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1

本预案所指安全事件,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师生因身体健康原因出现的呕吐、怪叫、昏厥等突发症状;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受伤事故;课堂教学中的吵架、斗殴行为;体育活动中,学生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或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死亡的事件;其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

1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校长

主要责任人: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

相关责任人:教务主任

2预防措施

(1)坚持落实好校长、教师的带班、值日、值勤制度。在学生上学、放学、下课、做操、集会等常规活动的关键部位、重要环节,安排专人疏导,保护、管理学生,明确疏散路线,健全紧急情况下疏散、拯救预案。

(2)在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生活场所的安全通道、楼梯间、疏散路线上等安全瓶颈地带,严厉禁止学生拥挤、跑、窜、追逐等做其它有碍安全的行为。

(3)学校日常的实践类教学和竞技类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行必要的安全预防,确保学生不受伤害。

(4)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活动等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搞好安全教育和活动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跟班带队,亲临指导,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和保卫。

(5)认真做好地域性、季节性重点环节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听从教师教导和指挥,按教师规范要求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技能训练。师生共同有相应避免和消除危险的义务。

(6)完善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保持平整。室内球场注意通风、采光。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确保安全。

3应急处理

(1)对师生出现的患病、受伤等事故,症状轻微的应及时由师生送医务室或镇医院就诊;重症者立即送区级以上医院救治,争分夺秒,并及时报告

(2)对发生的学生吵架、打架事件,任课教师应立即制止,课后交由班主任处理,性质严重的交政教处处理。

(3)家长与师生发生冲突时,学校应立即制止,逐级报告,进行妥善处理。

(4)其他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的事件,第一时间内立即实施救治、处理和报告。

(5)不管室内、室外课,教师要做到上、下课点名,若发现无故不到者,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向政教处报告。

(6)在课堂上若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或者身体不舒服,教师要及时向政教处报告,并送医院治疗。

(7)特殊重特病患和重大伤亡事故,学校校长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启动应急预案

学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2

本预案指学校集会、大型集体活动,春秋游、庆典纪念、文艺演出、运动会等重大、集体活动出现的师生死伤安全事故。

1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校长

主要责任人:主管德育工作副校长

相关责任人:政教主任、安全主任、教务主任

2预防措施

(1)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大型集会、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必须向区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同时上报学生活动安全预案,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安全预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目的、人数、负责人,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2)学校在教育教学计划内安排的整班外出活动必须报请校长批准,年级外出活动必须报请区教育局批准,同时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学生方可参加。

(3)学校在组织学生大型项目集体活动之前,必须对活动的路线、场所、建筑物、设施、交通、天气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考察,对所有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科学制定学生活动安全预案,明确活动组织领导、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将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4)班级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带队;年级活动,必须由校级领导带队;全校性活动,必须由校长带队。学校组织者必须与学校签定安全责任书。

(5)各中小学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必须有随队医生或卫生员,携带必要的药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公益劳动时,必须在安全、无毒、无害的安全环境下进行,保证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队教师在活动结束前,不得离开学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队单独活动,如感觉身体异常或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带队教师汇报。

(6)严禁组织参加超出学生年龄、生理、心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的各类活动(如高层建筑物上擦玻璃、在路面上搞宣传或义务劳动、到有传染病源的地方做好事、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等),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

3大型活动、集会期间的处置措施

(1)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年级主任为本年级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不得离开本班学生,随时掌握本班级学生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级学生的疏散和控制,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2)活动负责人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发生事故,及时组织安全出口的疏散工作,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3)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年级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本年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3、4应急措施

(4)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5)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

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汲取教训。

(6)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分析判断可

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报废处理,根据中毒原因,做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1)查明情况前,对可疑食物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进行深埋,对食品餐用具、容器进行消毒。

(2)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区教育局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并切实落实整改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学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5

1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校长

主要责任人:主管安全工作副校长

相关责任人:校医

2预防措施

(1)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食品。

(2)加强食品、饮水卫生管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严防病从口入。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3)加强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场所的清洁保持和空气流通,对学校相关物品定期消毒。

(4)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严格控制校外无

关人员进入学校水源地和食堂、食物贮存点。

(6)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3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师生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师生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护送去医院。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师生,学校校长立即亲临现场指挥,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迅速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6)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区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请区疾控中心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密切配合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学校安全应急处置预案6

1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校长

主要责任人:主管后勤工作副校长

相关责任人:后勤主任、安全主任

2应急准备

(1)地质灾害临灾险情出现后,迅速上报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同时,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险情会商、研究部署抢险避灾各项工作。

(2)开展有序、有组织的抢险避灾工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