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娱乐场所疫情防控预案最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预案最新1

持续抓好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预防工作,夯实我省文旅产业发展的安全基础,保障我省文旅行业安全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以及《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涉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文化和旅游行业(场所)疫情防控指南》、《恢复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现场考级活动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等规定。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厅长和党组书记任组长,厅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业务分管厅领导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成员由厅办公室、综合处、人事处、财务处、艺术处、公共服务处、宣传处、市场处、非遗处、产业处、资源处、执法局、国际处、文保处、博物馆处、文管处、革命文物处、监管处、航线办、审批办、冰雪办、机关党委、信息中心等处室主要负责人,及各市(州)和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示范区文旅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下设办公室、综合保障组、数据统计组、宣传报道组、督导检查组、志愿服务组。

办公室:设在厅监管处。牵头负责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启动运行;督导全省文旅市场监管和执法机构快速对各类文化场所采取管控措施,并实施全面检查;指导开展滞留游客妥善安置、数据统计、精神安抚、转运返程等处置工作;调查旅行社组织团队游底数,掌握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健康情况;做实做细宣传引导、投诉受理等工作;承办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有关文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统一组织指挥各项应对工作,综合协调各项处置任务落实。

综合保障组:设在厅办公室,由厅办公室、财务处人员组成。负责传达贯彻落实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紧急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及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指示要求,对需要厅领导参加的有关活动作出安排,并撰写综合汇报材料;统一调度防疫资金和物资,做好机关防疫保障工作。

数据统计组:设在信息中心。负责涉及全省文旅行业的舆情监控;旅游大数据汇总;配合完成全省文旅行业从业人员涉疫流调摸排;为应急指挥提供全省旅游活动信息数据。

宣传咨询组:设在宣传处,由综合处、国际处、信息中心配合组成。负责快速高效发布应急处置工作宣传信息,及时报道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动态和经验做法;应对处置工作中的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法规、疫情防控政策咨询服务;准备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涉及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信息资料。

督导检查组:设在执法局,由艺术处、公共服务处、非遗处、资源处、监管处、文管处等相关处室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对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节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重大文艺活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志愿服务组:设在机关党委,由人事处、办公室配合组成。负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动工作,组成文旅系统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一线防控等志愿服务工作,展示文旅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各市州、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示范区的文旅部门及厅直属各单位,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当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工作要求,统筹做好属地、单位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省和国内其他省(市、区)出现中高风险疫情地区时,县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同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指导督促本行政区域内文化和旅游行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工作。

四、中高风险地区应急处置措施

(一)我省行政区域内出现中高风险地区时

1.立即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机制。县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组织对疫情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对本行政区域内文化和旅游行业应急处置工作做出安排,向上一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及同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立即熔断进出我省的团队旅游及“酒店+机票”业务。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组织省内旅游团队前往其他省(区、市)旅游,不得承接其他省(区、市)旅游团队来省内旅游。已签署合同未出发(或未抵达)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好游客行程调整及退团退费等事宜。已出发(或已抵达)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主动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要组织对熔断机制落实情况开展检查。

3.立即启动对文化和旅游各类场馆及活动管控。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州)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关闭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A级旅游景区、影剧院、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游艺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演艺场所等文化娱乐场所;暂停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展览和群众性、聚集性文化旅游活动;暂停各类旅游团队活动,暂停旅行社经营业务;暂停现场进行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各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要组织对当地文化和旅游场所关停情况开展检查。

4.立即摸排、推送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团队游客信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州)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当地卫健、疾控、公安、交通、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迅速摸清具有当地旅居史的团队游客情况,包括正在当地旅游的外地团队游客、14日内赴外地旅游未返回的本地团队游客、14日内曾在当地旅游但已离开的外地团队游客。主要包括:团队数量、来源地、游客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户籍地、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身体状况、滞留酒店等,及时报告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并向游客流入地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精准推送。

5.协助做好因疫情防控滞留团队游客的服务保障。县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滞留在当地的外地团队游客的服务保障、核酸检测、重点场所消毒、疏散转运等工作。符合疏散条件的,在疏散返程前要向团队游客出发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报返程游客情况;不符合疏散条件的,要督促指导旅行社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就地服务保障工作。要与滞留外地的团队游客保持联系,督促指导带团导游(领队)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做好团队游客风险排查、流调、返程等工作,必要时可对接当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为滞留团队游客提供服务保障。

6.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在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和应对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二)我省行政区域外出现中高风险地区时

1.立即熔断进出中高风险地区所属省份的团队旅游及“酒店+机票”业务。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组团前往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旅游,不得承接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旅游团队,不得组织中高风险地区团队游客外出旅游。未出发的赴该省(区、市)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已抵达该省(区、市)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团队游客风险排查、流调、返程等工作。

2.精准摸排中高风险地区吉林籍团队游客情况。县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迅速摸清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团队游客情况,包括正在当地旅游的吉林籍团队游客、14日内曾在当地旅游目前已返回及正在返程路上的吉林籍团队游客。主要包括:团队数量、来源地、游客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户籍地、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身体状况、滞留酒店、交通工具等,及时报告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

