师:确保学生过台阶时的安全

- 南北走道维护老师:三位老师从北至南三个通道口

这些老师的岗位职责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岗位,指挥学生有序疏散,不许学生推拉或拥挤,确保学生安全有序下楼。学生撤离后,跟随学生队伍到指定位置站好。所有班级学生撤往大操场时,要按照先后顺序站在学生队伍的外围。

三、场地划分及要求:

演练时,学生们要集合在平时集会的指定位置(面朝东)。维护老师的分配如下:

- 一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顺序为六年级至一年级(1-4班,5-8班)。

四、各位老师的职责:

- 老师负责计时(台上)

- 老师负责拍照片

- 老师负责摄像

- 老师负责信号

- 老师负责医护

五、在5月11日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各班级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演练。演练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中到后操场上,总结演练情况。

要求: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在演练结束后立刻将自己所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崔欣处,以便总结。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及时总结,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深化演练效果。

地震逃生培训教案2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贯彻市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知》的精神,提高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全体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我们特别开展了本次地震疏散安全演练。

本次演练的主题是吸取地震教训,科学自救互救。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管理水平,强化师幼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