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1
本指引用于帮助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以下简称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自我健康管理。
当您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自测核酸抗原阳性时,请不要惊慌也不要害怕,认真阅读本指引并参照执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生活起居须知
(一)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
同住人应做好个人防护,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康复管理要求。
(二)阳性感染者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
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
单独使用餐具。
房间内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消毒产品、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
(三)阳性感染者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N95口罩。
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手卫生。
(四)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
中央空调应关闭回风,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
卫生间内应加强开窗通风,或开启排气设备进行通风换气。
每日至少进行1次房间湿式清扫。
(五)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
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卫生间、厨房的干湿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时注水,注水后盖上盖子,再用注水的袋压住地漏,或采用硅胶垫等封堵。
(六)生活垃圾要妥善处理,每次清理垃圾时用双层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避免出现遗洒,并对其外表面和封口处消毒后,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胶手套将垃圾放至社区指定位置。
(七)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尽量不要订购其他快递。
收取快递、外卖时采取无接触方式,开门时需规范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在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
二、自我健康管理
(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如遇健康问题可向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二)阳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时,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或及时就医。
(三)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
(四)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情绪。
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及娱乐,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
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三、自我医疗服务
(一)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
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二)结合临床专家意见,针对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对症治疗,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建议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对症用药。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如果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症状,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症状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症状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喷鼻。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
在怀疑自己感染新冠时,就应该保持与家人的隔离,如果确认感染的情况下,就更应该做好全面的隔离。
如果条件允许的,应该尽量的将感染者与其他人在空间上隔离开,分餐食用,分房睡觉,也要避免与家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毛巾,床上用品等。
如果需要与家人接触时,双方都戴好N95口罩,感染者用过的餐具,器具等,要及时消杀。
如果有可单独使用的卫生间,感染者单独使用,其他人使用另一间,如果条件不具备,使用也要错开时间,感染者使用后,及时消杀,半小时后再进入使用。
合理的隔离能够减少家人间出现传播感染的风险,有助于保护好家人。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除了做好与家人间的隔离以外,家人也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通风很重要,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空气传播的风险;还要注意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不光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接触可能传播病毒的物品后,也应该及时洗手,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时间至少20秒,也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来清洁。
除此之外,感染者在打喷嚏以及咳嗽时,一定要注意用纸巾或肘部掩住口鼻,能够大大减少病毒产生的飞沫传播风险。
对于家中经常触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水龙头,门把手,马桶,地板等,应该每天注意清洁和消杀,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拭,或75%的酒精喷洒,保持时间在30分钟以上,消杀完成后及时冲洗擦拭干净,也都能够减少病毒通过触摸传播的风险。
上述的6个方面,都是出现感染后,居家健康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希望上述知识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健康科普知识。
新冠阳性人员处置方案3
本指引用于规范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中心、站)对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以下简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的健康管理服务。
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指引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相关工作指引。
一、信息管理
在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纳入管理时,需本人提供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检测结果。
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了解其日常健康状况,并按照要求补充填写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信息。
建立工作台账,掌握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同住人等基本信息。
对孤寡老人、儿童、孕产妇、透析病人及基础疾病较重的特殊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二、健康评估
1.评估人员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评估。
对于重型精神病、孕产妇、儿童由专科(妇科、儿科)或保健科医师进行评估。
2.评估指导
(1)无症状感染者
已检出阳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可给予健康宣教,包括如何通风、消毒、手卫生等健康宣教,以及起居调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摄、中药预防等中医特色指导及干预。
(2)轻症/普通型患者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无呼吸困难、胸闷等表现。
轻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等症状时可给予一般对症治疗。
建议感染初期卧床休息,多饮水,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
如出现发热症状可给予必要的退热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可给予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可给予相关药物舒缓症状。
有慢性病的患者需按时服用日常慢病维持治疗药品,如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中医干预指导。
针对儿童:除对症处置外,可以适当采取小儿推拿、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帮助稳定情绪、保护心理健康。
针对孕妇:随时关注身心状态,同时在饮食、情绪心理方面提供咨询与指导,必要时由专业医师给予指导。
针对老年人:除新冠症状外,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加强对基础疾病的干预与健康指导,如指导慢病用药、饮食习惯、运动锻炼等。
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随时关注精神状态,由专业医师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对症处置。
(3)重型/危重型患者
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存在低氧血症,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休克。
将新冠肺炎症状为主的重症人员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