3.暂停赴中高风险地区开展文化和旅游活动。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计划赴中高风险地区举办的文艺演出、旅游推介、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业务考察和调研、商务洽谈等活动一律暂停。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在低风险地区举办的各类文化和旅游活动,一律不得邀请中高风险地区代表团或企业、个人前来参加,做好相关协商对接工作。严禁中高风险地区的考官和人员参与本地区现场进行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

4.做好滞留中高风险地区团队游客服务保障。县级及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与中高风险地区的文化和旅游部门联系,通报滞留当地的吉林籍团队游客情况,为滞留团队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符合返程条件的,要督促指导带团导游(领队)及旅行社在返程前通报团队游客户籍地(或居住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及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协调当地做好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游客的后续服务工作。

五、低风险地区常态化预防措施

低风险地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文化和旅游行业(场所)疫情防控指南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疫情防控指南,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长效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阻断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的渠道。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预案最新2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保障我单位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维护全体员工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严格落实、执行国家、地方各级管理机构关于防疫指示及要求。

2.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员工自我保护认识。

3.完善和规范娱乐行业各单位疫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把疫情造成危害降到最低。

4.确保我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系统化、制度化。

二、防控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广泛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疫情预防工作,关注返程人员情况,预判复工方案并做好充分准备,关注员工身体情况,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如有疑似患者同行,应在确认同行者名单后,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并在其他人不会接触到的地区等待医疗机构的行动指示。

3.对于可能接触过病患的工作人员,应采取与病患相同的处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下达指示前,除了进行必要的.工作,其他业务全部暂停,并向应急小组负责人和医疗机构明确告知信息。

4.疑似患者使用相关设备后,员工应对设备及时消毒。消毒时要用可防御感染的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围裙、橡胶鞋等物品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完成后,要充分洗手、漱口,将使用后的口罩等物品用塑料袋封某某,采用适当方法丢弃。

5.在确保相邻建筑物不被传播的情况下,应打开门窗对展厅进行通风,在通风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消毒结束前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清洁消毒并空置后的场所,可以投入使用,不需要特别的防护措施。

十一、异常处理

1.对员工、顾客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按相关规定第一时间隔离,并上报当地防疫工作指挥部。速向员工传达事实,通知该员工告知家人。

2.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

3.由XXX部门负责制定防控工作预案,实施分级防控策略。各部门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XXX防控领导小组报告,由防控领导小组根据情况类别按规定及时采取最高可停工停产的预案措施。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预案最新3

为科学、规范、及时、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扩散,确保单位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和省国资委有关要求,根据疫情形势和进展情况,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控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及时反应、协调一致、规范措施的指导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范疫情传播,保障防控成效,维护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防控工作在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防控措施

(一)人员防控

人员检测防控范围为单位员工。

第一类情况:目前在湖北人员。目前已在湖北地区尚未返回天津的人员须经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返回,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返回。(备注:本单位目前没有此类人员)

第二类情况:有密切接触人员。与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人员;

与从湖北地区、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返回人员有密切接触(包含本人是返回人员,子女在湖北地区上学、上班返回人员)的人员。

1、与自确定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前十四日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应立即上报保障工作组,由保障工作组统一登记汇总在册。

2、密切接触人员应立即上报保障工作组,由保障工作组统一登记汇总在册。

由防控工作组负责通知汇总在册人员居家隔离,并对居家隔离情况进行密切监控,每天二次收集体温和身体状况等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报告情况。一旦出现身体状况异常,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疫情防控部门。解除居家隔离时间为自最近一次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之日起后十四天内无异常。

第三类情况:其他人员。公司其他员工,在政府部门宣布疫情解除前,坚持每天测量体温一次,及时通过微信群上报。一旦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疑似症状,应该立即向防控工作组报告,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疫情防控部门。如被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保障工作组重新排查上述第二类情况人员。

(二)场所防控

对二楼会议室、走道等公共区域和出现病例楼层的所有办公室进行定期消毒,必要时寻求属地防疫部门技术支持。

门卫人员负责对进入腾达建筑人员的体温测量工作,体温异常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进入腾达建筑人员一律要求佩戴口罩;

加强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的防疫教育和管理。

疫情期间,非经单位领导小组批准,各单位、部门不得接待商务活动或组织聚集性活动,充分使用网络交流工具。

三、信息宣传

疫情期间随时关注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信息,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宣布解除紧急措施后,本预案停止执行。

宣传组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强化宣传防护知识及防控措施,按照规范进行落实。单位系统人员应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隔离员工要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做到“隔离不隔心”。

四、综合协调

(一)做好所在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必要物资储备。

(二)做好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必要医疗防护物资储备。

(三)由保障工作组进行具体的物资统筹协调管理。

五、预案保障

1、在单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4个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工作。

2、一旦发现疫情或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所有员工必须如实及时向单位领导小组反映情况,如有故意隐瞒信息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预案最新4

一、检查。在商场、超市出入口设岗检查,营业期间专人值守,出入人员须佩戴口罩,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加强停车场及车辆进出管理,在车辆进入时对车内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