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我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要求,以下这些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葡萄沟》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8篇,仅供参考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葡萄沟》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1
《葡萄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内容。课文以新课标的思想为指导,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有所感悟,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喜爱之情。
一、围绕“好地方”展开教学
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沟葡萄多,景色美丽,老乡非常热情好客;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找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后,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激发了学生再次朗读的兴趣。
二、充分朗读,感受“好地方”
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乡之好客,从而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巧妙对比,凸显“好地方”
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时,孩子们很快感受到了葡萄很美,但是葡萄沟葡萄之多,孩子们很难体会到,怎么办?课堂上,教师通过朗读示范,有意识地将“一大串一大串”改成了“一串一串”;“五光十色”改成了“五颜六色”。通过对比,孩子们很快发现:“一大串一大串”说明葡萄沟葡萄非常之多,“一串一串”已经很多了,两个“大”字,说明每一串都长了很多。孩子们还发现了“五光十色”除了颜色多,还写出了这些葡萄很有光泽,甚至有学生联想到这些晶莹剔透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孩子们对葡萄的美感受更深了,朗读也更有感情了,也进一步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在理解感悟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此时,孩子们对葡萄沟充满了向往,对人民充满了无比喜爱之情,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并且通过对比,孩子们从心底里感叹道:“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遗憾之处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不知“梯田”、“阴房”是什么样子的;茂密的枝叶怎么会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此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山坡上一层层的梯田,阴房的外观,墙四壁的小孔,阴房内的木架及挂钩,绿色的凉棚,五光十色的葡萄,把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葡萄沟》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2
我们的语文课应该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重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领略美,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如何在《葡萄沟》这一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呢?我的感悟是从“读”入手。
一、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朱光潜:“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如可让学生读读全文进行整体感受,数遍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葡萄沟的印象,学生在此过程中自然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好在什么样地方?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结合理解“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感受到葡萄成熟前和成熟时都是那么美;当有的学生提出他喜欢的句子“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人民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时,学生从“准”一字就会快体会到葡萄的多,也很自然体会到了葡萄沟人的人情美。通过反复的读品味到作品语言的准确与精美。
二、从读入手,品味文章的思想美。
思想是作品的灵魂。语文教材很多作品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点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学生认识生活的源泉,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强大手段。通过读“凉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不仅使学生享受到字词的美妙,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人民老乡。读这篇课文,不但要让学生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有所感悟,还要让他们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了人情的美,让他们在思想的森林中呼吸,使学生扬起率真的生命激情,思想得以升华,人格将得以崇高。
《葡萄沟》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3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人民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人民老乡热情好客,而且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本文在写作特色上,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人们对葡萄沟有了更形象的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
识字仍是二年级学生的重点,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我会认”的生字我放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读准字音,“我会写”的生字要求学生仔细区别字形,正确、美观地书写。在识字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识字的方法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及每个生字自身在字音、字形上难易的差别,所以在教学时不平均使力,而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有所侧重地进行识字、巩固。如:让学生在认识地名(新疆、吐鲁番、人民)的过程中自然、自主地识记。
2、落实重点词句,个性感悟朗读。
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学生说出最后一段内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然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里”为线索,从而对文章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指出哪个地方,我就引导他们对哪里进行分析。通过课件展示文章与图片、学生朗读、学生评价、齐读等方式对文章进行理解。
在分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两个句子时候,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自由说话,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增加学生的词汇与优美句子的积累。
3、课外拓展,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之情。
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因此,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总之在备课、授课时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葡萄沟》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4
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想象活动,学生要顺利有效地完成一门学科的学习任务是一句空话。经验证明,想象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尤其重要,想象可以使学生根据教材的描写,教师的讲述,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比如学生此时此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毛一皮,彼时彼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鳞一爪,但想象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经过整理加工,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想象,可以从文章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引出自己脑海里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借以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葡萄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学完生字后,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人们为什么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学生说了葡萄的叶子很多很茂密后,我就创设情景:
葡萄的叶子这么多这么茂密,也就预示着将来长出的葡萄会怎么样?大家猜一猜。(学生当时就很兴奋,好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回答:葡萄一定长得很大、非常多、又香又甜、特别的漂亮……)这时我适时打出“五光十色的葡萄”的图片,学生一看,都吃惊的不自觉地发出了“哇、啊、呀!”的声音,我知道学生一定觉得葡萄太美了,一定有好多的话想说,于是在没出示课文的句子之前,我就让学生看着图片想象着葡萄沟的葡萄就展现在眼前,夸一夸葡萄沟的葡萄:
生1:哇,简直是太漂亮了,好象荷叶上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生2:葡萄太美了,好象是一颗颗钻石一样,放着耀眼的光芒!
生3:这些葡萄好象夜晚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发亮光!
生4:葡萄沟的葡萄一定特别的美,五颜六色的,我都想吃了!
生5:葡萄简直太漂亮了,我想着那么大那么多那么美的葡萄,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然后紧接着我在图片的下面打出了课文中的描写葡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