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很多公司已经开始通知放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2端午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2022端午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范本1

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当前全国疫情多发散发频发,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省外疫情外溢风险持续存在,近期我省发生多起输入性疫情,全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艰巨繁重。“端午”假期人

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风险明显上升,为认真贯彻省委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确保全省疫情形势平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应急值守。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端午”假期疫情防控工作,讲一步强化各级领导青任,强化联防联控机制,结合本地本部门疫情防控实际,提前制定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严格领导在岗带班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实施提级管控和扁平化管理,快速有效处置疫情,坚决切断传播途径,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二、严格出入管理,强化人员管控。坚持“非必要不出省”,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人员严格限制离开本县,执行特定公务确需出行的,持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绿码出行,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京。

各地要加强省外入晋返晋人员管理,强化“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责任,进一步充实各交通场站和公路道路卡口人员力量,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落实“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和分类管控措施,坚决防范疫情输入风险。

三、防范人员聚集,强化限制措施。各地要统筹假期旅游活动,指导旅游景区分类完善应急预案,采取“预约、错峰、限流”措施有序接待游客。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网吧、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按75%限流开放,防止人员拥挤。

线下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

展销促销、体育寒事等大型活动。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承办50人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落实疫情防控规定。

四、聚焦重点场所,落实防控举措。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场站要增加出入通道,规范通道设置,加大疏通引导,严格进出人员体温检测、扫码验码等防控措施,确保乘客有序出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娱乐休闲等公共重点场所要设立卫生防疫监督员和消毒专员,严格落实扫场所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置、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严防人员聚集,并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场所要落实主体责任,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验码。

五、严格监督检查,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紧盯交通场站、旅游景区、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督促检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排查整治防控薄弱环节和隐患漏洞,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持续夯实疫情防控根基。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假期特点,及时发布假期疫情防控提示,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合理安排出行,坚持佩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假期疫情和舆情信息监测,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2端午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范本2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端午”假期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增加,为精准有效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端午”期间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减少人员流动。倡导就地过节休假,坚持非必要不出县,尽量减少或避免出行,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相关地区,确需出县的,须提前向本单位及属地社区(村)报备,并全程规范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二、主动报备行程。所有来阜返阜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绿码,来阜返阜执行“落地检”,且务必于抵阜前24小时主动向居住地社区(村)、单位登记报备,提倡通过河北健康码“涉疫风险自报”模块报备。未提前主动报备人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的,集中隔离期间产生的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

三、严控聚集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办理红白喜事规模一律从简,缩减时间,原则上参与人员限定在直系亲属,人员数量不得超过20人。集中隔离

观察、居家健康观察、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和有14天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一律不

得参加。

四、做好场所防控。交通场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温验码、扫身份证、清洁消毒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并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鼓励外带消费。

五、加强个人防护。市民和来返我县人员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个人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如有不适及

时就医。在药店或网上购买止咳、退热、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的人员,配合做

好登记、回访、核酸检测等工作。购买海鲜和冷链食品,尽量到商场、超市购买,并佩戴口罩和手套,注意洗手和消毒。谨慎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收取快递时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对物品消毒后洗手。

六、积极接种疫苗。尚未接种疫苗的适龄人群、尚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到期需接种加强针的人群,请尽快到新冠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共同构建抗击全民免疫屏障。

2022端午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范本3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随着“端午”假期群众出行和聚集活动增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端午”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严防疫情输入风险,保障全区人民度过一个祥和、健康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村(社区)和单位加强外来人员排查登记。单位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验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规范消

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员工健康监测。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

检测,人员流动性大的行业或单位,假期结束后要组织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娱乐休闲等各类重点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引导有序排队和疏导客流,控制瞬时流星,防止人员拥挤。餐饮业控制就餐人数和餐位距离,宾馆、单位内部食堂分时分餐,提倡隔桌就餐、就餐人数不超过餐位数的50%。旅游景区、剧院等公共场馆按规定落实预约、限

量、错峰等要求,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严格控制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

庆典庆祝、大型会议、培训讲座、体育赛事等活动,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提前3日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备申请。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规模。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须提前3日向居住地村(社区)报备,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二、严格落实人员健康管理

倡导“非必要不离市”,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的县(市、

区、旗)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节日期间不聚集、不扎堆,尽量不前往

人员密集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离市,确需离市的,由所在单位严格审批管理。所有离市人员返回汉滨后,按行动轨迹涉及城市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措施。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确需跨省跨市出行的,要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备。假期跨省跨市出行返校的师生,要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接触过风险人员的要如实向学校报告。省外来返汉滨人员到达我区后须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单位、酒店等报告,配合落

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因瞒报、谎报、识报等引发疫情防控风险的,依法

追究责任。宾馆、酒店、民宿、洗浴等住宿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查验外省及大数据行程卡带星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明性证明。

三、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防控

一、严把“防”的关口,切实管住各类风险人群

1。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倡导“端午”期间就地过节,原则上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市。跨省流动或前往省内有本土疫情地市,应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工作单位报备,返安第一时间分类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措施。

2。对所有外省人员、省内有本土疫情地市来安返安人员,要落地查(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检(抗原、核酸“双检测”)、落地管(登记并推送信息、重点风险人员“点对点”转运、其他人员第3、第7天两次核酸检测)。

3。各交通卡点要严格执行健康码、行程卡查验措施,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一车,严格落实外省和省内有本土疫情人员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对货运物流车辆单独设立查验通道,做到快查、快检、快放,尽最大限度阻断病毒、畅通物流。要配齐配强交通卡点领导和专班力量,做好个人防护和服务保障。

4。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执行“点对点”转运、14天集中隔离观察、4次核酸检测措施。

5。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包括发生疫情但未划定风险区域的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人员,“点对点”转运至居住村(社区)、14天居家隔离、4次核酸检测。

6。对疫情形势严峻的省市(不含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区县)人员,实行“点对点”转运、3天集中隔离观察+7天健康监测、4次核酸检测。

7。近期对上海市、吉林省和北京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4次核酸检测措施。

8。有国(境)外旅居史的口岸入境人员,继续执行口岸城市14天集中隔离,抵陕

(抵安)后"点对点”转运,再落实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9。加大社区排查力度,压实领导干部“三级包保”责任,发挥321基层治理模式作用,网格化排查追踪,确保各类风险人员全面、及时管控到位。

10。快速开展重点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对推送的密接、次密接和时空伴随等高风险人员信息,要迅速全面核查、追踪、管控到位,并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反馈管控结果;涉及辖区以外人员,要及时发送协查函。

二、夯实“管”的责任,切实管好各类重点场所

11。扛牢压实“四方责任”,理清市、县、镇、村“四级责任”和各级行业部门的主管责任,明晰指挥体系和防控单元中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疫情防控人人发力、个个尽责,避免“权责不清”,杜绝“责任甩锅”。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以及党员干部我行我素、违反防控规定的,严肃追责问责。

12。加强聚集活动管控,各类人员聚集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控制聚餐聚会活动,家庭聚餐一般不超讨10人,会议会展等原则上不超过50人,倡导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50人以上的必须报备审核,落实管控措施。

13。加强重点场所防控,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娱乐场所要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控制人流,落实测温、验码、戴口罩、常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

施。各宾馆酒店要对外省、省内有本土疫情地市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院感防控措施。落实学校师生定期核酸抽检措施,学生和

教职员工原则上不出市。

14。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各疫苗接种点端午期间原则上不放假,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各县(市、区)要利用好假期有利时机,进一步实施敲门行动,组织重点人群“应接尽接”,组织老年人群及时接种。

15。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要做到批批检测、件件消毒,来源、流向清晰可追溯。对国内快递物品采取静置或全面消毒措施,防止出现“物传人”。

三、提高“控”的速度,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

16。应急指挥要保持临战状态,加强值班值守,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报告、立即响应、立即处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提级扁平化管理,以最强力量、最快速度开展核心信息流调溯源,迅速划定封控管控区域,防止疫情外溢扩散。

17。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推广实施41类重点人群定期核酸筛查措施,压实行业部门和属地责任,做到检测工作职责明确,检测人员底册精准,检测频次和覆盖面到位,切实提升“早发现”能力。端午假期,要特别关注、扎实做好交通运输、冷链物流、景区景

点、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

18。持续强化宣传引导,用好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切实加强防控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做到公共场所戴口罩、一米线、不聚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凝聚起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

19。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各联县督导组、各县(市、区)、各行业部门,要持续开展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大检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及时查找漏洞、补齐短板。端午期间,

要针对人流物流聚集的风险点,开展明察暗访,

20。灵通疫情防控信息,坚决做到“逢阳即报、逢阳必报、接报即查”,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市、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照“先管后筛”的要求,迅速开展“阳性标本”复核和新标本检测,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和不按路径上报疫情信息,全力为疫情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2022端午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范本6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境外和域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

在,随着“端午”节日即将到来,人员流动和聚集愈加频繁,我市面临的疫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端午”节日期间新冠肺

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诵知如下:

一、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

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实疫情防控“四

方”责任,完善应急预案,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果断、迅速扑灭散发疫情,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疫情反弹的底线。

二、加强人员出行管理

(二)提倡非必要不离沈。提倡市民居家休假,市内及周边游,出行期间全程做好自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